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340)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叶班主也赶紧跟上。

“慢着。”陆辛夷喊住了叶班主,朝他走了过来。

叶班主讪笑“陆东家,这件事确实是我做的不地道,但我真的没办法。”

“我理解你。”陆辛夷道“但并不代表我就能原谅你。《白蛇传》是我的,之前我们合作才授予你的戏班子唱的,如今我们不合作了,那这《白蛇传》你们就不能唱。”

叶班主脸色顿时不好看了“您之前不是说可以卖吗,我们买。”

“我是说过,但我也说过了,得等我们这边唱完了《白蛇传》才对外卖。叶班主,行有行规,我希望你能遵守。”

说完陆辛夷不理会叶班主,离开了开封府。

叶班主离开花戏楼的消息这几天一直在戏迷之前流传,其中有不少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成了叶班主他们戏班子的戏迷。

叶班主今天要离开花戏楼的消息一散播出去,今天来买票的人少了一大半。

剩下那一部分戏迷一直在问以后还有没有《白蛇传》了。

虽然皮影戏也很好看,但也有很多人更喜欢地方戏,真人在那唱感觉更好看。

所以等陆辛夷来到花戏楼的时候,不少老戏迷就围了过来。

“陆东家,你们戏楼以后不唱了?”

“对啊,我们听说叶班主走了,以后没戏看了?”

徐掌柜跟胡班主也过来了,他小声询问“东家,这可如何是好。”

陆辛夷安慰两人“没有张屠户,咱还得吃那带毛猪啊?大家稍安勿躁。”

继而转身对叶班主道“你在黑板上公告一下,今天下午场是女眷场,就排《白蛇传》,也是地方戏,跟之前的地方戏不一样,这个地方戏大家可以听听。”

一听陆辛夷这么说,不少人立刻开始排队等放票。

叶老头过来问“这要怎么写?”

“就写隋班主,唱的是昆曲。”

昆曲是元末时候在江苏一带流行起来的。

大胤差不多是历史上宋明时期,这个时候有昆曲陆辛夷也不意外。

只是这些地方曲都具有地方特色,只在当地小范围的流行。

隋班主带着戏班子来京城,估计也是想闯一闯的。

目前还没有京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在乾隆年间,四大徽剧戏班进京表演,期间又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就是京剧了。

叶掌柜听到陆辛夷这么说,立刻回去写了,而后张贴在外面的黑板上。

接着又回到售票的房间里,打开窗户对外面喊“开始售卖下午场的《白蛇传》,女眷场,要买的排队了。”

下午场是女眷的也没关系,有的买了可以再倒手卖,有些则是给家里女眷买的。

陆辛夷就站在那看。

队伍里也有不少人在鼓动人心。

“别在这家看了,这家的票贵死了,我听说东城那边也开了一个戏班子,也唱《白蛇传》,只要一两银子一张票。”

“真的?那可比这边划算啊。”有人心动。

“那有什么用?还得是花戏楼这边唱的原汁原味。”有戏迷反对。

“你们不知道吧,那边唱的就是原来的叶班主,绝对的原汁原味。”

顿时有人不耻“我说怎么好好的这个戏班子忽然就走了,原来是要抛开原东家自己独立门户啊,这简直是无耻,这种人唱的戏就是倒贴钱给大爷,大爷也不去听,没得坏了风骨。”

有人附和,不愿去,自然也有人愿意去。

于是排队的人中陆陆续续走了十几个。

对此徐掌柜着急不已,但看陆辛夷,陆辛夷并不着急,也只好按捺下来,只盼望东家还有后手吧。

第302章 最大的谎言

等票卖完,一行人凑在了一块。

叶老头骂叶班主不是东西,玷污了叶这姓。

等他骂够了陆辛夷才说“明喆郡王诚心要来挖我们的墙角,不说是叶班主,换个戏班子也受不住他给的压力跟蛊惑。”

徐掌柜就事论事道“话虽如此,但叶班主这一操作,还是让人不耻的。”

“不说他,以后他过的如何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陆辛夷道“我已经让我的人去接新的戏班子过来了,你们这边安排一下。”

徐掌柜点头“可外面那些人老是把我们的人拉走,这可如何是好。”

“不用管他们。”陆辛夷道“走就走了,我们这边压力不用这么大,大家都有时间休息就挺好的。”

再说了,她上午已经那么说,叶班主要还是继续唱的话,她确实没有办法,他的靠山是明喆郡王,她总不能上门打砸吧。

但他这个行为,会让他在戏曲这个行业里声名狼藉,谁跟他走一块,那都是物以类聚的货色,她会让人好好帮他宣传宣传的。

中午隋妩就带着她的戏班子过来了。

之前给叶班主他们租的地方已经人去楼空,于是隋妩他们就住了进来。

陆辛夷也想第一时间知道效果如何,所以下午场的《白蛇传》她也看了。

是接着叶班主他们之前的场次继续唱的,《水漫金山》女眷场还没唱过。

用昆曲唱出来的效果跟黄梅戏还是有点区别的。

昆曲的腔调更加婉转,但很多唱出来的词大家听不太懂。

毕竟是地方戏,发音什么的都带有地方特色的。

昆曲发源于江苏,是南方腔调,京城这边的人听不太明白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整体效果不错,人物的扮相以及表演程度更加接近陆辛夷心目中的角色,服装、妆容这块也更加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