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馨觉得开咖啡店成本不高,到时候请个负责任的店长就行,毕竟师心语瞧着就不像是会经营的人:“只是开家咖啡店而已,你想开就开,完全没必要纠结。”
师心语嘟囔着嘴说道:“陶勇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我要开咖啡店用不了三个月就得倒闭。”
“倒闭就倒闭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陆家馨说道。又不是普通人,开个店要将积蓄都打进去。对师心语来说,咖啡店就算很快倒闭,也最多损失几个月的零花钱了。
师心语是因为陶勇才留在港城,但每天吃吃喝喝也挺无聊的:“家馨妹妹,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个陆家馨还真能说出个一二三出来:“第一,咖啡店位置一定要选好,周边都是写字楼的最佳;第二,要请个手艺好的糕点师傅,这样就有了特色;第三,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心意布置,不要参照其他的店。”
前面两个她理解,后面这个师心语就不明白了:“按照我的心意布置?不是应该问设计师吗?”
陆家馨笑着道:“你开这个咖啡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有事做。那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啊!”
想着她的性子,陆家馨又加了一句:“设计师也要请,让她按照你的要求,设计出你喜欢的风格来。”
“好。”
两个人上午去打球,下午逛街,然后去做SPA,等到家已经五点多了。想着这个点陆二嫂应该回家了,就打了个电话过去。
陆家馨问道:“二嫂,陆安跟枣花都考上了吗?”
陆二嫂乐呵呵地说道:“考上了,两个人都考上了。大嫂原本还想摆酒,但大哥拒绝了,说你去年考上港城大学都没摆酒,陆安复读考上也不好摆酒。”
按照两个人的估分上大学是没问题,不过亲耳听到考上还是很高兴。陆家馨说道:“我考上大学时,大伯不是在村里摆了几桌吗?”
陆二嫂眉开眼笑地说道:“摆了,家里摆了十六桌。现在十里八乡都知道我们陆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这三个大学生分别是陆平、陆安以及陆家馨。当然,三个都在四九城长大,教育水平那是丁家村所不能比的。
陆家馨问道:“二嫂,资助贫困生的事还顺利吗?”
陆二嫂跟大伯娘处得跟亲母女一样,会时不时打电话回去:“挺顺利的。族内会念书却辍学在家的孩子,除了两家要留女儿干活,其他都被公爹劝通了。不过隔壁村的人听到这事就上门来求公爹,想让你也资助他们家的孩子。”
陆家馨说的是资助陆氏宗族内的优秀生,可不包括外姓人家的孩子,所以陆大伯都给拒绝了。
若是之前陆家馨肯定松口一起资助了,也不差这点。只是经了容县的事后她也吸取教训了,她是好心,但不一定能得好的结果。所以要资助那些孩子,必须拿出一个章程来。
第413章
拒绝
陆二嫂见陆家馨没说话,以为她在考虑捐赠隔壁村孩子,她真想抽自己一巴掌,嘴怎么那么快:“家馨,这天底下会读书却念不起的多得很,你也不能全都供?咱们陆氏整个宗族都有二十九个,公爹说每年至少要五六千的花销。你的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帮了族内的孩子就足够了。别人家的孩子念不了书,也只能怪命不好了。”
做善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一个她非常喜欢的歌手,将身家都捐了,有地方遭灾了她经常奔赴第一线,就这还被许多黑子喷。
陆家馨没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大伯身体还好吧?我很担心他受累,那就是我的过错了。”
陆二嫂哈哈直笑:“没有,没有。你大伯母说,他现在每天精神抖擞的。也因为你弄的这个资助,现在咱们族里有什么事大家都要问他,比当年做村支书都要威风。”
人有事做就会精神,陆大伯又是习惯了指挥别人。现在族内的大小事都问他让他拿主意,那可比吃什么药都管用。
说到这里,陆二嫂又跟她说了一件事:“我上次见到大嫂,听她说族里想修缮祠堂。现在大家都知道你有钱,估计会让你捐款。”
陆家馨对修缮祠堂不感兴趣:“没钱。”
陆二嫂嗯了一声道:“是不要捐。这族谱都记的男丁的名字,姑娘连个全乎名都没有,捐钱修缮它干啥。想要修缮,让族里的男丁自己凑钱修。”
“对了,大哥想跟你说资助贫困生的事。他留了个电话在我这儿,说你游学回来就给她打个电话。”
将电话号码写下来后,陆家馨又问了小秋的事。听到她已经振作起来,陆家馨点点头说道:“二嫂,你别总跟小秋说嫁个好人家这话。她还小,现在这个年岁应该多学东西,结婚等到二十四五岁也不晚。”
城里许多姑娘都是二十三四岁结婚,比乡下的要晚。在四九城呆了两年,陆二嫂的想法也变了:“我现在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处对象的事不着急,先好好赚钱。”
陆家馨开玩笑道:“是啊,先好好赚钱。以后有房子有铺子,招赘都没问题,哪还需要担心嫁人受婆家人刁难。”
陆二嫂一怔。因为有三个儿子,从没想过让小秋招赘。可这姑娘要嫁人,到婆家多少要受些委屈,招赘跟他们一起生活就不怕了。不过这也就心里想想,没说出来。
随后,陆家馨就给陆家光打电话。因为打的是外面的小外部,说了要找的人后需要等十分钟再重拨过去。
电话接通,陆家光就问她这次游学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