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两世(23)

作者: 打瞌睡的田园猫 阅读记录

小太监道,“马公公要荷塘里的淤泥种花,奴婢是取一些淤泥去的。”

那这就是这个小太监被同僚推过来干取淤泥这种又脏又累的活,他又没办法不干,只能骂上两句发发火,这孩子还算机灵,知道没人能听懂他的家乡话,于是就用家乡话骂人。

可他不知道谢嵘上辈子在广东工作过一阵子,还有不少广东客户,粤语她是能听懂的,当然小太监的话和她理解的粤语还有不同,不过那些骂人的话谢嵘还是听懂了。

谢嵘倒也不会因此对这个小太监治罪,她就是觉得有趣,还让雨水拿了一把铜钱给他,“你去办差吧,别耽误了差事。”

小太监磕头谢恩,直到谢嵘离开他才敢起来,然后抹掉了一额头的汗,心想,幸亏自己机灵,要不然不要说铜钱了,怕是屁股要开花。

谢嵘回到晨华宫,没一会儿花房就把她选好的盆景送了过来,谢嵘的大宫女指挥着宫人们摆放。

其实能挑选盆景的人并不多,皇后和东宫都能挑选,剩下的就要看受宠程度了,哪怕是皇子皇女也一样。

当然,像康平,她要是闹着想挑,花房也只能搬来给她挑,但这种事无人计较没关系,若是康平落人口实,就会被扣上跋扈的帽子。

若是康平好好挑了倒也没关系,她若是为了和谢嵘别苗头,故意为难花房,就要谢嵘那几盆,那没的说,康平的口碑就会直线下降。

别看宫人们看似都是奴才,没什么人权,过分惹了他们,康平和德妃也不会好过,一旦闹到丰庆帝面前,康平吃不了兜着走。

德妃知道这些,因此下了死命令不许人在自己女儿面前多嘴,就说这些盆景是花房统一分配的。

好在谢嵘没要那些上佳的大盆景,康平看到了谢嵘的盆景也不会多心。

康平没把盆景放在心上,她多心的是谢嵘那里的冰!

太子她不会去计较,为什么谢嵘的冰就比她多呢?大家都是公主,她母妃比江妃还要高一些,为什么她的冰就比谢嵘少?

康平特意在蒋尚食面前说自己的冰不够,能不能多要些。

蒋尚食恭谨道,“公主的份例冰尚食局一点都不敢少,每日都是按量送来了,公主若是不够,尚食局定会想法儿孝敬公主一些。便是我不用也不能让公主热着。”

康平,“……”太讨厌了!

她就道,“那为何宝珠那里的冰比别人多?”

蒋尚食不卑不亢,“福宁公主拿的也是份例内的冰,多出来的有陛下给的,皇后娘娘给的,还有太子妃给的,康平公主若不信,等臣拿了账册给公主看?”

东宫给谢嵘冰是太子吩咐的,算在太子妃头上,太子在给妻子拉人脉。

在六尚任职高位的都是女官,虽然服侍皇室,但她们不算是奴才。

蒋尚食其实内心很不喜丰庆帝特别宠爱谢嵘这件事,这让她们好几个女官都很被动。

好在谢嵘并未持宠而娇,也从未仗着宠爱胡作非为,但是丰庆帝这种偏爱就让其他皇女们十分嫉妒。

现在长大的皇女还只有宁安康平和福宁,再过几年下面的小公主们也要大了,也会看到福宁公主的待遇,这让六尚居怎么办?

哦,不,最头疼的是她尚食局和尚服尚寝三局,她们掌管着食物和物资分配!

宁安从不这么直白的质问,但是她会拐弯抹角的询问,这也够头疼的!

但说实话蒋尚食还真没觉得谢嵘有什么地方不对,她拔高的待遇都来自丰庆帝,从未让六尚局难做过。

而六尚也或多或少会偏向谢嵘,这个无可厚非,丰庆帝都摆明了宠爱自己的女儿,她们难道反着来?

可是就怕康平这样的,明知道福宁公主受宠,她不去找自己皇爹丰庆帝,非盯着她们这些办差的闹别扭。

啊,皇帝老儿,你就不能一碗水端平吗!

蒋尚食当然只会心里吐槽,嘴上一个字都不会带出来。

康平的脸就红了,她年纪还不大,就觉得特别丢脸,然后冷着脸让蒋尚食退下。

德妃知道后叹了气,让人拿了东西去安抚蒋尚食,让她体谅一下公主年幼。

蒋尚食笑着收下礼物,还说她完全没放在心上,送走了德妃的宫人,蒋尚食把手里的东西一扔,谁稀罕!

平了平气出去当差,就见一个小宫女笑着回来,把手里的食盒归档,还叽叽呱呱道,“难怪姐姐们平时都喜欢去晨华宫,今儿我也知道了,我给福宁公主送冰碗,公主让留下我,还给吃了冰湃的西瓜,春风姐姐说是等公主吃完,让我正好把食盒拿回来,省的跑第二趟,体谅天热我跑来跑去辛苦,还给了我一把子钱,真正好差事!”

蒋尚食就默默叹气,谁能不喜欢这样的公主,也难怪她得宠,有人会说福宁公主只是惺惺作态,但一个毫无根由的小宫女,这后宫里也没见谁体谅过这类人啊。

若是送冰碗去的是个女官,福宁公主这样做可能是为了笼络人心,但一个小宫女,贵人们平时眼风都不扫一下的,谁会在意?

只有福宁公主,真的会体谅她们当差辛苦。

蒋尚食查看各宫菜单,看到了谢嵘的菜单,就道,“添一道凉拌三丝,鸡丝处理的嫩些,别带了腥味。”

看到了康平的菜单,她指了一道鱼丸道,“用鲢鱼,若是问起就说鲈鱼没了,剩下的也送去了东宫!”

有个负责炖品的宫人还道,“正要和您说呢,燕窝现成的没了,得挑拣清洗泡发,现在只剩下一些碎末,德妃娘娘是每日必要吃的,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