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70)
只有那个姜绥,规规矩矩站在那,一看就是稳重的孩子,假以时日,肯定是个好下属的。
最后陆辛夷花了三十二两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丫头,多的一两算是感谢杨明堂的。
这个小丫头以后就跟着她进进出出了。
陆辛夷带着姜绥先回了延寿坊。
她的房间外面是有个耳房的,就把姜绥安置在那边了。
这边刚安顿好不久,财叔在外面道“东家,外面来了一对男女,说是您雇佣的。”
“让他们进来。”没想到人来的这么快。
很快狗蛋就领了一对中年男女进来了。
之前杨明堂还说这两人以前挺胖的,毕竟那个叫王娟的爱吃。
但如今在陆辛夷看来,这两人都偏瘦。
尤其是那个何把式,瘦的都快脱形了。
古代的中年,也就三十多岁,但这两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半。
可见痛失爱子对他们来说打击有多大。
何把式上前见礼“见过东家,杨东家跟我们说,多谢东家收留。”
王娟也站出来道“多谢东家收留我们两口子,时间不早了,东家吃了吗?要不我给东家做一顿?”
陆辛夷点头,从口袋拿出一两银子递给王娟“你们出去买菜,有什么买什么,要做十个人的饭菜。”
王娟接过银子,“我可能需要我家老何帮忙拎东西。”
陆辛夷点头“我有一头驴叫小美,何把式,你赶着驴去吧。”
夫妻俩立刻就忙了起来。
这会儿姜绥也把自己收拾干净了,穿的衣服是她自己的。
她虽然是被家里人卖掉的,但走的时候她的衣服家里人都给带出来了。
虽然都打着补丁,但都干干净净的,袖口的地方还绣了一些花花草草,可见以前在家的时候,也是得父母喜欢的。
听到动静的芸娘出来了,得知雇了人做饭,芸娘笑道“不瞒你说,我早就想雇一个了,最近樊楼送来的菜比较辣,对我们这些靠嗓子吃饭的人来说,可不太美妙。”
陆辛夷一拍额头“忘记这茬了,你们都还好吧。”
芸娘笑“虽然对嗓子不好,但味道真的不错,我们每次都吃的光光的,吃完又念叨不该吃的。”
简直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
陆辛夷哈哈大笑。
芸娘也笑,继而道“我听桂姨说茶楼已经拿下了,我想去看看。”
“行啊,明天我有事,后天我们去看看。”
芸娘点头“我想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也让他们感受感受。”
“没问题。”
两人说了会儿话,午时快过半的时候,王娟买了一些菜回来。
陆辛夷让姜绥带她去厨房,既然有人做饭了,那她就享受下饭来张口吧。
不到三刻钟,一桌丰盛的饭菜就摆上来了。
陆辛夷让人把饭菜分成两份,他们吃多的,她跟芸娘分少点就行。
大概是时间太匆忙,又已经过了卖菜的时间,所以买到的菜并不多。
但味道都还不错。
王娟有些忐忑“过了菜农卖菜的时间,所以就只能买到这些菜,要是有新鲜的菜,应该还能更好吃一点。”
陆辛夷尝过了,王娟做的饭菜跟她的不同。
说实话,她能这么会做,全靠互联网时代的红利。
但王娟做的,才是真正的家常菜。
没有那么多讲究,但吃起来就是家的味道。
她对王娟道“已经很不错了,这边不需要你们伺候,赶紧下去吃吧。”
最后一句也是看着姜绥说的。
第240章 皮影戏班子
就这么的,陆辛夷的宅子里终于有了做饭的婆子赶车的把式伺候的丫鬟了。
因为有人做饭了,樊楼那边不需要每天送过来,只需要王娟每天上午去樊楼取菜就行。
多了三个人,本来只有晚上才热闹的宅子里白天也热闹起来。
陆辛夷也终于体会了一把有人伺候的感觉。
倒不是说之前桂姨她们伺候的不好,只是她把桂姨她们当成家人,没办法心安理得的享受她们的服务,她能自己动手的地方也都自己松手。
但姜绥不一样,一来没什么感情,二来买来的定义就是伺候她的。
所以使唤起来倒也没了愧疚感,或许是已经被同化了。
总之,陆辛夷很享受身边有个人能随叫随到,写话本子的时候有人研墨,想喝水的时候有温水递到跟前。
陆辛夷看着换了一身新衣的小丫头,很是体会了一把那些纨绔为什么就那么喜欢红袖添香了。
这个中滋味,谁不喜欢啊。
过了两天,幺爷来找她“东家,我已经打听到了一个不错皮影戏戏班子,我陪您过去谈谈吧。”
关于皮影戏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文学家张耒创作的笔记《明道杂志》,其中写道“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意思就是有个纨绔,十分喜爱皮影戏,每次看到斩关羽的时候都忍不住声泪俱下,还跟皮影人说缓一缓,不要那么快,可见皮影戏有多么的精彩了。
陆辛夷心里也十分期待,所以满口答应,让姜绥喊何老三准备,她换了一身男装带着《白蛇传》开头的几页剧情就出来了。
何老三已经牵着小美在那等了。
只是站在被陆辛夷扎了辫子还绑了红色绸带的小美旁边,何老三的表情十分的不自然。
陆辛夷带着姜绥上车,幺爷跟和老三走路。
很快就到了杂戏团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