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134)+番外
但这些珍珠是司思给他的,他从两位兄长那里换来的财物也是要悉数交给后者,亏了自己可以,若是亏了司思一家人,祁莫寒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更何况,他自己还是个穷光蛋,根本拿不出两位兄长这些财物给司思……
祁莫寒自顾自在这里盘算,他的沉默举动看在恒王眼里就是五弟觉得他与晋王拿出来的东西太少,觉得亏了。
“那……那个五弟,这两年多的光景不好,我和你三哥手里的财物高价购买粮食用去很多,如今也不是很宽裕,我知道这些东西换你手里的珍珠价值不足,我们再想想办法,一起凑一万两银子给你如何?”
晋王与恒王走的近,平日里很多事情都听恒王的,见他这样说,也跟着点头附和,表示自己同意。
祁莫寒也多少了解一些两人目前的情况,若不是遭遇了两年多的旱情,恒王和晋王的财富远不如自己,况且这两年他们也是入不敷出的日子。
他一方面是想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家里多争取些利益,另外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亲兄弟,衡量利弊后折中,他只能勉强答应下来。
“既然如此,就依二哥所言,再加一万两。”
至于司思那边,多少是亏了,他以后再想办法弥补就是。
兄弟三人敲定后,祁莫寒直接将那五十颗珍珠交给了恒王,恒王和晋王当场写了一张一万两银子的欠条,并且保证,大雨过后就立刻派人回封地取来送到容王府。
没有耽误时间,恒王拿到珍珠后,第一时间叫来了心腹,命他们立刻启程进京,将当初皇帝答应他条件的那封信,连同自己一封亲笔信以及珍珠送到其手中。
困扰他们兄弟多日的事情终于圆满解决,恒王和晋王总算松了一口气。
眼下外面的天气如此,大雨还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能停止,他们的封地如今状况如何也不知的情况下,他们选择暂时居住在祁莫寒这里,待雨过天晴以后再赶回去。
反正他们对于洪水也没有什么好的抵御办法,即便这个时候回去也无济于事,他们可没有五弟的本事,不知在哪里听到的办法,用沙袋来抗洪。
祁莫寒看了看外面的大雨,雨势似乎比他刚回来时候还要大,而且一点儿要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第122章 咱们都加把劲儿
祁莫寒心中越发担忧,若是大雨继续下去,秋水城真的会危险。
他命人将恒王与晋王安顿好,便去了后院云太妃和两小只那里。
云太妃此刻也有些忧虑,活了大半辈子的她,第一次见到大雨连续下了数日不停歇的情况。
再看看王府院子里面,已经存了很多积水,那些下人来回走动都没过了脚踝。
祁莫寒进入房间,第一句话就是:“母妃,你带着晴儿、沐瑾收拾一下随身用品,我连夜送你们去司思那里。”
云太妃知道,这种情况下,她必须要配合儿子的安排,祁莫寒是秋水城的主子,将自己和孩子们送到安全的地方,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治理大水。
况且,去司思那里避难也是云太妃的本意,因为她听说过,临水村地势比较特殊,因为那里是秋水城内唯一一个背靠小山的村子。
虽说小山不高,但是躲避洪水的淹没完全够用,最重要的是,她去了以后儿子定然会派侍卫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她也可以顺便保护司思一家人。
不但如此,她和两个孩子还可以与司思多接触,争取早日为那个不开窍的儿子讨到媳妇儿。
祁莫寒则是想着,自己无法预估大水是否真的会来,更无法肯定沙袋堵在河岸边上可以完全起到作用,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必须要有。
他就想着,没有发水最好,母妃和两个孩子在司思那里不会太受罪,最坏的可能,大水爆发,他们跟着司思一起,虽然要面临风餐露宿的可能,但有司思在,他们不会有饿肚子的危机。
而且,无论是母妃和两小只还是司思一家人,都是他最在意的存在,他在意的人放到一起安顿,他照顾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
云太妃没有任何意见,直接答应了祁莫寒的安排。
“既然如此,就按照你的安排,母妃带着晴儿和沐瑾暂时到司思家里住上一阵子。”
祁莫寒再次看了一眼外面的磅礴大雨:“母妃,事不宜迟,儿臣连夜就送你们出发。”顺便将今日两位兄长给的财物带给司思。
云太妃本想带两个婢女一同过去伺候的,可想到他们去司思家里避难,三个人就已经很麻烦了,若是再带两个下人,难免会让人家觉得她都到了需要避难的时候还娇气。
最终,她只是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手里存放的一些地契、房契、以及王府下人卖身契一类怕水的东西,和两小只一起坐上了祁莫寒准备的马车厢内。
祁莫寒另外又派人准备了一辆车,将恒王和晋王今晚给他的财物放在上面带给司思。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着临水村出发。
路上,祁莫寒发现今晚的秋水城与以往格外不同。
无论是旱情以前亦或者旱情以后,到了这个时候,城里基本看不到什么人,而今晚却格外热闹,尤其是临近河道边缘的位置,那里有无数百姓来回穿梭的身影。
百姓们或背或扛,带着沙袋整整齐齐堆放在河道边缘。
同时他还能听到百姓们的大喊声:“王爷的办法好,在河边堆放沙袋果然管用,能阻挡河水上岸。”
“咱们都加把劲儿,与大雨抗争下去,只要咱们沙袋多,相信一定能抵御住大水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