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183)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说完这些他看了陆辛夷一眼“今日多谢陆东家了,本官就说这些。”

说完一拱手就下台了。

陆辛夷也没想到范绰会来这么一出,这大概就是之前桂姨说他在憋大招的那招了。

其实对陆辛夷来说,这种制度一点都不陌生,但对于古人来说,这个规矩还是很能引起其他人的不满的。

毕竟经商的不缺斤少两滥竽充数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靠缺斤少两来发家致富的。

她站出来,大声道“我樊楼作为西市的一员,愿意无条件支持范大人的政令,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我们大家都希望西市能重新繁荣起来,我们都希望范大人能带领西市,重整西市往日风光。”

这些人中也有不少当初跟着陆辛夷一起签字的那百名商户成员,本来听范绰说这些的时候还有点懵,搞不太清楚是个什么情况,但看陆东家第一个站出来赞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纷纷声援。

毕竟他们可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只有范大人好了,他们这些“功臣”才能好。

有人带头,那响应的人更多了。

有那么几个经常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人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范绰很满意大家的响应,虽然已经下来了,还是抱拳对众人道“多谢诸位至支持,本官再次跟大家保证,只要我范绰还在西市当这个市令,就绝不允许任何官吏打着朝廷的名义乱收各种杂税,大家只管好好经营,放心经营,其他的就交给本官。”

“范大人好样的。”

“范大人是条汉子。”

喊这话的都是普通人。

作为顾客,他们自然希望每个商家的货都是好的,他们买起来才放心。

范绰寒暄了两句就走了,陆辛夷留饭也被拒绝了。

众人纷纷感慨范大人是个正人君子,是个好官。

中午在樊楼发生的事,经过一下午的发酵,不但西市这边的商户都知晓了,就连东市那边也知道了。一时间所有的商户们都在谈论范绰刚出台的政令。

当初被徐敏要挟贿赂的那几个这会儿也聚集在一起,愁眉苦脸。

他们当初就是因为被徐敏抓住了以次充好的把柄,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出那么多银子。

徐敏被抓,那些银子的下落开封府也一直没找到,就算找到了估计也是充公的货,是不可能返还给他们的。

如今范绰又要严打这一块,那他们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

张正道“不行我们就把西市的铺子卖了,去东市吧。现在咱们主动走,总比到时候被那姓范的大张旗鼓的驱逐出西市要好多了吧。”

潘大海不赞同“那姓范的刚公布这么一条政令,我们就卖铺子搬迁,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们就是那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吗?”

其他几个一想也对。

张正不悦地看着潘大海“那你说怎么办?”

潘大海不说话了。

“我说的主意你不赞同,问你你又没有别的办法。”张正烦躁的走来走去“这事我看那姓范的势在必得,这个时候不走,别到时候我们被拎出来作为典型来对待,到时候别说面子了,里子都没了。”

“反正你们怎么想的我不管了,我是要走的。”张正道“就算被人猜出来又怎么样?他们有证据吗?只要没有证据,没有被姓范的抓了个现行,那一切都是假的。”

其他几个人听他这么一说,又觉得很有道理。

张亮道“大哥说得有道理,大哥,我跟你走。”

这两人都姓张,但不是真的兄弟,只是后来认识后又臭味相投,就这样互相称呼了。

潘大海看着徐海波。

徐海波摸着胡子后道“我觉得张大东家的话不无道理。”

潘大海着急了“西市这些你们真的舍得放手,这里可是我们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心血啊?”

“那能怎么办呢?”徐海波道“不走以后想走就走不了了,那姓范的现在说的好听,谁知道他会用那个什么打分法子来针对我们,到时候以前得罪的那些人,随便找几个人来店里闹事,我们迟早还是要被赶出去的。”

潘大海“那我们改,以后那么做,不给人抓住把柄不就行了。”

“潘兄,你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单纯了呢?”张正道“那姓范的早就盯上我们了,出这个政令就是想赶我们走,再说了,狗能改得了吃屎吗?”

说完张正才反应过来,他好像连自己都骂进去了。

第163章 男人跟狗,禁止入内

随即气哼哼地道“老子不管你们了,反正我是要走的。”说完一甩袖子就离开了。

见他真的走了,剩下的几个人面面相觑。

张亮起身道“之前范绰还是个小八品市丞的时候,我们仗着徐敏的势,也没怎么给他好脸色看,这次人家是市令了,我看啊,我看是听我大哥的,乖乖的走吧,哎……”

张亮叹了一大口气,也走了。

就剩下潘大海跟徐海波了。

潘大海着急了,他是四人中在西市产业最多的一个人,“徐兄,你也甘心就这么走?”

“那不然呢?”徐海波道“潘兄,胳膊拧不过大腿,咱们商人就是要趋利避害,走吧,别到时候把剩下的那点老本都给折腾光了。”

说完徐海波也走了。

这里是潘大海名下的茶楼,这会儿潘大海颓丧的坐在那。

他是靠倒腾药材发家的,一开始去深山里收购药材,虽然辛苦,但一趟下来那收获也是非常可观的。

后来他不满足倒腾药材,就自己开药店,请了个大夫坐堂。一开始也还算不错,毕竟自己家就是做药材生意的,有优势,一般一副药比别家要便宜个几文钱,所以来抓药的客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