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赤霞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最佳屏障,燕州军选择在那里驻守三万兵马是极其正确的。
若不是吴懿叛国,就凭这三万兵马驻守赤霞关,高虞就是有十万兵马没有个两三个月恐怕也叩不动关门。
相比之下,建陵并不适合防守。
但却也是整个燕州以西除了赤霞关仅剩的可以防守的地方的,一旦建陵落入高虞人手中,整个燕州对高虞人来说就是门户大开随进随出。
也是因此,姜延才会只有一万兵马也要赶去驰援。
“是,王爷。”严立有些战战兢兢,连忙应道:“末将明白了,这就去准备!末将告退!”
看着严立匆匆出去的背影,骆君摇和谢衍对视了一眼。骆君摇眼中是担忧,谢衍眼底是隐藏的愠怒。
虽然才一面之缘就下断定不好,但这位燕州军的副将看起来当真不是什么合格的将领。
看着她担忧的眼神,谢衍道:“再过几日顾珏就能带人赶到。”
骆君摇蹙眉道:“你方才说,那位…吴懿投敌,跟曹冕有关?”
谢衍冷声道:“吴懿与高虞人有血海深仇,他已经是燕州军副统领了位高权重,只凭高虞人是说不动他的。”
“看来这十多年,曹冕确实没有白白谋划。”骆君摇道:“你打算怎么做?”
谢衍捏了捏眉心,道:“原本指望能休整几年再图其他,如今高虞人既然主动掀起战事,就只能速战速决了。”
骆君摇点点头,伸手抱住他道:“我帮你。”
她知道谢衍这两年是不想打仗的,实在是这些年连年征战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若是再打下去,不仅仅是要落个穷兵黩武的名声,更重要的是大盛百姓真的要撑不住了。
说来大盛也着实有些坎坷,虽然立国已经三十年,但中原真正完全平定也已经是高祖末年了,之后又和蕲族打了十多年,当真是没有一天不在行兵打仗的。
最重要的是,短短三十年,皇位也已经传到第三代了。如今阿骋还是个什么都做不了孩子,开国元勋们老的老死的死,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压到了谢衍一个人身上。
希望真的能速战速决,大家都能多清静太平几年吧。
谢衍笑了笑,轻声道:“辛苦摇摇了。”
骆君摇笑道:“早点打完仗,咱们好回上雍,我有点想爹爹他们了。”
“好。”
第479章 坚守建陵
建陵城是燕州东北的一座大城,这里距离燕州边关的赤霞关不过二百余里,因此也算得上是距离边境最近的一座重镇。
往日里建陵城中有不少关外各族的商人出入,也算十分热闹繁荣。如今朝高虞兵马叩城,往日里总是敞开的大门也早已经紧闭。
城中百姓要么早早地逃出城往西南而去,要么便躲在家里闭门不出。
整个建陵城除了兵马来往巡逻的脚步和盔甲兵器摩擦的声音外一片宁静。
姜延是镇国军麾下的副将,原本一直在西北与蕲族人交战,去年蕲族战败求和,他才被从肃州调到了燕州驻守。
不过原本大盛和高虞是盟友,燕州边境自然也十分太平,倒是让征战多年的镇国军好生休整了一年多。
他原本驻守在燕州以西,毕竟燕州军八成兵力都被布置在了东边,谁曾想燕州军统帅赤霞关守将吴懿一朝投敌,不仅献出了赤霞关,还连带着驻守赤霞关的三万兵马也都投靠了高虞人。
接到消息之后他带了一万镇国军风驰电掣而来,总算是赶在建陵被破之前到达。
昨天下午他率兵赶到建陵城时,高虞人正在攻城,被他使计吓退。但这一招可一不可再,姜延擅长平原野战进攻,并不擅长守城。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能来,他们又能撑到什么时候。
“悦阳侯。”姜延登上城楼,对站在城头朝远处眺望的中年男子拱手见礼。
这男子三十五六的模样,形貌俊朗英挺,颇有几分豪气。
转身看到姜延,脸上带笑点头道:“姜将军日夜兼程驰援建陵,一路辛苦了,怎么不好好休息?”
姜延道:“多谢侯爷关心,睡了一夜早已经缓过来了。”
姜延昨天带兵赶到,大军刚进城察觉不对的贺若穆提就杀了个回马枪。
建陵守军又跟着激战了两个多时辰直到深夜敌军才退去,姜延自然也率领镇国军帮着守城,着实是累得不轻。
“那就好。”悦阳侯江观牧点头道。
两人站在城楼上远眺,隐隐能看到高虞人兵马驻扎的地方。
两人神色和心情都很是沉重,贺若穆提的五万精锐铁蒺兵加上吴懿的三万兵马,而建陵城驻守的兵马一共也不过才四万。
按理说这个兵力对比守城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但两人心里都有数,燕州地方守备军对高虞铁蒺兵,根本没有可比性。
之前吴懿叛国献关,新亭大败,建陵城里的燕州军也早就已经军心涣散勉强支撑,如今真正能用的也只有姜延带来的一万镇国军罢了。
“侯爷不必担心,朝廷想必已经收到消息了,不日定会派大军来支援。我们只需要坚守数日即可。”姜延道。
江观牧笑了笑,点头道:“姜将军说的是,只希望朝廷能早日派兵来援。建陵是燕州最后的屏障,若是建陵有失,你我皆无颜再见大盛百姓和摄政王殿下。”
姜延道:“我镇国军历来为大盛镇守边关,麾下将士皆是百战之身,区区一座城有何不可守?若当真有失,我等也誓与建陵城共存亡。”
江观牧有些惊讶地看了看眼前比自己还要年轻好几岁的将领,不由笑道:“不愧是镇国军将领,只这份气势便与燕州军天壤之别。姜将军所言甚是,若是守不住建陵,我也只能与建陵共存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