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456)
陆辛夷很惊讶,她虽然不了解明喆,但仅仅几次的接触,也让她知道那是个飞扬跋扈额耽于享乐的人。
这样的人居然不趁机金蝉脱壳继续去想了过别人努力一辈子都过不上的日子,简直是匪夷所思。
“为什么?”陆辛夷问了出来。
秦砚摇头“不知道,但根据我的人传来的消息,明喆对他爹很失望,所以并不想按照他爹的意思去做。”
陆辛夷点点头,就是这人的反骨占据了高地。
她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开封府押解的官差是你的人?”
秦砚点了点头,其实不全是,在他接到消息的时候,就派人赶过去一路盯着了。
“现在明喆不肯离开,摄政王这边又找借口身体不好,一直没上朝,现在他们什么都不做,我们就找不到错处。”
“我要跟你说的计划就是好我打算找机会假装摄政王的人将明喆郡王劫走,到时候把这个锅扣给他,逼他动手,只有他动了,我们才知道他下一步想干什么。”
“你想动摄政王?”陆辛夷很惊讶,没看出来他还有这样的野心。
秦砚没反驳,“陛下太过于仁慈,并不想要摄政王的命,只想让他交出权利,可皇家不适合仁慈。”
秦砚道“他不死陛下就不可能完全掌握朝堂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想走捷径想靠关系上位的人投靠与他,这种风气会越演越烈,大胤朝堂就不能恢复清明。”
“朝堂不清明,老百姓哪里来的好日子过?”
“可水至清则无鱼。”陆辛夷道“任何朝代都不能做到这点。”
朱元璋时代,有个叫钱用勤的官员,因为贪污了六十两被判死刑。
朱元璋在位期间杀了十五万的贪官,这种反贪手段历史上都没有。
但最后呢,明朝的腐败越演越烈。
明朝是反贪污最严厉的朝代,但也是贪污最严重的朝代,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秦砚叹息一声“我知道,户部没钱大家也都知道,可没有人敢去清查户部?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户部的钱,一部分进了太后的口袋,一部分进了摄政王的口袋,只有很少一部分用在了老百姓身上。”
“太后虽然不管朝政了,但很多官员遇到事情,还是会走太后的路子,去年你知道有多少新科进士走太后的路子去当官的吗?”
陆辛夷摇头。
秦砚“去岁进士一共一百八十七人,其中走摄政王的后门获得外放的有六十四人,走太后的路子的有四十六人。
这些还不包括没考中进士但家里有钱想走门路获取官位的有钱举人。
剩下的进士中,只有一半家里有些门路的正常获得吏部授官,剩下的一小部分被派往了那些没人愿意去的偏远地区当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小吏。
去岁的进士们,至今有一半还在京城等吏部派官。”
“辛夷,大胤才历经四代,第四代才开始,前后也才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官场就已经如此黑暗。我实在是……”
他搓了一把脸“我知道我改变不了什么,但读史使人明智,纵观历史,每一个朝代更替的最大原因都是官场腐败、官逼民反……”
看着秦砚说着说着情绪又激动起来,陆辛夷将捂手的茶杯递给他。
秦砚接过,一口喝干了。
他放下杯子继续道“现在摄政王处在风口浪尖上,他虽然没上朝,但所有人都知道明喆是他的替罪羊。他连亲儿子都能拉出来挡罪,那些跟着他的人又有什么下场?”
这些言论也是他们让人传的。
皇帝只想把权力从摄政王的手里拿来,没想过要他死。
但秦砚跟敬王都深知,摄政王不死,这一切会继续恶性循环。
第403章 我只能赌
陆辛夷听着秦砚跟她详细的解说如今的大胤朝堂,总有种违和感。
毕竟在她的认知里,秦大人不是一个话痨。
但今天的秦大人,明明几句就能总结的话,他是掰碎了反复说给她听,生怕她听不懂似的。
想到他之前说他想多跟她说会儿话,说那些情情爱爱自己又不愿意听。
哎,其实不是不愿意听,主要是不能给出相对的回应。
面对在意的人,陆辛夷的感情是很内敛的,面对在乎的人,那些肉麻的话她是打死都说不出来,那些话烫嘴。
别听她嘴里说着放下,也会用一些行动来证明自己已经放下,表现出一种洒脱坦然感,但其实她这人长情,放进心里的人,是轻易拿不出来的。
此刻看着秦砚还在滔滔不绝,陆辛夷也没打断他。
最后问他“那你最后会杀了明喆吗?”
秦砚摇头“:不杀他。”
明喆还有用的,他要留着。
但如果明喆不配合,那么还是会杀的。这点秦砚不会跟陆辛夷说了。
他得让自己的形象在她的心里端正一点。
江南西路的贪官太多了,想要一一搜集证据太难时间线也会拉的很长,适当的时候,他还是会用之前说的办法的。
他既然出了京城,那就要成为陛下手里的刀,他就得用最快最有利的办法,还江南西路一片清明,让陛下看到他更多的价值。
不过,他会做的更加隐秘点,不能让人知道是他做的,就算猜到了,也拿他没办法。
陆辛夷不解“那你说半天是为了……?”
秦砚没有直接回答“明喆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摄政王府抛弃了他,我想以他的性格只要稍加利用肯定是不会罢休的。
我的人试探了下,他对他爹的仇恨很大,引导一下再许以好处,他应该很愿意成为下一代的亲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