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衍回过头来,低头看着她笑道:“没什么,没想到你有客人,是不是打扰你了?”
骆君摇道:“没有,正要送她们出去呢。穆安王妃说带晚辈来给我见礼,我受了礼,然后送了见面礼就结束啦。”
谢衍点点头道:“他们确实应该给你行礼,免得以后在外面再冲撞了。”
骆君摇道:“我们一直没有去见穆王和王妃,没关系吗?”
谢衍不在意地道:“他病了,不见人。”自然是有人说的,但谢衍并不在意。
刚刚下了朝还有老学究劝他应该带着王妃去给父母行礼呢。
“哦。”
谢衍含笑捏捏她的脸颊道:“若是有人因为这个质问,摇摇就说是我不许你去穆安王府,明白么?”
“明白。”骆君摇笑道。
虽然她自己也不想去,但是对这件事全部由谢衍背锅,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男人嘛,有时候就是拿来甩锅的。
而且,谁让那两口子都是奇葩呢?去拜见他们,万一他们咬她怎么办?
两人牵着手往境园走去,一边走骆君摇一边道:“今天白靖容不是要觐见陛下么?我还以为你要很晚才能回来呢?”
谢衍淡然道:“朝堂之上能谈什么?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真正要谈的事情,还是要私下谈。”
“这样啊,那……”骆君摇话还没说完,外面就传来了一阵嘈杂声。
“卫世子,您这是怎么……”
卫长亭的声音有些急促,“王爷回来没有?!”
“回来了,王爷和王妃正……”
两人对视了一眼,卫长亭虽然一贯有些风风火火,却也鲜少这般失礼,可见是真的急了。
谢衍沉声道:“让他过来。”
外面安静了片刻,很快卫长亭就出现在了两人视线中。
他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神色也是难得一见的阴沉。
“出什么事了?”
卫长亭沉声道:“余沉带人往崔将军墓去了。”
谢衍脸色也是一冷,沉声问道:“谁告诉他的?”
卫长亭道:“没人告诉他,应该是不知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还有,崔折玉和顾珏也过去。”
谢衍垂眸思索了一下道:“不必担心,本王过去看看。”
卫长亭轻哼一声道:“有什么好看的,你让我带几个人过去直接杀了他。”
谢衍扫了他一眼,“你们就算用血将崔将军的墓地染红了,也未必杀得了他。”
卫长亭没有答话,显然是有些不服气。
谢衍淡淡道:“当年镇国军第一高手,你以为是浪得虚名么?”
卫长亭不答,他跟余沉其实不熟。
当年余沉执掌镇国军的时候,他还是跟在先帝和谢衍身边混的小校尉。
但是当年余沉对镇国军造成的打击,他却是亲眼所见的。
卫长亭忍不住切齿道:“他怎么还有脸…他怎么敢!”
谢衍道:“走吧,一道去看看,他这些年有多少长进了。”
骆君摇连忙道:“我也去!”
谢衍抬手扶了下她鬓边的宫花,点头道:“好。”
闻言卫长亭有些奇怪地看了谢衍一眼,后面的事情可以想见绝不会多平和。摄政王殿下带着新婚王妃过去真的好么?
不过想到崔折玉,王妃虽然年纪小毕竟也是个姑娘,有她过去说不定会好一些呢?
第219章 叛国之徒!
上雍皇城西北方向二十里外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上,朝西北方向的山坳里伫立着几座孤坟。
坟前只立了一块碑,碑上却空荡荡的什么都没写。
许多年风吹雨打,那碑身渐渐也被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本的棱角,底部有淡淡的苔藓在悄然往上攀爬着。
这些年或许时常有人经过这里,看到这孤零零几座坟墓会觉得好奇。谁也想不到,这里埋葬着的会是当年名震一方的大盛定远大将军崔辽和他的家人。
崔辽当年是最早追随高祖的将领之一,若论资历比如今的骆云还要老得多。若论战功,虽然不及骆云却也是大差不差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义子兼女婿余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年被誉为骆云之后大盛新一代的战场奇才。
彼时,骆云独领大军扫平西南,而负责西北方向的镇国军刚刚由年仅二十七岁的余沉从因伤病无法上战场的崔辽手中接过。
那时候的谢衍,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年轻将领,虽然同样战功赫赫已经跟在先帝身边执掌亲卫军,但与二十七岁就执掌三十多万镇国军的余沉依然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就在余沉执掌镇国军不过半年后,西北战役最后的关键一战中,余沉临阵投敌,险些将三十多万镇国军全部引入了白家残部和蕲族人的包围之中。
崔辽将军发现不对之后,强行拖着病体带兵前去救援,陷入包围力战而死。
虽然有骆云和谢衍闻讯从两个方面匆匆带兵前去援救,但骆云远在西南山高路远,谢衍手中不过五万亲卫军有心无力。一个多月后才终于冲出包围原本三十多万的镇国军只剩下不到十八万人。
其中四五万跟随余沉投敌,近十万人全部战死。这一役,让大盛损失惨重,原本可以一举歼灭白家盘踞在西北负隅顽抗残余势力的计划也功败垂成。同时为四年后先帝去世,蕲族人再次趁机入侵大盛埋下了伏笔。
一次战役失败可以下次再来,在当时,对镇国军甚至整个大盛打击最大的还是余沉投敌这件事。
大盛最高将领之一,只需要再多几场战功就几乎可以与骆云齐名的镇国军主帅投敌。对当时的镇国军上下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