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417)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首先就要质问皇帝的能力,一个城南受灾就要靠全城人捐款了,户部的钱呢?

大家可不管户部之前是太后的人这种事。

要是说出来就更荒唐了,一个皇帝连权力都旁落,说明能力有很大问题,会失去民心的。

如此种种流言只会让宋祯的皇位更不安稳。

君王可以在百姓面前表现的亲民,但不能在官员面前表现出这一面。

尤其是宋祯这种坐了好些年龙椅都没掌权的皇帝。

敬王听到护卫的话后也没东张西望,只坐在那安静等待。

等戏台上的戏告一段落后,敬王上台了。

台下的老百姓们看的正得劲儿呢,见一个富贵逼人的中年上来,有人就问下一场什么时候。

敬王也不搭理这些人,大声喊“我是大胤敬王宋勉。”

他先自报身份。

不少老百姓闻言吓得就跪下了。

他们刚才居然敢冲一个王爷不耐烦。

后面的老百姓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见前面的人跪,有些人稀里糊涂的也跟着跪了。

但也有不少人没跪,所以宋祯一行人也不显得突兀了。

“都起来,本王不需要你们跪。”敬王说道。

众人闻言还是犹犹豫豫的起身了。

他道“你们都知道,这戏是为了给城南募捐的。”

“我们已经捐了啊。”底下的老百姓喊。

敬王“是,本王知道你们都是大善人,刚才本王接到了赖子陛下的叮嘱。”

他说到这里冲皇城方向一拱手。

“陛下都知道你们给城南捐款了,夸你们都是良善之人。”

“陛下真的说了这话吗?”有人不相信的问。

“本王的话你们都不信吗?”敬王反问回去。

“信的信的。”

“陛下还说了,捐款的人,回头他都有嘉奖,决不能让你们做了好事不留名,要让你们青史留名。”

众人闻言纷纷激动起来,一个青史留名就太有诱惑了。

有些胆子大的就问是什么嘉奖。

敬王没立刻回答,他要把话里能被人反攻的地方都给自圆其说上。

“虽然这次募捐是大家自愿自发捐款的,但朝廷也不能不为你们考虑,毕竟你们捐献的钱跟物,都是你们辛苦劳动获得的。

所以陛下说了,等城南这次受灾的地方重新建好后,要在那里竖忠义牌坊,会把你们当中一部人的名字写在上面。”

“以后城南百姓每日进出都能看到,看到他们就会念你们的好,祖祖辈辈如此循环。”

人群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了。

他们长这么大,也就知道考上进士朝廷会给他们在老家建进士牌坊。

再就是贞洁烈女,在获得陛下认可后,朝廷也会给一个贞节牌坊。

他们这群普通人,想要把名字写在牌坊上那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的,更不可能会青史留名。

但现在忽然就可能了……

大家都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听到敬王说到这里心里就明白了。

部分人才能得到,那肯定是捐钱捐的多的部分人才有资格把名字写在忠义牌坊上青史留名了。

敬王给了众人交头接耳的时间。

觉得差不多了后,敬王又大声道“还有一些表现特别突出的人,陛下会亲手写一份字盖上印章,让侍卫们亲自送到你们的家中。”

嚯,这个诱惑更大。

牌坊也就是供别人瞻仰的。

但要是家里能有一幅陛下的墨宝,那必然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啊。

陛下的亲笔手书,谁不想要?

将最大的诱惑抛出来后,敬王率先表态“这次城南受灾,本王作为大胤的王爷,作为开封府的府尹,理应要出一份力量。”

“我带个头,捐款一万两。”

说着敬王从怀里掏出厚厚的一沓银票,毫不犹豫的全部塞进了一旁的木箱子里。

看到那么多钱,有人惊呼,有人惊叹,还有人转身往家跑。

京城有钱人可多的很,跑慢点那忠义牌坊上可就写不上自己的名字了,跑慢点可就得不到陛下的亲笔手书了,青史留名跟他们可就没关系了。

聪明人很多,于是那些富户们,或者是富商家里的下人们,纷纷离开这里回去拿钱的拿钱,禀报的禀报。

看着一下子就跑走大半的人,宋祯很是满意。

人群走了一大半,他们再不走,也容易被看出来了。

于是宋祯决定回宫了。

临走前他对陆辛夷道“之前四叔就说你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算是相信了。”

陆辛夷“那是四叔爱屋及乌罢了。”

宋祯也是知道他四叔跟那位崔少保之间的友情的。

虽然是他的父皇夺得了皇位,但面对崔少保的后人,宋祯并没有觉得她是自己的敌人。

这次要不是她,募捐这事肯定没有这么顺利。

“等这件事结束,朕要赏你,你想要什么?”

陆辛夷知道敬王不想暴露她在这件事里有参与。但她的戏班子,她的酒肆都参与了,她顶多只能掩盖自己是出主意的,其他的是撇不干净的。

“我听说可以花钱买县主的位置,这次赈灾,我出的钱算起来应该会超过一万两,要是超不过,那我也会捐满这么多,不知道能不能买个县主的虚衔。”

宋祯是知道她还给了秦砚不少钱的。

当即表示“不用你花钱买,朕给你封一个。”

“不,这个县主只能是我花钱买。”陆辛夷道“四叔一直不太想让我掺和太多。”

宋祯瞬间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