冰消雪融(120)
梁小布听了心里跟着酸,但与此同时, 他再次有了请小丽出来吃饭的理由,感慨一下学习不易、生活不易。
这回, 转头梁小布就去找了井歆之。
电话里,臭小子的声音苦哈哈, 急躁又茫然。
“姐, 我请她吃饭了。”
晚间八点半, 井歆之窝在床上正刷题,“嗯。”
“你说她对我有意思没有?”
井歆之敷衍, “现在嘛, 应该没有吧。”
梁小布沉默两秒,声音更苦了, “我快没钱了。”
轮到井歆之沉默了。
几秒后, 梁小布支付宝到账2000元。
“姐!”
梁小布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顿时炸毛,“你给我钱干嘛?”
井歆之当然是防止他过不下去。
下一刻, 梁小布又给她转了回去。
“我没想找你要钱, 我只是......”
井歆之目光从题干中抽离出来,很轻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 他只是不知前路。
说出来,心里也就松快些,梁小布有种发泄了的感觉。
转入姐弟俩的闲聊时刻。
“姐,你给小丽推荐那自习室靠不靠谱啊?”梁小布恢复了吊儿郎当的声音,“前几天还搞套餐活动,好像要办的多红火,这两天又说要开不下去了。”
其实,井歆之待的这家自习室也有风波感。
不过,这家自习室老板倒没有搞什么套餐活动,也没有心态大崩地喊着要倒了,只是井歆之明显感觉出老板的心情,心浮气躁。
一会儿看着自家自习室的陈设发呆,一会儿又转悠出去叹气。
井歆之在选项上勾了个圈,“放心,应该没事的。”
“切......”梁小布得了她这个答复,心里惴惴不安倒是真少了那么一点儿。
说来奇怪,他姐不过一个在校大学生,人家自习室的事,他问她有啥用?
梁小布也觉得自己问的没逻辑,不过,他就是相信他姐。
或许是相似的心态,井歆之也这样相信着白渲。
几天后,H市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怀韧退会员行动,闹上了当地各平台的热搜,这也是“自习室”这个行业第一次真正出现在H市全体市民视野中。
“是啊,现在养孩子卷啊,从小补习就算了,好不容易送入大学,出来还得去自习室学习考编、考研、考证。”
“谁说不是啊,原先以为孩子读大学就好了,再也不用催他读书,谁知道上了大学他自己发狠地读,就是放个假回家也要泡自习室里,说家里效率低没氛围。”
“看着心疼啊,还是我同事灵泛,早早给孩子送出国镀金,哪用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后还要挣扎卷文凭卷证。”
“愁人啊,月供2000生活费的大学生进了社会,找不到3000工资的工作,不晓得这些年供孩子供什么供呢!”
“可不是,他们现在怎么说的,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
这是中老年父母辈的感慨与焦虑。
“我真是学吐了,从出生就学学学!学校念完了还得泡自习室,我这辈子就是为了学习过活的吗?”
“呵,我才想笑,就算这么学了又咋样?混不出头!”
“混出头了也要被人说是小镇做题家!”
“行行行,你们都别学,我一个人学!让我一个人卷吧!”
“卧槽,就是有你这种叛贼,我们这一辈才过的这么苦!”
“呸,我也不想卷啊,可是网上都说着躺平,现实里大家一个比一个卷,我不用吃饭的啊?”
“恕我直言,各位,还能在网上冲刺吐槽的都是能凑合过活的,真挣扎在吃饭边缘的,都埋头干活呢,要么怎么说沉默的大多数,要么怎么你们不学不干活有别人上呢?”
“好好好,别骂了,我这就怒办张自习室半年卡!”
“我办一年的!”
......
这是在校或者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的迷茫与混乱。
自习室这个行业应运而生,有需求就有市场。
各种人群自己心里的愤懑宣泄完了后,回归到自习室本身的主题。
“有一说一,我们H市自习室发展够快速的了,也就是这里高校多,工作机会也多,我老家小县城哪有几家自习室哦?”
“老家自习室人少,但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也少,学习起来挺投入的。”
“不啊,我在H市有几家宝藏自习室,氛围感超绝!不过最近倒了一半了......”
“那个怀韧,我晓得的,我同学在那办过,环境啊服务啊有满全的,但是听他说各种小项目额外收费,很坑,完了现在服务态度越来越不好了,就想着拉新人进去,已经办了会员的都不鸟了。”
“现身说法一个,我原来有个待了挺久的自习室,就因为怀韧风头盛,广告宣传各种人性化贴心化,我就办了他家会员,结果现在好了,退还不好退,关键我原来那家自习室也倒了,我就是退成功了也不知道以后去哪自习。”
“还不就是打商业仗打的,怀韧横空出世,各种优势还价格低,其他小自习室被迫跟着降价还搞活动,可怀韧什么身家?那些小自习室哪里跟得起这种财大气粗的打?”
“然后怀韧就开始变相涨价,狠宰客人了。”
“苦啊,我亲戚在外面打工攒了十年的钱回来开了家自习室,好家伙,就这么会儿功夫就倒了,前两天又离乡背井重新出去当打工仔了。”
“我们消费者不苦?md从家里领点生活费抠抠搜搜全砸自习室上头了。”
......
风波发酵得越发严重,怀韧的口碑急转直下,可始终无人出来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