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508)
大家伙一想还真是。
不差钱的,纷纷想买。
于是这价格炒着炒着就炒出了两万三的高价了。
杨掌柜怕生变,直接两万三千两给卖了,落袋为安啊。
按照之前跟陆辛夷的口头协议,多出来的一万两他能拿到一千两的额外报酬。
就这一单生意,就够他大半年的收入了。
钱是贵叔去拿的。
月底的时候,陆辛夷一边烤着火一边修改《西游记》的第一稿,一边修改一边防止自己把一些繁体字写成简体的。
正修改着呢,桂姨走了进来。
“小娘子,胡管事来信了,还送了不少的东西,满满两大车,让镖局送过来的。对了,还有一份给你的信。”
也是老厚的一个信封。
陆辛夷赶紧放下毛笔起身接过信。
因为路途远,这一年里也就通了两次信。
上一次是在八月份,那时候他告诉陆辛夷房子已经重新修好了。
不仅如此,他还跟村长将宅基地往两边扩散了两亩地,重新盖了几间屋子,这两亩地他都给圈了起来,就等着陆辛夷偶尔过来住住了。
接着又说趁着秋收结束,帮她购置了八十亩的田,五十亩水田,三十亩旱地。
问她有没有什么安排,要是没有,就佃给周边村子里的人耕种了。
徽州属于江南东路,那边的气候要比京城这边暖和,所以陆辛夷回信的时候让他先养田,就不要再种植了,有时间可以寻找紫云英的种子。
她还描述了紫云英的样子,还配图了。
只要找到这个,可以洒在田里,等来年开春的时候直接犁田,用土给盖下去灌水沤肥就可以了。
有的多,就再买点托人带回来。
所以她接过信就问“都是什么东西啊?”
第448章 胡管事来信
“三筐的野味,还有一辆车上有几麻袋装着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陆辛夷放下信“走,去看看。”
来到后门口,东西都已经搬进来了。
陆辛夷要打开那麻袋,贵叔立刻代劳了。
袋子一打开,陆辛夷手就伸了进去,抓了一大把有点墨绿的草籽出来。
一粒粒的虽然很小,但还沉甸甸的。
“这是什么?”众人好奇的问。
“草籽。”陆辛夷道“一种叫紫云英的籽,可以肥田,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畜。”
说完将草籽放进去,贵叔已经打开了剩下的几个麻袋。
就一麻袋的是草籽,没装满,估计有七八十斤。
一亩田撒个两斤就不得了,这七八十斤够她用了。
“这是什么?”贵叔拿出一个巴掌大硬邦邦的东西。
陆辛夷一看,立刻高兴道“这是笋干。”
是毛竹的笋子晒干的。
笋干一共有三麻袋,分量十足。
陆辛夷留下一麻袋,指着剩下两麻袋跟一筐腊肉道“把野味送到樊楼,这个笋干分大半袋过去,剩下的全部送到火锅店。
告诉他们这个笋干想要吃,得用烧开的水提前浸泡一天,樊楼那边可以跟猪肉一起红烧,火锅店那片,可以切成条状,直接下到火锅里就行。”
曾衔喊了两个人,几个将东西抬到驴车上,贵叔赶着驴车去送货了。
陆辛夷扒拉了下剩下的一筐子腊肉,挑出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腿,对姜绥道“拿去浸泡,再拿点笋用开水泡上,我明天给你们做好吃的。”
姜绥立刻照做。
“其他的收起来,正在发愁要怎么送年礼呢,这些货就很不错,商陆,你给收起来。”
商陆应了一声。
陆辛夷回到屋子里拆开了信封,有两封,一封是给音娘的。
她把那封放在旁边,拆开了写给自己的信。
胡管事在信里说他按照要求撒了草籽,因为收拾她买下的两座山,打了不少野味,还有很多笋干,正好晒干了一起送到京城。
一部分地种了一些豌豆跟蚕豆。剩下的就没种了。
这一年里他雇佣周边村子里的人干活,终于将山上一些没用的杂草以及灌木给清理干净了,还按照她说的弄成了阶梯模样,不耽误明年茶叶的栽种。
他在人牙子那边买了一家子七口,之前这一家子都是给主家照顾茶园的,是因为主家犯事被卖了。
尤其是那老头跟儿子,伺候茶园一辈子了。
明年她们还打算去那家的茶叶园看能不能买一些茶叶树。
最后就是一些表忠心的话。
陆辛夷看完后犹豫着要不要将音娘一家送去跟他团聚?
天气冷了后,糕点店的生意要差一些,天冷,有钱的妇人小姐也不愿意出门的。
回头问问音娘吧,她要是想去,就让他们一家子都过去住一段时间,等开春再回来。
反正她现在也不差糕点店这几个月的收入。
毕竟两口子长时间分离,也是容易出事情的。
就这么定了。
想好后陆辛夷拿笔开始写回信,主要叮嘱他将宅子围墙再加高点,最少要有一丈高,上面插上一些碎瓷片。
再就是屯粮,明年多种点土豆,还把土豆开花就把花打掉这些写给了他。
最后又写了一个小零嘴的配方,就是后来很有名的多味笋干。
里面可以配花生或者黄豆,浸泡去涩后可以跟黄豆或者花生一起煮,要放入一些香料一起煮。
等煮好后捞起来烘干或者晒干,八成干就行。
吃辣就加辣椒粉拌一拌后再晒。
这个生意要是能做,也可以帮助那些靠近山区竹子多的农民增加点收入,花戏楼那边也能多一个一边听戏一边吃还不发出声音的小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