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89)
一边铺子的前面有两个高一米左右的木头做的柜子,柜子四周高出二十公分左右的挡板,到时候这里面会放簸箩,簸箩里面会放做好的豆腐干,千张,豆腐皮豆腐等豆制品。
一旁的铺子还有两个土砖垒砌的灶台。
到时候会放两口大锅在这里,卤好的豆制品以及鸡蛋等卤菜放在上面。
夏天盖上盖子就行,冬天会添炭火保温,也能给前面工作的众人提供一些温暖。
陆辛夷看了一遍很是满意。
“对了东家,您之前说要教我们做黄豆芽,这个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陆辛夷道“等天冷吧,天冷蔬菜少,到时候咱们再拿出豆芽会比较好卖一些。
再说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在人前,我们也要不定期推出一些新产品,以保持咱们铺子的新鲜感。”
幺爷虽然不懂什么是新鲜感,但既然东家这么说了,他听着就是了。
“哪天是吉日?”陆辛夷又问。
古往今来,开张这种大日子,一般都会提前找个吉日的。
“三天后的上午辰时一刻就是吉日吉时。”幺爷道。
“好,那就定那个时辰开张。”说完又问“你们这段时间准备的东西够用吗?别到时候人来了东西不够卖。”
幺爷笑道“这段时间大伙儿真的是一天就睡两三个时辰,其他时间不是在磨豆浆就是在做豆皮,小四他们都不出门卖豆腐了,就那几个女娃子还有几个小的在外面跑着。”
陆辛夷点头“好,那这两天你们再多准备一些。”
豆腐皮晒干可以储存很久,这几天的天气都很不错。
其他豆腐豆腐干千张这些,最好都是现做,这个天气放的时间超过两天就会变质了。
后期她还打算把麻辣豆腐干,大辣片,辣条,油豆腐(豆腐果),臭豆腐干,腐乳这些都一一做出来。
每个月推出一样,这新鲜感也能坚持到明年了,那时候铺子绝对已经站稳脚跟了。
幺爷点头“知道了东家,就是这铺子,还没起名字呢。”
陆辛夷“您觉得叫什么好?”
幺爷笑“就叫陆式豆腐坊?我看别人家铺子都是这么叫的。”
陆辛夷笑笑“就叫百家豆坊吧,百家代表百家姓,也是代表所有的老百姓,希望周围的以及隔壁坊的老百姓都能来我们这里买豆制品。”
幺爷顿时就点头,“这个名字好,代表的意思也不错,东家,还要麻烦您写下来,我这就叫人去刻牌匾,多给几文钱加个急,后天应该就能拿到。”
陆辛夷想起自己那一笔字,虽然已经进步了不少,但还是难以拿的出手。
秦砚的字倒是不错。
陆辛夷收回思绪,对幺爷道“你去找个字好的老先生要一幅字拿去刻吧。”
幺爷见东家忽然就有些兴致缺缺的样子,也不敢再问什么,“我这就去,再把推磨的人给找到。”
毕竟时间可不多了。
幺爷离开了。
陆辛夷又去了后院。
后院添置了一口井,以后用水就方便很多,但相对的,本就不太宽阔的后院就显得更加逼仄了。
没办法,就这个条件,大家先一起克服克服吧。
殊不知在阿四他们眼里,能有这样一个宅子,他们连做梦的时候都不敢这么梦的。
嗯,等下去问下张桂香她们,可有人愿意来这边当厨娘的,主要就是给这边的人做饭,以及阿四他们做豆腐的时候,需要她烧火,简单的很,不复杂。
这么想着,陆辛夷就离开了。
小八在这边看门呢,也不怕有人来做坏事。
陆辛夷招呼何叔带着姜绥去茶楼那边。
那边的名字她还没想好,一直还用茶楼代替。
想叫食肆,但一楼又是看戏的地方。
要不分开取名?
一楼就叫某某戏楼,这样一目了然。
取名字还是直接点好。
这一路陆辛夷把现代那些名字各种套,等到茶楼的时候,她终于决定了。
一楼就叫花戏楼,取决于以前央视有一档节目,叫相约花戏楼。
二楼三楼是食肆,就叫天下第一香。
虽然夸张了点,肯定很多人不服,但她要的就是这种不服。
现代娱乐圈有一句话叫黑红也是红,更何况她的火锅系列一推出,就不信还有什么比火锅的香味还要霸道的。
不服来战!
第257章 不放弃自己
名字定好后陆辛夷心里顿时轻松起来。
这边的两个名字可不会随便找个人写了,她得去找敬王。
上次他给自己的那个“日进斗金”的字可好看的人,这大概是他所剩不多的优点之一吧。
一行人到了茶楼,就见一楼的装修已经全部完成,就跟以前的老式电影院差不多,木头的椅子木头做的地板。
她还试了下音,让人在里面大喊大叫,她在外面听,还真听不见。
不过喊声肯定没有锣鼓的声音大,到时候多多少少都会传出来一些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台上的扩音,周围多放了好几个缸,她还站在台上唱了两句,大概是没人的缘故,声音居然十分清灵空洞,跟有特效似的,搞得陆辛夷对自己的唱功顿时信心大增。大有再展歌喉的意思。
姜绥夸道“东家的声音本就好听,反正我听着不比芸娘差。”
说完又觉不妥“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
陆辛夷打断她“我知道。”
说完又哼“青城山下白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