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160)
问话的那人讪笑着,心里清楚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陆辛夷不承认大家也不意外。
说笑了几句后众人也就散了。
把人都送走后陆辛夷对桂姨道“我这几天去群贤坊看看那边豆腐坊的事,那边的事也要接近尾声了。要是有人来找我,让她们来群贤坊。至于再有人来问范大人的事,一概说不知道不清楚不晓得。”
她的目的已经达成,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赶紧从这热度中抽身出来。
不然可就要乐极生悲了。
桂姨立刻道“小娘子只管忙你的去,剩下的就交给我。”
陆辛夷点头。
收拾了下这几天的账本回延寿坊的宅子了,正好好好整理一下账本,这几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都没时间好好算账。
好在也就几天的时间,亥时不到,陆辛夷就将这几天樊楼的账本全部都整理好了。
看着账面上的银子,陆辛夷高兴坏了。
樊楼这几天的生意是真的不错,中午,晚上,加上夜宵,一天纯利润有四五百两。
光这几天进账就超过之前的营业额总和了。
陆辛夷将账本收起来,想着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年底就能把这宅子买下来了。
啧啧啧,这挣钱的速度真的美滋滋。
第142章 豆腐坊完工
群贤坊豆腐坊这边这几天有胡管事照看着,他就腾不出时间去乡下看看那两块的情况。
所以等陆辛夷一来,胡管事把这边的事跟陆辛夷交接了下,就赶紧去巡视那两块地了,毕竟那才是他的主要工作。
那两块辣椒地,可关系他们樊楼下半年的生意呢。
幺爷等人现在基本就已经搬到这边来住了。
前段时间从樊楼那天淘汰下来的旧家具,也被他们用刨子将表皮给刨了,又刷了一层清漆。
至于那些被褥,几个老人一起将被套拆下来洗过,旧棉被也送去让弹棉花的将人重新弹过。
如今每个人都有保暖的被子,这里一下子就有了家的味道。
目前豆腐坊的主要框架都好了,等石磨以及陆辛夷定做的那些工具到了后就可以开始做豆腐了。
在这边待了两天,把账结算好后送走所有匠人们,看着焕然一新的小院子,众人都高兴坏了。
这个小院子里没有井,但做豆腐就需要水,所以之前也让人打了一口很深的水井。
如今看着万事俱备的豆腐坊,陆辛夷觉得还是得买下来,不然几年后还真不舍得还回去,毕竟前期装修打水井这些就又花掉了五十多两。
嗯,回头找杨东家,让她问问蔡徐慧,看看卖价是多少。
之前手里没钱,这几天挣了钱,她就想把宅子买下来了。
“东家。”幺爷找了过来“送石磨的人到了。”
陆辛夷赶紧过去,指挥着送货的人一起帮忙,将石磨安放在指定位置。
知道石磨今天送来,所以陆辛夷上午来的时候就让人浸泡了黄豆。
还顺便买了石膏。
她不会卤水点豆腐,但每年过年的时候在老家看到她妈用石膏点豆腐。
点出来的豆腐也浓香四溢。
让幺爷他们把石磨多清洗几遍,防止有沙子残留,到时候要是吃到嘴里可就不美妙了。
她则带着一个年纪大的婆婆一起淘洗黄豆。淘洗好了后众人就都围在了放石磨的小屋子里,陆辛夷带着几个半大孩子开始推磨。
她以前看过那种有小一点的靠人来回推的磨,但特别累。
要是想长期做豆腐生意,光靠人工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得买一头骡子。
骡子比驴壮实。
不过今天就先这样了。
众人一起搞了半天才将大半桶的黄豆都给磨完了,而后抬着好几桶的生豆汁来到了厨房。
之前帮陆辛夷一起淘洗黄豆的阿婆有点间接性痴傻,有时候脑子又很清楚,清楚的时候会说一些自己的事,但都颠三倒四的。
众人就知道她其实也才四十多岁,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大家都叫她黄阿婆。
黄阿婆在灶下生火,要先把生豆浆煮开。
等灶里的火烧起来后,陆辛夷把石膏塞进灶里,要把石膏烧熟了。
等一锅豆浆烧开后,陆辛夷将灶里的熟石膏用火钳子夹出来放在一边敲成碎末状态,而后用开水冲。
盛出来的一桶熟豆浆,需要她一边用铲子搅拌一边将熟石膏连水一起倒进去。
期间铲子要不停搅拌,等看到豆浆变成豆花后就可以静置。
一般也就一刻钟左右,一桶豆浆就变成了豆花。
看着这一桶豆腐花,陆辛夷喊大家拿来碗,给他们一人舀了一碗热乎乎的豆花。
哪怕里面只简单的滴了几滴酱油,众人也吃的心满意足。
众人很想再吃,但又不舍得,陆辛夷让他们放开肚皮吃,吃个够。
幺爷也道“这是陆东家的一片心意,大家吃吧。”
于是众人这次不再矜持,唏哩呼噜的,一桶豆腐脑都给吃光了。
人多,一桶也就一人两碗的样子。
这边吃好,第二桶豆浆也煮好了。
阿二跟阿三今天都没去樊楼,他们以后是做豆腐的主力军了,得跟着学。
“这一桶里你们来试试。”
两个人不敢。
陆辛夷笑“要是做失败了,大不了大家今晚就喝豆浆。”
两人傻笑,而后阿二先开始。
在陆辛夷的现场指挥下,阿二顺利的做出了一桶豆腐花。
阿三也顺利做了一桶出来,还剩下一桶生豆浆在刷锅后继续煮。
陆辛夷对阿二道“叫个车,把这两桶豆腐脑送去樊楼,让桂姨给你三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