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坐在旁边的骆明湘也吓了一跳。
青州总督?那可是大盛权势最盛的十三位地方大员之一啊。若这年轻人说的是真的,只怕又是一场滔天巨案。
骆君摇凝眉不语,那年轻人递上的血书最后落款是云海书院师生,上面签了七八个名字还都按了手印,其中就有这个陈循的名字。
上面说云海书院一位学生意外撞破了总督府下人将青州民女贩卖到瀛洲的事情,因此被总督府追杀。总督府为了追捕那学生,派兵围了云海书院甚至一把火将书院给烧了,因此死了不少学生。书院许多学生和老师都被抓了,只有零星几个逃了出来。但青州一带的官员根本不敢管这事儿,一位先生带着两个学生前去衙门喊冤,一去不回。剩下的几个学生老师联名写下了几份血书,逃过一劫的人各自随身携带一份前往京城。
还有没有别人已经提前到达京城尚未可知,但陈循一路上躲躲藏藏历尽艰辛,依然还是在靠近京城附近的时候被人找到了。今天若不是正好遇到柳若秋,恐怕是性命堪忧。
骆君摇道:“你身上有伤,先起来吧。”
陈循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身来,“多谢王妃。”
“你们一共有几个人?”骆君摇问道。
陈循道:“血书上签字八人,除了一位先生年迈不堪远行一共七人。我们都是各自乔装改扮离开了青州,路上再也没有遇见过。学生运气好,县尊大人仁慈开恩给了学生一份假的路引,学生才侥幸离开青州。只是不知道路上何处泄露了行踪,距离上雍还有几十里的时候就隐约感到被人盯上了。学生设法跟上了一家看上去很是富贵的队伍,那些人许是怕惹事这才没有动手。只是那家人并非进城的,在城外便分道扬镳了。”
骆君摇点点头,这个陈循能一路来到上雍不仅勇气可嘉也是有几分急智和运气的。
骆君摇问道:“你可知道…青州总督是什么人?”
陈循咬牙道:“学生知道,青州总督曹冕曾追随高祖皇帝平定天下,被先帝册封为温定侯。他的夫人是太常寺卿大儒冯源的妹妹,还是吏部尚书廖维的亲家,他的嫡次子娶了廖大人的小女儿。”
骆君摇道:“你果然知道的很清楚。”
陈循拱手道:“虽然不知是否还有别的同窗到了上雍,但学生既然侥幸走到了上雍,便绝无回头之念。只求王爷和王妃为云海书院和青州百姓们做主!”
“摇摇。”骆明湘有些担心地看向骆君摇,提醒她小心一些。
这件事确实是影响很大,将会掀起的波澜只怕不会比去年年底的事情小多少。
如今那些读书人正是看摄政王妃不顺眼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落人口实。
骆君摇嫣然笑道:“大姐姐放心,我心里有数。”说罢又侧首看向柳若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看来我给柳姑娘惹麻烦了。”她也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事情。
柳若秋摇头道:“王妃言重了,该说是我给王妃和大姑娘带来麻烦才是。”若不是她和这位陈公子逃到这里,摄政王妃也遇不上这样的事。她虽然不大懂,却也明白这绝不是小事。
“我让人先送柳姑娘回去,这事儿还请柳姑娘暂且想保密。”
柳若秋点头称是,“王妃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的。”骆君摇微笑着谢过,扬声唤了外面的人进来送柳若秋出去。
还不等柳若秋出门,外面就有庄头急匆匆地进来禀告,“启禀大姑娘,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有小偷进了咱们庄子,要进来抓人。”
“放肆!”骆明湘脸色微沉,道:“便是当真进了什么人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什么人就敢大言不惭说要进来抓人?”
庄头摇头道:“小的不知,看着像是外地的人。说是被人偷了名贵的东西,他们的人看到那小偷往这边跑了。这边只有咱们家一个庄子,想是躲进来了。”
庄头也有些疑惑,骆家的庄子没人敢来捣乱,这些人显然是对上雍权贵间的事情不大熟悉。
陈循脸色有些难看,却咬着牙没有吭声。
显然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被人污蔑成小偷,还是一件让人愤怒的事情。
骆君摇轻笑了一声道:“既然丢了东西怎么不报官?直接闯到别人庄子上抓人?你去跟他们说,咱们庄子上没有他们要的人,让他们去别处找。”
庄头闻言忍不住看了一眼陈循,却还是依言去了。
骆君摇含笑对柳若秋道:“柳姑娘,看来你自己回去不大安全,还是跟我一会儿走吧。”
“多谢王妃。”柳若秋也知道摄政王妃是好意,连忙谢过。
因为担心许家人前来骚扰,骆谨行特意派了不少骆家的护卫在庄子上保护骆明湘,因此庄子上的安全并不用担心。但骆君摇还是留下了两个摄政王府的护卫,方才带着柳如夏和陈循一起离开。
其实只要那些人知道这庄子主人的身份,是绝不敢在这里乱来的。
毕竟对方希望的是悄无声息地抓住陈循将这件事消弭于无形,而不是得罪骆家真的将这件事情推到台前。
摄政王府的马车离开骆明湘的庄子,一路上慢悠悠地往皇城的方向而去。
在距离皇城还有一段路程的时候,外面策马而行的翎兰低声禀告道:“王妃,前面有人拦路。”
闻言马车里其余两人神色顿时紧张起来,骆君摇微微偏头挑起车窗帘一角看了一眼笑道:“在官道上拦路,这个曹冕胆子确实不小啊。”
翎兰道:“以曹冕的身份,就算是稍微出格一些只要有理由解释,回头最多上一道请罪的折子罢了。”对方说是丢了贵重物品一时情急,也算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