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430)

作者: 2川 阅读记录

“陛下。”大理寺寺卿也站出来“这件事太复杂了,而且还涉及到巨额的赈灾款,事情就更复杂了。既然敬王说这笔钱丢了,那么臣以为就该立案调查。

不管真丢假丢,都要给城南灾民们以及陛下还有诸位大人一个说法。”

那些和稀泥的又开口了,“是,是这个道理。”

“大理寺卿说的有道理。”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宋祯现在心里也有些慌了,他怕一下子把事情闹太大收不了场。

他四叔的草包他可是从小听到大的。

这么些年太后跟摄政王就摄政了,也没人手把手教他。

太傅教的也都是书本知识,在灵活应用这块还是要差一些的。

大理寺寺卿继续道“陛下。敬王是权知开封府府尹,此案不适合交给开封府,恐有包庇嫌疑。

所以臣恳请将这个案子交给大理寺,由大理寺来调查。”

“如果不放心,臣觉得可以让御史台派御史全程参与,大理寺绝不会徇私枉法。”

鲍玹闻言立刻道“微臣觉得大理寺卿说的有道理,臣愿意跟着大理寺诸位大人一起调查。”

他是相信敬王的话,钱可能真被偷了。

所以他要参与进来,省的大理寺跟其他御史沆瀣一气污蔑敬王。

敬王虽然人混了一点大部分都是不靠谱的,但他从没有谋权夺位之心,也不会拿赈灾钱开玩笑。

就这两点,他就选择相信敬王。

宋祯有些着急的看着敬王,但见敬王一点不担心的样子,心里也稳了不少。

敬王冲他微微点头。

宋祯刚要说话,敬王先一步指着大理寺卿的鼻子骂“你什么意思?你们大理寺凭什么查本王?”

面对忽然暴怒的敬王,宋祯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崔胜见状也出列道“陛下,这明显是有人陷害我们王爷。昨日上午,城南百姓之间忽然就有人散播谣言,说赈灾钱被贪污了,后来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开封府的官差还被城南灾民给殴打了。”

“其中推官贺辞年头都被打破了,流了很多血,同行的官差也全部受伤。

今日一上朝,一些人就跟提前说好了的似的开始攻击敬王攻击开封府。根据臣办案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明显就是有人处心积虑策划的一场阴谋。”

“陛下明鉴,王爷懒散这么多年,经常连开封府的诸事都不太愿意管,只有遇到大案子,王爷才会出面。”

“这次王爷之所以愿意揽下这个差事,还不是因为户部无能,那么多税银都被他们胡乱花了,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

“臣以为,大理寺要查办这个案子,那么应该先彻查户部,查一查这么些年户部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说完后崔胜回到队伍里。

于是人群又开始新一轮的打嘴炮。

庄严肃穆的朝会,没事还好,一旦产生利益冲突,也就跟老百姓一样,一言不合就骂娘吵架,甚至动手。(联合国大会都经常一言不合动手打架骂人)

“够了。”宋祯也是有脾气的,被这么一群人跟鸭子似的聒噪吵得头疼。

“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朕决定,此案交由大理寺跟御史台联合查办,如果查出来钱是真的被偷,那么就要全力缉拿偷盗之人。”

“如果是被贪污了,只要证据确凿,最后不管是谁偷盗或者谁贪污的,定斩不饶,哪怕是皇亲国戚,朕也绝不姑息。”

第381章 敢不敢随本王进去搜一搜

听到皇帝的话,宋瑾莫名的心里就是一紧,隐隐有些不安,这是他很多年都不曾有的感觉。

敬王大声道“陛下英明,既然陛下发了圣旨,那么臣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查吧。”

宋祯看了敬王一眼,收回目光继续道“御史台这边就有劳鲍爱卿了,鲍爱卿为人正直,朕相信有鲍爱卿的监督,这件事一定能秉公办理。”

“是,多谢陛下,微臣一定不负所望,定配合大理寺,将奸人绳之以法。”

大理寺寺卿也道“臣一定会尽快破获此案,早日找回赈灾银,让城南百姓过个安心年。”

“倒也不用这么麻烦。”敬王又说了一句“臣知道丢的钱在哪里。”

宋瑾闻言心再次一紧。

这做贼他必然就心虚,哪怕他面上表现的再镇定再不动声色,心里也是不一样的。

“哦?”宋祯立刻来兴致了,四叔就说钱丢了部分,但没说是怎么丢的,被谁偷的。

“臣发现钱被偷了后,就派出全府的侍卫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给臣寻到了几处江湖贼人的老巢……”

说到这里敬王拱手躬身道“就是贼窝里的高手太多,可能需要陛下派出大内高手。

臣还想请陛下发一道圣旨交给大理寺以及御史台,由他们带人,臣带路一同抓获那些贼人,好还臣一个清白,给城南百姓一个说法。”

“好。”宋祯是毫不含糊,“来人,笔墨伺候。”

立刻有小太监端来笔墨以及空白的圣旨。

皇帝在圣旨只写了一句话,“抗命者杀无赦。”而后盖上玉玺。

胆敢蓄谋盗窃赈灾银,置灾民不顾,这种人就该杀。

这也是他最好的一次立威的机会。

所以不管是谁,他都要杀一杀,以儆效尤。

“来人,拿着圣旨去抓那伙贼人。”

宋瑾这会儿心里有些不安,他站出来道“陛下,此事怕有不妥。”。

不等宋祯说话,敬王看着自己的好二哥问“王兄觉得哪里不妥?还是您觉得,这普天之下还有圣旨去不了的地方,或者说还有何人胆敢抗旨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