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1983:从夺回家产开始(622)+番外

也是因为陆红军只一个闺女,所以也是按照族谱序齿。当时陆大伯是打着让她招赘的心思,只是陆红军没同意。

陆家馨听他碎碎念也不嫌烦。老一辈的想法就是这样,希望儿孙能光宗耀祖家族兴旺发达。大哥四个孩子都很上进,以后都会有出息;陆山三兄弟以目前来看,将来都会过得不错;陆诚进了铁路局,陆辉在读高中,只要不走歪路将来不会差的。至于二房,她是不搭理的。

因为陆家馨还要去看学校,上完香没多停留就走了。在下山的时候,陆大伯有些遗憾地说道:“你明日就要走,太匆忙什么都没准备,若是能晚两天回去就可以祭祖了。’

主要是陆家馨没提前告知他,不然的话肯定准备了。这丫头,现在做事喜欢出其不意。

农村重男轻女严重,像上辈子她就不能去祭祖,哪怕她是独女,所以她对这类活动很排斥。

陆家馨为了不扫兴,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大伯,我也是回来办事的,正好离这儿不远就回来看望你跟大伯母。等下次,下次我回来看望你们,肯定提前说。“

学校离陆家村并不远,走路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所谓的学校其实就是几孔窑洞,一个年级一孔窑洞。

陆家馨走了进去,发现光线不大行,其他都还好。只是光线不行,常年在这样的地方对眼睛不好。

“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念书?”

陆大伯点头道:“是啊!前年说上头会拨钱下来盖学校,所以我就没跟你说。可等了两年还没动静,我找人打听,说县里没钱不盖了。”

也是因为得了消息说县里会拨钱盖教学楼,所以他才没跟陆家馨说。不然告诉家馨,以她的性子肯定会捐钱盖教学楼的,那孩子们早就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了。所以得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气了个半死。

第552章

捐钱修路

陆家馨眉头皱得紧紧的,问道:“既说了会拨钱盖学校,那这钱肯定是拨到县里来了。现在县里说没有,这钱十有八九是被贪了。”

陆大伯摇头道:“不是,是被挪去修路了。唉,要想富先修路,我们也知道修路很重要,但孩子念书也一样重要啊!”

将用于修建学校的钱拿去修路,这是什么骚操作。不过有些人就是这样,利用手里的权利为所欲为。幸亏去了港城,在内地做生意可没这么宽松的环境,不知道得受多少气呢!

管不了的事多想无益,陆家馨问道:“中学的条件怎么样?”

“中学在镇上,条件比这里好些。”

陆家馨点点头道:“大伯,盖一座小学跟中学的教学楼要多少钱?是盖三层高的楼房,不是箍窑洞。”

陆大伯没弄过,也不确定。

这件事也不着急,陆家馨说道:“你算好了打电话告诉大哥,让他跟我说就行,到时候我让人带钱来。”

“好。”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回走,快到村口的时候看到了陆家耀。他急忙忙地说道:“爹、家馨,县里领导来了。”

陆大伯欢喜不已,只是陆家馨脸上并没什么喜色。上辈子她先是在法国上班,后进的深圳大公司,没跟政府基层人员打过交代。只是易县的事,让她现在很排斥跟这些基层领导打交道。不过来都来了,也不可能避开。

陆大伯看到两个领导,脸上的笑容就跟盛开的菊花一般。陆家馨虽然不喜被人打扰,但陆家的人都在这儿也不可能给他们摆脸色。

交谈的过程中,两个领导委婉地表示希望陆家馨能回家乡投资。这个要求陆家馨是不可能答应的,一来地理位置不行,二来没任何优势,三也是最重要的没有经商的环境。

沿海现在飞速迅速,但这儿政策还没完全放开。小地方关系错综复杂,又没丰厚的回报,这种吃力不得利的事她才不乐意做。捐钱还能得个好名声,投资,那绝对是打水漂。

两个领导有些失望,其中一个领导还拿乡土情说事。

陆家馨觉得这话有些好笑。原身是四九城出生也在那长大的,在出事之前统共只来过老家两次。而她加上这次也才两次,跟她说乡土情,真谈不上。

不过领导开了口,也不可能一点表示都没有,正好回来的路上她有一个想法。陆家馨说道:“从县城到马家村的这条路太颠了,我昨天坐车回来,颠得都想吐。若是政府能修下这条路,我愿捐一百万。”

是捐的一百万华币,而不是港币,在现在也是一笔很大数目了。只要他们会整合资源,这钱最后还能有结余。

两个领导以为要无功而返,没想到还有个意外之喜:“家馨同志,从县城到陆家村这儿已经立项了,只是财政没钱所以搁置了。”

这意思只要陆家馨的捐款到位,这个项目可以立即实施。

捐款盖学校的事陆家馨没跟两个领导说。这事交给大伯处理就行。上次在四九城见到他的时候,人嫣儿吧唧没什么精神,现在满脸红光说话洪亮如钟。就这股精神劲,再干十年都没问题。只要大伯好好的,大伯母也能安然无恙,毕竟这是她的精神之柱。

陆家光之前是想接老两口去四九城养老,但后来听了陆家馨的分析放弃了。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用,而不是只能坐吃等死,比吃什么药都管用。

两个领导谈完事就回去了,并没留下吃饭。陆大伯满脸笑意地将他们送出村口。至于陆家馨,太阳太晒不乐意出门。

上桌正准备吃饭七叔公过来了,与陆家馨说上午召集村民开了会,村里人同意了她的两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