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183)+番外

作者: 伍佰豌 阅读记录

他深知,这一切都是群叔给的,若是没有群叔,容王殿下想必一辈子也不会知道有他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孙林心中默默发誓,自己若是真会有发达的那一天,首先要报答的就是群叔一家。

祁莫寒对在场之人鼓励一番后,便大步朝着成品犁地机走去。

乍一看犁地机的外观,和书本里的原型几乎无异,唯一的差别就是,书本里的犁地机上面涂了油漆,他们的则是原本的铁色。

但这铁也不是看上去黄呼呼那种,而是在孙林的提议下,铁匠们将其进行了抛光处理,看上去亮闪闪的。

不止如此,孙林还主动提议将犁地机除了贴在地面工作的地方,全部换成了木质。

他见祁莫寒在仔细打量犁地机,上前讲解道:“王爷,这个犁地机我擅自做了些改动。”

祁莫寒挑眉:“做了什么改动?”

孙林说:“如果按照图纸上的要求,犁地机全部要铁制,可我想着全部用铁制的话,使用起来会很笨重,而且耗费的成本也会很高,因此,我就擅自做主,将一些不吃力的地方换成了木质,这样,可以减少一大半的成本。”

老铁匠也很赞同孙林的提议,接着孙林的话说道:“王爷,我觉得孙匠师的建议十分有道理,便按照他说的去做,是否成功,要试过了才知道。”

对此,祁莫寒没有发表评论,犁地机无论是全铁制亦或者孙林提议改成的半铁半木质,总要试过了才知道。

而且在祁莫寒心中,这个试用犁地机的人,非司超群莫属,后者灵魂来源于后世,又是他建议制作这种省时省力的犁地机,是否合格,他最有发言权。

想到这里,祁莫寒对着外面喊道:“来人,将这犁地机立即送到临水村,让司叔叔试用。”

转头,他又看向了孙林:“你若是想回家看看,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稍后再让他们送你回来就是。”

孙林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久,说不想家是不可能:“多谢王爷。”

回家看看父母和大哥,让他们知道自己在秋水城过得很好,他们就不会再担心。

第167章 就是在开垦荒地

打发走了往秋水城送犁地机的人,祁莫寒骑着自行车继续在城里转悠。

虽然旱情结束,秋水城的百姓们仍旧和以往一样,各自守在家里无所事事。

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百姓们懒惰,而是城里的一切都没有正常运转。

酒馆、饭店以及一些做吃食小生意的人,因为手里没有食材,只能继续歇业,布庄、茶楼、杂货铺等,因为旱情两年多,百姓手里攒的银钱都高价购买粮食,早已被掏空,即便是开业了,百姓们也没有银钱购买东西,铺子也等同虚设。

即便是一些有钱的商贾,有购买能力,但那也只是少数,商家不可能为了那么几户有购买能力的人家去营业。

因此,整个秋水城目前还是一副萧条的场面,和旱情时期差不多。

祁莫寒也清楚,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就是要百姓们都有事情做,这样,秋水城的经济才能逐渐恢复。

他首先就想到了司超群最初说起的堤坝,秋水城的河道没有堤坝,就整个大祁国而言,也只有京城外的护城河修建了堤坝,其他河流全部没有。

为了让秋水城永远杜绝水患,修建堤坝是迟早的事情,祁莫寒就想着,不如趁着大家都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将堤坝修建起来,这样,不但可以让百姓有了收入,更是可以杜绝秋水城未来的隐患。

祁莫寒承认,自己的想法是好的,可修建堤坝可不是小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会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

所以,在修建堤坝以前,祁莫寒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赚一笔银子。

赚银子,祁莫寒首先想到的就是司超群,他清楚后者前世的一些经历,更是知道司思带他参观的商城是司超群一手创办。

祁莫寒毫不怀疑的确定,司超群做生意,相信大祁国的任何一个商贾都比不上。

因此,想要赚银子,他就要听一听司超群的建议。

想到这里,祁莫寒骑着自行车直奔临水村,他派出来送犁地机的手下因为推着车子,还要照顾孙林,自然没有他的速度快,因此,祁莫寒先他们一步抵达。

结果,到了司思家里才发现,一个人都没有。

他向隔壁邻居打听后才得知,他们一家都在山脚下忙着开垦荒地。

祁莫寒又掉头去了山脚下,还没走进,就看到司思和罗雪华在那里切菜,司宇蹲在一个偌大的炉灶旁朝着里面添柴火,至于司超群嘛,则是跟着村民们一起在地里干活。

最先看到他到来的是司宇:“娘、姐姐,容王殿下来了。”

司思和罗雪华怕被晒黑,两人头上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两人直起身,朝着司宇指的方向看去。

就见祁莫寒将自行车停在一棵大树下,正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

他这几天一直在城里忙公务,并不知道司超群开垦荒地的事情,到这里一看,距离近一些已经被开垦出来的荒地,目测起码有二三十亩以上,还有远一些的,地里有人在忙,周围还被……还被麻绳给圈上了……

祁莫寒知道司超群在干活,他的事情也不急于这一时,正好,可以趁这个时间和司思说说话。

走到母女近前,互相打过招呼后,罗雪华继续去忙,司思则是留在原地和祁莫寒说话。

祁莫寒指着前方的荒地问:“司思,你们这是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