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60)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幺爷道“够的,每天都有二两多的收入,马上就要入秋了,再过一段时间黄豆就成熟了,对了东家,您之前说黄豆您打好招呼了,到时候可要记得啊。”

“不会忘记的,我让胡管事跟村民们说,都收拾干净,回头直接送到你这里。”

幺爷很高兴,以前破烂的衣服早就换成了棉布衣裳。

他年轻的时候也是脑子活络的人,谈了几个小生意后就找到了自信心,人看着都年轻了不少。

“有人找事吗?”陆辛夷问。

幺爷笑声凝了下,最后点头道“有,之前好几家做豆腐的还联合起来要对付我们,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给人打走了。”

陆辛夷点点头,幺爷他们虽然是乞丐,但也都是混社会的,还真不怕这些做小生意的小摊贩。

中午陆辛夷在这边吃过午饭才走的,临走的时候让幺爷帮自己打听下好的皮影戏戏班子,还有别的戏班子也行。

幺爷满口答应“我去问问川剧团那边,他们有不少认识的人,谁谁谁擅长什么,有什么本事,那是一清二楚。”

“这这事就麻烦您了,”陆辛夷临走的时候又跟其他人道“等茶楼那边装修好,张桂香,我请你去听《白蛇传》。”

张桂香高兴坏了,激动的喊着“东家,我等着你。”

陆辛夷满意的回到了延寿坊的宅子,开始继续写《白蛇传》。

《白蛇传》有些卡顿,就又想起秦砚说的那个案子。

那个案子倒是好些,她也是看过别人剧本怎么写的,照葫芦画瓢吧,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

于是陆辛夷瞬间文思泉涌的开始写了起来,可惜毛笔字不咋地,写不来小楷,没写多少就废了不少纸。

陆辛夷在延寿坊忙了几天,终于将那个案子给写好了。

她给这故事命名为《春闺怨》。

写好后陆辛夷自己读了一遍,感觉情绪跟转折都不错,教育意义也很巨大。

但不知道符不符合现在的一些规矩跟要求。

犹豫再三,陆辛夷还是决定把这个话本子交给秦砚看看。

至于为什么要给秦砚看,陆辛夷没深入去想,或者下意识不愿意去深想。

反正这个案子是秦大人断的,自己也是征询过他的意见的,那么如今自己写好了给他看看让他把把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么想着,陆辛夷拿着写好的稿子卷吧卷吧就赶着小美往开封府去了。

路上她还美滋滋的想着,等秦大人看到她这一手字后肯定少不得要说她字丑,那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找秦大人要字帖回来临摹了?

想到这里陆辛夷哈哈笑出了声。

穿过朱雀大街,前方就是开封府了。

正好看到不远处有开封府巡逻的差役正在寻街,陆辛夷跟对方打了个招呼。

这些人没少吃她樊楼的食物,见面也是会给几分面子喊一声陆东家的。

“你们秦大人在吗?”陆辛夷问,可别白跑一趟。

“在的。”为首的差役道,“您又给我们秦大人送吃的?”

开封府的人都知道樊楼那位女东家动不动就派人送好吃的给他们的秦大人。

众人都在猜这两人肯定是有点什么的,但结果过去这么久了,也没人见到这两人之间有点什么,真的是白长那么两张好看的脸了。

第231章 有人闹事

陆辛夷豪爽地道“多谢,有时间去樊楼,我让桂姨给你们多送两道菜。”

“那就多谢陆东家了。”

樊楼的菜可不是他们能消费的起的,但发俸禄了,大家凑在一起吃一顿也是可以的。

告别差役,陆辛夷还没走多久,就被一个小乞丐给拦住了。

小乞丐跑的气喘吁吁的。

“陆东家,不好了,豆腐坊那边出事了。”

陆辛夷惊的从驴车上跳了下来,“出什么事了?”

小乞丐大口喘着气“有人去豆腐坊捣乱,说幺爷他们以前都是乞丐,还说刘大娘子她们都是花娘,他们身上都有病,做出来的豆腐豆腐干也都不能吃,谁吃谁生病,前几天开始就有人往我们豆腐坊丢一些脏东西。”

陆辛夷皱眉,传这个谣言的人跟做这个事的人可太坏了。

小乞丐接着道“幺爷他们气的不行,就找我们盯着,上午有人赶着一个来使坏的人找到了传谣言的人,就是那几个做豆腐的,幺爷带着人去找他们算账了。”

“已经去了?”陆辛夷问。

“对,已经去了,是燕妮姐姐让我去找你的,你的管家说你来开封府这边了。”

小乞丐说着还擦了一把汗。

“在哪里?”陆辛夷问。

“就在崇化坊,那边有两户人家都靠做豆腐营生。”

陆辛夷牵着小美刚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将放在马车上的卷筒递给他“你去开封府后门,找一个孙衙役,就说这个是我陆辛夷要交给秦大人的。”

她肯定要过去,但要是发生推搡或者别的,给这个话本子毁坏了让她重写那可就糟糕了,这可是她的心血啊。

小乞丐接过卷筒就往开封府去了。

陆辛夷掉转驴头,赶着小美就往崇化坊去了。

话说两头,幺爷这边带着人将一家豆腐坊给围了起来,双方争吵不休,各种谩骂不绝于耳。

一般差役巡街只在主要街道以及人流将较多的商业街道巡查。

像这种居民较多的地方,差役也会巡查,但一趟间隔的时间都比较长。

一旦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除非有人跑到外面去找差役,不然等他们发现那肯定是过去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