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秦穿](40)
尉迟敬德呼吸几近窒息,他喃喃自语:“陛下来了,我也来了,房杜二人也来了,那……”
尉迟敬德为自己的猜想而感到荒谬又欣喜:“那是不是意味着有非常多的人都来了?”
李世民这下子是真的笑了:“想来是的。”
虽然不知道为何他的亲亲臣子对他避而不见,但大不了也就是一时不知道他来而已。
他们终归会相见的。
嘿嘿嘿
两人一想到这结果就想傻笑。
“我们可以再创一个贞观治世!”李世民道。
尉迟敬德可比李世民更敢想:“不不不陛下,我们可以搞一个比贞观治世更厉害的,我们来造盛世!比治世更厉害的盛世!”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们来创盛世!”
“主上,我们得尽全力登基才行。”
尉迟敬德眼神坚毅,比起之前的悠悠然更多了一分决绝。
李世民懂这种坚毅,他遥望远方,像是在遥望散布在秦朝各地的点点星光,道:“站得高,才能被众人看见。”
尉迟敬德郑重点头:“陛下若得登大典,光辉定如日金乌般灼目,如月华般闪耀,其他臣星定然如上辈子一样齐齐聚集!”
李世民双目灼灼:“所以此战你我只能赢!”
也必须赢!
今日三喜,得新剑,见挚友,收猛将。
一切准备就绪,该冲击咸阳了。
-
在李世民不知道的时候,在咸阳,有一个人也等待李世民许久了。
第16章 玄甲卫大成欲入咸阳+命硬的第二位臣子^^……
在尉迟敬德也被拉下去给军医做检查的间隙,秦小政从怀中掏出一个本子递给李世民:“你看。”
李世民接过本子一看,笑了:“这不是跟你一起冒出来的无名天书。”
李世民的话停在他拿过书的这一刻。
无他,天书不再无字。
封面上,硕大的四个金色隶书被写在正中间
——《华夏通史》。
李世民:“这是怎么回事?”他连忙问秦小政。
秦小政摇头:“不清楚。”
这东西一直放在他身上,明明没什么
变化,却突然出现了字。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李世民也不恼,先翻开书看了下去。
看第一张。
“嗯?什么?直立猿人?”
第二张
“人和猴竟然相似?”
李世民露出见识被冲击到的崩溃。
秦小政:他刚刚也是这样子。
三张,四张,五张……
终于,李世民松了一口气:“终于见到眼熟的三皇五帝了。”
继续往下看,李世民发现这不愧名为《华夏通史》,确实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他现在就翻到了描写夏商周的内容了。
就是这些内容……
李世民越看越觉惊奇:“这里面的内容好不一样。”
他们唐朝自然留有祖宗留下来的史料,但是这些史料和这本书中记载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
秦小政看的比李世民早,也认识到了其中的不一样:“是,这里面记载的多是那个朝代君臣民的发现,这些发现能够促进当下社会的发展就会被记录下来。”
不能说只记载这些,应该说它在讲述历史发展的同时,主要记载这些。
“嗯。”李世民肯定,“就比如相里先生讲解的冶铁技术,这本书就有提到。”甚至比相里殷说的更多。
比如李世民只知道秦朝的刀剑是‘脆皮刀’,相里殷也只能说出他们制造的刀剑质地又脆又硬容易崩裂。
但在这里却讲解的很仔细。
讲到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因为这时候的铁都是高碳低硅的白口铁。
碳在铁中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所以秦朝的刀剑才是脆皮刀。
而想改变这种情况就是增加韧性,进行脱碳处理。
“碳。”李世民细细咀嚼着这个字,“和煤炭有关嘛?”
秦小政明显不能解答他们这个问题,不过没关系,李世民已经让人过去请相里殷过来了。
李世民越看这些越觉得神异,趁着相里殷没来的这段时间把这些东西抄录下来,没有一刻比这一刻更希望相里殷这种专业之人能够快点过来!
后面秦小政就没有看过,探头和李世民一起看。
秦小政期待:后面要写到他的秦朝万世永昌,传到秦万世了吗?
李世民虽知晓后续发展并且也急着看唐朝的部分,但还是尊重一起看书的老爹意见,一起看秦朝的内容。
然后看到一大串属于始皇的彩虹屁,开头就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后面更是把始皇六王毕,四海一,设郡县,确集权等功绩一一列举猛夸。
直把秦小政夸得觉得后世人眼光极佳,有眼光。
秦小政眼眶发红继续往下翻翻……
“?”
“就写到始皇去世?”
李世民遗憾,他还想看看他的唐朝发展的怎么样呢!
秦始皇:也遗憾,他还想看看儿子登基后的秦朝发展怎么样呢。
一时间,两人觉得收获颇丰,又深觉遗憾。
秦小政遗憾地收起书。
这是本神奇的书,比如他们看了那么多页,但这本书合起来还没他们半个小拇指指甲厚。
李世民问道:“政,能大致猜到这书什么时候产生的变化吗?”
秦小政道:“无甚异样,但是在章邯和敬德打斗时,就如心有灵犀一般发现了它产生变化。”
李世民挑眉:“与章邯、敬德有关,那就与人才有关。”
难道他只要找到臣子,这书就能出现一个后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