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骆云是你岳父,你也不能这么草率吧?
谢衍仿佛没看到宁王瞪眼睛的模样,道:“条件总是要加的,加什么不重要,先谈谈看,总要先知道白靖容的底线在哪里。”
众人互相对视了几眼,都没有再说话了。
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可不是如此么?总要先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横竖现在的局面是他们占主动。
他们耗得起时间,白靖容可不一定耗得起。
“那就依摄政王所言。”阮廷沉声道。
其他人自然也没有意见,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谢衍随手将手中卷宗丢到一边,看向众人道:“各位都在,便连别的事情也一并说说吧。”
阮廷有些不解,“王爷还有何事?”
宁王显然知道,笑眯眯地捋着胡须不说话。
谢衍道:“陛下的伴读。”
阮廷皱眉道:“昨天的事情本官也略有耳闻,此事恐怕还是要跟太后娘娘说一说。伴读毕竟陪伴陛下住在宫里,我等外臣也不好插手。”
宁王笑眯眯地道:“太后一心想要陛下表兄弟和睦,不若便给老承恩公一个面子,将朱家那个小子也算进来便是。虽说陛下的伴读定额是四人,但也不是不能例外么。”
苏太傅微微蹙眉,骆云也不甚赞同。
骆云沉声道:“听说陛下不喜朱家那孩子?”
宁王道:“终归是血亲,小孩子打打闹闹感情才会好,谁家孩子不打架拌嘴的?”
苏太傅道:“朱家那孩子,恐怕不只是调皮和陛下不喜这两样。”
太傅都这么说了,宁王也就不好多说了。
“那太傅和摄政王打算如何?若是太后心中一直不悦,那些孩子入了宫恐怕也……”宁王似笑非笑地道。
虽然他们都是辅政大臣,但能名正言顺管着皇帝的事情的还是只有摄政王和太傅。
谢衍沉声道:“既然宫里不方便,便让陛下移居外廷。”
“这……”众人都是一愣,“陛下年纪尚幼,若是离开母亲照顾恐怕……”
谢衍道:“内廷外廷说到底不过一墙之隔,陛下要请安探望太后转眼即到,何来离开母亲?只是将陛下日常起居学习移到外面。再说…上书房本就在外面,也免了外廷众人进出后宫诸多不便。”
书房里沉默了片刻,苏太傅开口道:“陛下确实年幼,但…毕竟身份不同,早些自立总是好事。”
“那便依摄政王和太傅所言。”摄政王提议,苏太傅也同意,其他人便也都点头同意了。
只是……太后那里恐怕还有得折腾。
第232章 移宫+鸣音阁
“你说什么?!”太后宫中,朱太后极力忍耐着,却依然难以抑制地发出了尖锐的叫声。
她猛地站起身来,双眸通红地瞪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谢衍。
坐在旁边的长陵公主微微蹙眉,有些担心地看了谢衍一眼到底没有说话。
她就是担心闹得太难看才过来看看的,以太后对阿骋的掌控欲,现在说要让阿骋移居外廷太后不生气才是怪事。
谢衍神色平静,放下手中的茶杯抬头道:“从今日起,陛下移居宣政殿居住。”
“不行!”朱太后怒道,“阿骋才七岁,怎么能一个人住在宣政殿!”
“一个人?”谢衍微微挑眉,仿佛对朱太后的说法不解,“阿骋身边多得是管事太监宫女,乳母也尚未离宫,何来的一个人?”
朱太后滞了下,咬牙道:“那些侍候的下人,如何能跟亲生母亲相比?”
谢衍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皇嫂何曾亲自为阿骋穿过衣,喂过饭?又或者皇嫂何时安慰照顾过阿骋?除了每日请安,阿骋住在外廷还是后宫,有何差别?”
朱太后哑口无言,却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
上到皇室宗亲,下到权贵人家谁不是这么养孩子的?若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还要乳母下人做什么?
但这样的理由此时说来显然是不合适,朱太后盯着谢衍道:“你是故意的,故意想要拆散我们母子!你安的什么心?对得起高祖皇帝和先帝么?”
长陵公主秀眉微蹙,正要开口说话却被谢衍一个眼神止住了。
谢衍沉声道:“阿骋是皇帝,如何教养他是本王和太傅的责任。太后身为母后,只需对他嘘寒问暖,关爱体贴一些即可。既然太后连这些都做不到,皇室血脉七岁以后不得养在生母宫中,也是惯例!”
“可是……”朱太后想说,阿骋不是皇子是皇帝,她也不是后妃,她是太后。
朱太后心中不由暗恨,摄政王、摄政王…摄政二字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当年先帝既然已经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为什么又还要立下一个摄政王?!
既有人辅政,又何须摄政?
朱太后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根本不是谢衍的对手,只得红着眼睛垂泪示弱,“知非,皇嫂求你不要将阿骋带走。他是我的命啊……离了他,你要我怎么活?”
谢衍却没有心软的迹象,平静地道:“阿骋依然会每日入后宫给太后请安,天子居于外廷,本是惯例。”
皇帝每日需要处理各种事务,接见外臣,而后宫却是外男止步的地方。因此,后宫虽然面积庞大富丽堂皇,却从没有皇帝居于后宫的例子。
说到底,后宫就跟寻常人家的后院一般,都是家眷居住的地方。
正常人除了晚上睡觉,谁闲着没事整天在后院里晃荡?
“可是,阿骋还小……”朱太后哀哀地道。
谢衍眼眸微沉,“此事本王已经与几位辅政大臣议定,不必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