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135)
上来就送大豪宅,出手阔绰的嘞。
沈持心道:竟还有这样的好事,再看看。
他谢绝道:“多谢郭兄美意,这宅子是沈家的祖宗传下来的,在下住在这里只觉得离他们近些,不敢搬远了。”
不信你去瞧瞧,我们老沈家祖宗的牌位都在后院供着呢。
郭意笑道:“归玉兄当知读书做学问何所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①,朱门大宅,珍馐佳肴,良妻美妾,才配得上年少才高的解元郎归玉兄你啊。”
“在下是真心赠归玉兄一座宅院的。”
沈持听出点儿意思来,他一般不跟不熟的人兜圈子拐弯抹角:“郭兄有什么事直接说吧。”
郭意:“……”这小解元郎怎么就不知道享受的好处呢。
“那在下直接说了,”他道:“归玉兄你晓得,在下家中有良田六百亩,每年缴纳的田税实在是太多了,在下想将其挂在归玉兄的名下,免了这田税……”
一年就是上百两的银子啊。
县中一座五进的宅院不过一年的田亩税。他算着:赠沈持一座宅院换来一年免百两银子的田亩税,这是多有赚头的生意啊。
“哦。”沈持:“……”
他懂了,这位土地多的郭大乡绅希望自己可以少交田税,想将他家名下的田产挂到他名下——当朝的举人可免名下田亩之税赋,方便偷税漏税,为了表达谢意,可以赠他一座县城的大宅子。
嚯,真是互利双赢的好事情啊。
沈持在心中想了又想,说道:“郭兄,在下年少侥幸得志难免日夜诚惶诚恐怕辜负昔日师恩,实不敢湎溺金屋美色,叫您错爱了。”
他拒绝得直接又彻底,不给郭大乡绅抱丝毫幻想的余地。
郭意的那张方脸看上去微微扭曲,他的笑不达眼底:“难得解元郎高洁,是在下唐突了。”
第二卷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第69章
“您言重了, ”沈持站在解元匾额下淡声说道:“叫在下惭愧。”
郭大乡绅的笑也是极淡的:“解元郎才回乡想来还有很多事要办,在下就不打扰了,告辞。”
沈持送走他返回屋中。
“听了一耳朵, 郭大乡绅来给你送宅子了?”江载雪笑道:“阿池要发达了。”
裴惟:“你省省吧,没听见他想把家中的田产挂到阿池名下。”
像郭家这样的大乡绅家中至少几百亩田产, 一年要缴纳的田税折合成银子过百两,谁不肉疼, 没有不想方设法少缴或不缴的。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个举人给人家好处把田产挂在其名下,所以他们要巴结举人, 还有一劳永逸的, 干脆招个举人当女婿, 成为一家人就再不用交田税了。
江载雪:“县中的举子,除了书院的孟夫子和程夫子他俩, 其余谁名下不是挂了上千亩的田产?”
全富得流油。
裴惟笑道:“我的江大公子, 如今各地都钻这个空子,朝廷年景好的时候国库充盈不追究, 若是万一……”他打住了话头:“倒查起来还不晓得怎么倒霉呢。”
沈持坐下来喝茶:“天下没有免费的……晌午饭。”
江、裴二人起初听不太懂:“怎么没有, 书院的晌午饭什么时候收过你的钱?”
沈持笑道:“我就打个比方。”你俩憨憨。
江载雪回味了下:“阿池说的我懂了, 诸如说郭大乡绅赠你一座宅子,你明面上没花一文钱,实则要给他省更多的田税,是用你举人功名的好处交换来的, 对吧?”
那宅子可不是白拿的。
沈持笑着点头:“孺子可教也。”
裴惟看看天色不早了:“阿池, 我们这就回城去了。”回去读书以待三年后的乡试。
“我得空去找你们。”沈持把二人送到村头。
……
沈家白日里的熙攘喧嚣终于被黑夜送走, 沈持沐浴之后,坐在书桌前看他前一阵子写的《雅虫》手稿,该写的差不多已经点到了, 再对其删减扩充,增添些趣味便可以成书了。
沈持不觉得累,便提起笔又修改了会儿书。
沈月看见他屋中的灯亮着,端了一盘果子进来:“得,吃。”
沈持:“阿月怎么还不睡?”她明天不还要早起去县城上学吗?
沈月从他手里要过去笔,在纸上写道:哥,你是不是明年开春就去京城赶考啊?
她黑亮的圆眸子里写满担忧,沈持一去京城日后再难回家来了。
沈持还是那句话:“哥哥还没想好。”
在退思园求学的时候,他见过要下场春闱的一批京城优秀的举子,自问与他们的差距很大。
他要是明年开春仓促赴京应试,只怕结果不太遂人意。
沈月又写道:哥,你才十六岁,不如等三年后才下场会试,一来再读三年书增加杏榜的胜券,二来这两日来咱家给你说亲的媒婆很多,爹娘说你都十六了,该相看起来了。
沈持笑了:“不急,哥哥等考完杏榜求取了功名再说不迟。”
他想起之前沈莹的事,问:“阿莹的亲事怎么说?”
沈月眉头紧蹙,她手里的笔颤了下:虞家太不像话,告吹了。她用三言两语便把虞唤才买梳子被打的事写清楚。
沈持看完:“……”
虞唤才这狗东西,黄的好。
兄妹二人又说了些别的,到深夜方才各自回房睡下。
次日沈持想睡到自然醒,可五更天才亮,沈家的大门前就热闹上了。沈山一开门,一张描眉画眼,鬓插大红花的媒婆脸挤进来了,这是县中有名的马媒婆,她甩了甩手里的帕子,扭着水桶腰:“沈老爷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