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通古代,我灾荒年救王府满门(466)+番外
“我真是没想到,还能有和家人团聚的一天,这一切都要感谢五弟妹。”三公主第一次和司思单独说这么多话。
“三姐这话说得就见外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哪里需要什么感谢。”在司思的观念里,别说三公主是祁莫寒的姐姐了,就算是个普通百姓,她若是看到了,也不可能坐视不理。
聊了一会儿,司思让三公主安心在这里养身子,才起身去忙其他事情。
现在已经进入冬月,秋水城虽然还没有降雪,但天却冷得要命。
司思特意从商场空间内挑选了几块貂皮料子,给府中每个主子都做了一身貂皮大衣。
还有爸妈那里,他们都是来自现代的灵魂,穿着的审美和古人不同,司思就在商场里挑选了两件成衣给他们,连同司宇,也有一件和爸爸款式一样的貂皮大衣。
司思从京城回来,一直在忙,正好得空,带着夏至去视察一圈儿城里的铺子。
别看天气冷,铺子的生意丝毫没有受影响,外地来秋水城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她利用容王府那些铺面开的三家大型客栈,每天都是客满的状态。
小吃街内的食物品种多样,人们即便是每天都去,也不会觉得吃腻。
因为天气冷的缘故,洗浴中心内更是吸引人。
客人们泡在温暖的热水池里,还能享受搓澡和按摩等服务,很多有钱人恨不得每天都来享受一番。
剧院那边,因为司思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在秋水城的缘故,已经好久没有上新的剧本,司思这一次直接从商场空间挑选了一套古文版的《聊斋志异》给管事的。
《聊斋志异》里面的小故事很多,可以排练成更多的剧目,相信客人们一定会喜欢。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剧本,司思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需要再搞新的剧目出来,省心的很。
还有她陪嫁的火锅店,生意也越来越火爆,随着外地客人的增多,火锅店门口排队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司思觉得,以目前秋水城的客流量来看,仅仅是一家火锅店和一个小吃街,根本满足不了客人的需求。
秋水城本来也不是很大,若是再开设分店,林润方面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不如再来点儿创新的东西。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现代那些烧烤和烤肉。
这两种食物,绝对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胃口。
有了想法就行动,争取在过年以前将铺子开起来,这样还能趁着那些外地客人返乡以前大赚一笔不说,那些客人回乡后又能帮秋水城免费打一次广告。
司思现在手底下除了自己那四个丫头以外,还有很多容王府内得力的人帮着做事。
因此,她现在要开新铺子,也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只要将事情安排给有能力的下人去做即可。
当然,她也是要提前做好规划的。
烧烤店倒是简单,司思连这里的铁匠都没有找,直接请唐旭帮忙,在现代购买了两个最大号的烧烤炉,反正外观都是铁制的,谁也看不出什么,又能节约很大一笔费用。
烧烤店的桌椅,司思画好图纸交给王府的管事,让他负责找木匠铺赶制出来。
至于烧烤店的装修,倒是不需要有太大的讲究,只要干净整洁就好。
第424章 咱们兄弟还要齐心协力去面对
烤肉店的桌子特殊一些,司思画好图纸交给管事一起去定制。
还有烤肉需要的炭盆,是司思在商场空间里面拿的那种专业碳烤盆。
将新开两家铺子的事情安排下去,司思又去了度假村。
这个度假村,是所有产业当中司思最喜欢的地方。
尤其是在那严寒刺骨、冷风呼啸的冬季,当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般划过脸颊时,能够置身于温暖宜人、热气腾腾的温泉之中,感受着那股来自大地深处的温热力量包裹全身,仿佛所有的疲惫与寒冷都被瞬间驱散。
而更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的,则是在享受完温泉之后,亲自走进宽敞明亮的大棚里。
大棚里弥漫着清新的果香和泥土的气息,阳光透过塑料薄膜洒下斑驳的光影,她亲手摘下那些鲜嫩多汁、色泽诱人的新鲜水果。
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让她品尝到了最纯正的美味,更是一种与自然亲近、与生活交融的美妙感受。对于她来说,这样的经历简直就是一次身心俱醉的奇妙之旅,令人难以忘怀。
不止司思是如此感受,那些往来的客人亦是如此,他们对于度假村的喜爱,可以说胜过一切其他消费体验。
司思视察时候了解到,有好多客人,都是从夏天就开始住在度假村,俨然有了在这里安家的意味。
这样看来,大祁国有财力的人还是很多的,苦的只有那些普通百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朝历代,包括当今社会,都脱离不开贫富差距。
唯一的差距就是国家是否作为,国家作为,即便是贫富差距,普通百姓也能做到吃饱穿暖,这就是本质上的差别。
司思没有多大的抱负,她和祁莫寒一起,不可能做到让这个朝代的贫富差距缩短,但要尽自己所能,让百姓们都能吃饱肚子。
他们的这个目标,如今正在秋水城里逐渐发展开来。
如今的秋水城,百姓们只要不懒,在城里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去做,乡下的人种地,因为有了各种高产粮种,吃饱饭的同时,还能卖掉一部分粮食换钱。
司思做的这些生意,一段时间下来,也赚了有将近一百万两银子。
等到了明年开春,先把秋水城的路全部修成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