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城第一娇(365)+番外

闻言,骆云立刻扭头看向骆君摇。

站在他身边的苏氏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笑道:“好,别耽搁了吉时。摇摇,王爷,去吧。咱们等着你们回来。”

新婚后三日便是新人回门的日子。

苏氏眼角也有些微红,只是比起骆云她就要显得得体多了。

一对新人再次拜别了祖母和高堂父母。

外面鞭炮声齐鸣,乐器也是随之一变,越发欢快喜庆。

“爹爹…”

骆君摇向来觉得婚礼上哭得稀里哗啦有些矫情,对于古代女子出门前哭嫁的规矩更是不以为然。

真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

情理上她也知道骆家离摄政王府不远,要回来随时都可以。

但她更知道,跨出这道门她就有了一个新的家庭,纵然骆家依然还是她的家,却还是不一样了。

想到这些日子爹爹对自己的宠爱,兄长母亲姐姐对自己的关心,骆君摇鼻子一酸声音里也多了几分哭腔。

骆谨言走到她跟前,轻声道:“别哭,大哥送你出门。”

“嗯。”骆君摇吸了吸鼻子,小声应道。

小心地趴到骆谨言的背上,很快脚下一空已经被他背了起来。

“新人出门!”

喜乐声,鞭炮声,欢笑声,道贺声起起落落,骆君摇听着十分喧闹。

骆谨言背起妹妹朝门外走去,身后谢衍也再次拱手拜别岳家跟了上去。

他们前脚刚一出门,便听到背后传来骆云的哭嚎,“我的女儿啊!我的摇摇啊……”

“……”

“……”谢衍脚下也忍不住顿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常跟上了骆谨言的脚步。

骆君摇被送上了喜轿,坐在喜轿里也依然能从外面喧嚣的声音中听到自家爹爹不舍的声音。

骆君摇忍不住揭起盖头,想要掀开车窗的帘子去看看自家爹爹。

不等她行动,宋琝已经掀起帘子走了进来,笑道:“你可别动,别一会儿大将军真拦着不让走。”

骆君摇眼角有些红,眼妆也被晕开了一些,显然是方才哭过。

“我爹爹……”

宋琝掩唇笑道,“舍不得你么,没什么,别人家成婚也是有的。只不过…没想到大将军反应这么大。”

父母舍不得女儿多得是,不过大多数都是母亲。像骆大将军这样嚎啕大哭的,还真不常见。

骆君摇倒是明白这是为什么。

若是按照原本的计划按部就班准备婚礼,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缓冲,爹爹应当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只是这次确实太过急促了,爹爹刚从边关回来也不过几个月女儿就出嫁了,饶是骆大将军这样的铁血男儿也有些受不了。

宋琝走到她身边坐下,握着她的手安慰道:“别担心,大将军就是一时激动。再说了,过两天不就回来了么?”

“真热闹。”跟在宋琝身后进来的是梁疏风,她看了看这足足有一间屋子大小的喜轿内部,忍不住感叹道:“摄政王妃就是好呀,瞧瞧这轿子…我也算是托了摇摇的福了。”

“思思和红袖姐姐呢?”

梁疏风笑道:“思思和红袖坐后面的轿子,兰音兰珍还有翎兰和药儿姑娘在外面侍候。”

两人说话间,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

梁疏风掀起车窗一角往外看去,原来是迎亲队伍正在朝四周围观的百姓撒钱和喜糖。

随着礼官高声宣告起轿,鞭炮锣鼓和喜乐齐鸣,迎亲的队伍开始缓缓移动。

宽敞的街道红绸铺地,街道两边被鲜花和彩绸装点得看不到丝毫初冬的萧瑟。

今日艳阳高照,正宜大婚。

与来时不同,迎亲回去的路上是宗人府康成郡王和礼部官员打头引路,镇国军将士随后,然后方才是被前后各七十二对侍从女官护持的喜轿徐徐前行。

骆家负责送亲的长辈是成国公,鲁国公等六位国公和侯爷以及他们的后辈和玄甲军的年轻将领。这六位国公侯爷都曾经是骆云的同袍,与骆家关系也不错,也算得上是骆君摇的长辈了。

骆君摇端坐在喜轿里,听着外面源源不断的欢呼声,忍不住悄悄揭开了车窗帘子小小的一角,却恰好看到旁边谢衍端坐在马背上的挺拔身影。

她心中一跳,连忙飞快地放下了帘子,不知怎么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却奇迹般的平复了下来。

第206章 变化(二更)

迎亲的队伍在喧闹的街道上前行着,虽然摄政王府距离骆府并不远,但迎亲的队伍却不会直接回去,而是要在城中绕一圈儿再回摄政王府。

这是告诉所有人,从今天起,骆家的姑娘便是摄政王府的王妃了。

围观的人们一边感叹摄政王府迎亲队伍的排场一边又回想起之前两家送聘礼送嫁妆时的场景。

不得不死心塌地地承认:这骆家和摄政王府,还真就是绝配!

都是为了骆二姑娘,哦不,是摄政王妃不计代价啊。

距离迎亲队伍还隔着一条街的一座高楼上,楼顶开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窗,窗前站着一个神色阴沉的青年。

他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迎亲队伍,眼底满是阴鸷和仇恨。

“别看了。”轻柔的女声在他背后响起。

那声音听起来并不像妙龄少女如出谷黄莺般清脆,多了几分极淡的沙哑低柔,却有着十分的温柔缱绻,听到人耳中总是令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耳根酥麻的感觉。

这青年不是旁人,正是已经在上雍躲了好些时候的斜斡云。

不知是他这些日子实在过得糟糕还是做了易容,他的模样跟前些日子劫持骆明湘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别。模样消瘦脸色蜡黄,神色也越发阴鸷,甚至连身形似乎都不似从前挺拔,仿佛是个已经病入膏肓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