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0)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哼……

陆辛夷也有些无语,她道“这十两银子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三位老爷给的打赏钱,这个具有特殊性,不具备参考价值。”

“要是真的卖的话,那三份,顶多也就卖个两三两。”

相同的菜,一样的做法,你定价两百文一份,别人定一两,信不信你卖的就没别人的多。

来花街的都是什么人?他们来花街,大部分都是应酬交际拉关系搞招待的。

就跟后世的各种KTV高档一样,普通饭店里的啤酒卖八块一瓶,放到高档KTV,量缩小一半不说,还得卖二三十一瓶。

花街的生意,本来就是挣那些权贵跟有商贾的钱,所以价格定高点,她一点负担没有。

众人闻言也都了然的点了点头。

桂姨问“五天后开张,那咱叫什么?还叫群芳阁?”

陆辛夷“肯定不能叫这个了,大家想想,看取个什么名字好。”

于是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这个说对面叫醉春楼,那咱叫醉香楼。

有的说京都最贵的酒楼叫太白楼,那咱叫太白酒楼。

听来听去,陆辛夷都觉得不是那么靠谱。

她其实之前就想了几个了,一直也没办法决定到底叫什么,如今想问他们的意见,估计也是白问,所以她直接道“就叫樊楼吧。”

北宋京都开封府有个著名的酒楼,就叫樊楼。

据说是北宋七十二家酒楼的行首,宋徽宗跟李师师就经常在樊楼里约会。水浒传中也出现过这个酒楼。

她借用这个名字,就是想沾沾福气,也把她的事业做成大胤酒楼食肆的行首。

大胤的历史是从唐朝末年开始拐弯的,没有宋朝,倒是由宋氏统治了大殷。

所以陆辛夷借用樊楼这个称呼,是没什么压力的。

众人也不知道是哪个字,但既然东家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好的。

陆辛夷又写了几个菜名,猪蹄叫马踏飞蹄,因为猪蹄有一个骨头,有点像马掌。

猪尾巴叫环肥燕瘦,粗的是肥,细的是瘦。

猪耳朵叫顺风耳。

卤鸭叫飞黄腾鸭。

卤鸭抓叫招财掌。

鸭头鸭脖鸭胗叫吉祥三宝。

羊肉串就叫羊肉串了,因为羊肉上的了台面,猪肉都是小民吃的,为了让他们被贵人喜欢,陆辛夷才绞尽脑汁想了这么多吉祥的名字。

写好这些菜名还有招牌名,陆辛夷就将这些交给了桂姨“找个字写的漂亮的人写出名字,然后找木匠雕刻。加急,可以多给钱,最迟四天的早上就得交货。”

在花街,主要做的就是晚饭跟宵夜,配合这边人的作息。

桂姨高高兴兴的拿着字就去办了。

陆辛夷又吩咐贵叔“城外找找看有没有养羊的农户,想办法收一头羊来,五天后要用,如果他们家里养的多,可以跟他们说我们隔几天就买一头,可以长期供应,价格也好商量的。”

如今才三月,夜晚还冷的很,那怎么能少得了烧烤呢。

至于火锅,现在她手里的辣椒不太够用,等冬天再推出吧。

贵叔高兴的走了,铁锤追着出去了,他也想去。

“好了,你们打扫的打扫,弹唱的去弹唱,翠凤春花,我们去厨房,继续想想怎么配菜。”

两人高兴的跟着陆辛夷去了厨房,她们俩都不想再过之前的日子了,所以跟陆辛夷学的很认真。

这两人的卖身契都在陆辛夷手上捏着,所以她也不怕这两人会背叛自己。

下午,芸娘凭着过去的关系,顺利的从教坊司借到了两个小学徒,三人除了吃饭,就在屋子里加紧练习,怕被人听了去,三个人弄出来的动静都很小。

连续半个多月群芳阁众人的小日子过的别提多美了。

尤其是几个孩子,半个多月有油水的饭菜这么一喂,人好像都长高了。

红英跟绿柳两人脸上肉也多了一些,看着更有少女感了。

芸娘秋月等人的气色也都好了很多,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愉快的日子,会让人忘记过去的种种不堪。

第18章 开张前准备

桂姨走后,陆辛夷又想到还有东西需要定制,于是让小红跟秋月给众人量了尺寸,要做工作服。

等量好后就带着秋月出门了。

两人先去了成衣铺子,在那里定做了十一套工作服,十一条围裙。

她跟桂姨还有芸娘肯定是不穿工作服跟围裙的。

因为要的急,一共花了二两银子。

接着又去了点心铺子,想看看有什么点心。

结果看了一圈都不太满意。

于是陆辛夷就想着回去琢磨鸡蛋糕。

还有五天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琢磨出来。

然后又去了铁匠铺,跟铁匠师傅一顿比划一边画,终于画出了简易烧烤架的图形。

陆辛夷一口气定做了三个,说五天后早上来取。

铁匠师傅说五天最多只能先做两个。

陆辛夷觉得两个就两个吧,总比没有好。

回到家的陆辛夷又拿着鹅毛笔开始画图。

画的第一个是个半自动的搅拌器。

为什么要说半自动呢。

因为可以利用以前木匠用的那种钻孔工具。

木匠钻孔下面安装的是尖锐的铁钉,她可以让人先做一个那种手工打蛋器,再将二者结合,这样就可以通过来回拉绳带动下面打蛋器的转动。

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