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两世(114)

作者: 打瞌睡的田园猫 阅读记录

谢嵘道,“十七弟,你为何这样妄自菲薄?你可是皇子,任谁嫁了你都是高攀。”

十七皇子苦笑,“皇姐……不一样的。若没有你和母后相帮,我连母妃的丧仪都办不好……宫里,皇子和皇子不一样,公主和公主也不一样……”

若非从谢嵘这里感受到了关心,十七皇子也不敢凑上来,要知道谢嵘可是宫里盛宠不衰的公主。

从这一点看,十七皇子也很会打蛇随棍上。

十七皇子说的谢嵘也不能否认,毕竟当初她也是怕自己被人怠慢才铆足了劲争宠。

谢嵘想了想,“你要是这么说,有四个女孩子你可以考虑一下,她们都是亲娘没了,在继母手里讨生活,按照我的推断,她们应当是很希望早些有自己的家,自己当家作主。不过,这个,也是四个姑娘之一,你既认为她功利,就可以略过。”

“我还是那句话,你希望人家心里只有你,你也得同等对待,要不然也不过是妄想而已。”

十七皇子谢了谢嵘。

他自然也会去打听一番。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8-20 22:35:25~2023-08-21 22:47: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hen 100瓶;.*萍水相逢 10瓶;60201406 9瓶;忘了密码、東城以东 5瓶;汪芳琴、赵家姑娘、恋我癖、魏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公主五十一

十七皇子年岁不大, 却异常老成,宫里的孩子本就在心眼堆里长大,十七皇子如果真是傻白甜一个, 都活不下来。

谢嵘如果给了一个名额, 那他就会定下这个女孩子, 现在谢嵘给了四个, 他就得在这四个中挑一个。

十七皇子如此做, 也不过是想和谢嵘搞好关系, 期待因为谢嵘的缘故,丰庆帝能给他一个好封地。

以往十七皇子就算想要和谢嵘拉近关系也是有心无力,没想到母妃丧仪却得到了谢嵘和皇后的帮助,十七皇子不趁机拉近关系, 那简直就是傻瓜了。

宫里的人可都不傻。

谢嵘给了四个名额, 还点名宋家姑娘不是十七皇子喜欢的那个。

不过十七皇子打探后却觉得只有宋嘉最合适。

他虽然有心靠近谢嵘,但和谢嵘说的话并没有撒谎,他是真的想要一个能一心向着自己的妻子,不要嫁了人还把娘家放在第一位。

现今风头最盛的是太子, 敏王还有安王。

余下的皇子们也都在这三人身后站队。

离这个圈子近的, 能知道这三人的分量, 但十七皇子这些挤不进圈子的小皇子们, 就只看到这三个哥哥风光无限。

敏王不是被太子系绊了个大跟头么,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于是也出手了。

五皇子和六皇子都是太子系的,敏王背后称他们两个是太子的哼哈二将。

大些的皇子, 当初娶的妻子都是丰庆帝过问过的, 后来儿子多了, 丰庆帝也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都是皇后负责。

所以大些皇子的妻族也都是助力。

既当了助力,自然也要收取好处。

五皇子妃和六皇子妃相中了一处茶园,两人仗着身份半买半强迫地拿到了手里。

为着避嫌,这处茶园是让两人的娘家派人经管。

现在苦主上告了,说是五皇子妃和六皇子妃娘家仗势欺人,强夺自家茶园。

这里面究竟是茶园主人把茶园拿出来奉承两位皇子妃还是人家真的强夺,都已经不可考。

反正现在就是人家一口咬定两位皇子妃的娘家强夺。

一路往上追溯,发现茶园的收益太子分一大半,好么,原来后台是太子!

丰庆帝自然大怒,把太子又给扫回去了。

但对外的罪名却在五皇子妃和六皇子妃的娘家头上,而五皇子和六皇子也受到了训斥。

这件事里面有多少弯弯绕,十七皇子并不清楚,他只看到五哥和六哥的妻子因为心系娘家,坑了自己的丈夫。

十七皇子就觉得自己将来的妻子不能这样。

但高门贵女都有娘家,娘家是出嫁女的依仗,丈夫想要对妻子不好,也得看岳家有没有给妻子撑腰的人,有,就不能过分,没有,那就无所谓。

而女孩子从小被教导的也是这种话,“你的兄弟子侄将来就是你的依靠!有他们,婆家就不敢欺你。”

想要找个只顾自己不顾娘家的姑娘在十七皇子妻子这个阶层,几乎没有。

十七皇子虽然生在这世上最大的富贵窝里,但说实话,他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家庭温暖,母亲梅婕妤没多少帝宠,本身就谨小慎微,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如此。

而且梅妃还有一个地方做的并不好,甚至是做的很差的,直接导致十七皇子对将来妻子亲近娘家有了应激反应,梅妃自己本就在宫里生活一般,却一直想法设法接济她的娘家。

梅妃的娘家在靠近京城的一个县城里。若是再远些,梅家还能狐假虎威,称自己家是皇帝的岳家,当地官员士绅也会拍马逢迎。

偏梅家离京城不远,自家姑娘生了儿子也不过受封婕妤,这要是四处吹嘘自家姑娘受宠也没人信啊。

京城什么都多,真正的皇亲国戚更多,丰庆帝后宫一个婕妤的娘家人,还真不是什么上台面的人家。

梅婕妤死后追封梅妃,看似风光,可这人都没了,梅家还想利用梅妃做什么当然也办不到。

至于十七皇子,首先,梅家不是他的外家,其次,十七皇子从小就看到母亲把省下来的财物送去给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