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自卑病戾将军后我靠读心杀疯/穿成权臣早死妻,我靠读心杀疯了(109)
山林间响起一声长叹。
这世道早就开始吃人了,圣京的繁华之下是糜烂的权力,流亡的百姓全都被他们生啖其肉饮其血。
*
荣国公府,璇玑院。
沈望舒暂时尚且不知外头瞬息万变的情况,只是陈廷走后她就不自觉紧张起来,因为能预见接下来的动乱。
尽管现在的漠云城跟以往并无二致,日子仍然在很平静的过着。
可她心态多少受了些影响,又回到了很久之前晚上睡不好觉的状态。
如果她的推算没错,接下来漠云城将会迎来两个灾难。
大瘟疫,
和敌军突袭。
下人们以为她还在因为跟将军临走之前吵了一架挂怀,夜间桃红重新点上安神香,不知道多少次劝慰她:“夫人,事情总会过去的,莫要忧思过重了,伤身体。”
是啊,事情总会过去,可暴风雨来前的宁静真的很让人不安。
偏偏这些事情还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不能说与其他人听……
沈望舒叹了口气,躺下之后将被子拉到头顶。
中秋过后,暑意像是一下子消散了,夜里有些凉意,薄被也换成了厚度适中的衾被。
陈廷才走了不到半个月,她便已经觉得一个人睡觉有些孤独和寒冷了。
躺下之后也睡不着觉,沈望舒索性开始要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事。
大瘟疫这事儿其实只在原著中提过一句,甚至没有具体的病情描述,只是这场瘟疫让原本繁华和乐的漠云城死伤无数,民心大乱,为后头的城破做了铺垫。
这也是战无不胜的镇国将军人生滑铁卢时刻——毕竟他不是男主,没有主角光环,自然也无法凭一己之力护佑众生平安。
大瘟疫大瘟疫……她每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从明日开始出去义诊,说不定还能早点发现源头,
第103章 治疗白内障
沈望舒说要义诊自然也不只是说说,看了这么么多日医书,她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有了这想法后便立刻付诸行动。
不过古代已经嫁了人的女子是不能轻易出去抛头露面的,沈望舒上头虽然没有公婆,可她住着的国公府却还有其他长辈。
尤其是祖母,须得经过她老人家的同意。
沈望舒一大早便往静思堂去,借着请安的机会顺便探探老太太口风。
只是到了静思堂,却发现院里的下人们正在匆匆收拾着什么,一副要出门的样子。
陈嬷嬷先看到她,笑着迎上前:“将军夫人来啦。”
沈望舒好奇道:“陈嬷嬷,祖母呢?”
“今日是老夫人去石经寺的日子,要在那边小住一段时日,您有什么事寻老夫人吗?”
沈望舒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我想着此事还是要同祖母商量一番……若是家中以为不妥,我便不去了。”
陈嬷嬷将人领着往屋里去:“老夫人宅心仁厚,怎么会阻止你做这善事?当年有流民涌向漠云的时候,国公府头一个开了粮仓,大夫人和芷姑娘都亲自布施过呢。”
国公府不像京城那些世家贵族讲究,女子出个门恨不得将全身都遮挡严实,更别说出去抛头露面义诊。
屋里,老太太闭目养神捻着佛珠,睁眼瞧见清丽可人的孙媳妇儿来,觉得自己整个屋子都亮堂许多。
“念念,怎的想起来看看祖母?”
“问祖母安,”沈望舒规规矩矩同人打招呼,将自己想要出去义诊的事说了:“将军在外头保家卫国,念念虽然只是一介女子,却也用靠自己的毕生所学为漠云百姓做点什么。”
“你能有这想法,很好。”
老太太果然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她是个宽容仁慈的人,每日都尽心为家族和漠云百姓祈祷,自然也不会阻止沈望舒的善举。
“只是祖母以前从未听说过你有医学上的造诣……你若有心,陪祖母一道去石经寺祈福也是可以的。”
老太太话里的意思是担心她有心没实力,毕竟沈望舒一个深闺小姐怎么看都不可能有途径去接触学习医书。
她口中的“毕生所学”让老太太有些疑惑。
沈望舒早就想好要如何应对这问题:“不瞒您说,念念自小身体不好,家中人便请了一位厉害的医士常住府上为我治疗,我的身子不便进行太多活动,便跟着这位医士学了一些东西。”
她这么说,老太太便也想起来,好像这个孙媳妇儿嫁进来以后,就没怎么叫过府医——连带着整个璇玑院,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直接找夫人看看,也是给她练手。
“既然你有把握,也好。”老夫人说:“不过你一人出门在外,还是要稍作打扮。”
“并不是说你女子模样见不了人,只是这世上人心险恶,隐藏身份是为安全,让你身边那个功夫身手好些的梧桐跟着你。”
老太太既已答应,沈望舒自然是喜出望外的应了是。
“义诊的事过几日再去,”老太太看着她:“你既来了,便同我一道去石经寺为廷哥儿祈个福,求佛祖保佑他此次征战也能平安回来。”
“是。”沈望舒乖巧应下,看他们这副即刻就要出发的样子,一刻不得耽搁的带着人回去收拾行囊了。
石经寺在漠云城外的一座山上,主持方静大师是有名的得道高僧,虽然很多年都未面世,但是光凭着他的名号,每天络绎不绝去寺里上香的人就不少。
石经寺之所以叫石经寺,是因为据说这寺内有一石经,上面记着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奥义,前几代皇帝在任时,大周的天下还算安康,如今的周显帝自负,认为自己不需要一卷劳什子的经文,就能治理好自己的天下......因此这石经放在寺内,虽然有些名气,但这么些年来了却一直无人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