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326)
胡见春很想翻他一个白眼:“沈大人来的那日不是吃过了吗?”还说这里的菌子肥嫩浓郁,柔韧松香……是人间极致的珍馐美味,品评得头头是道。
沈持:“……”上回吃没事,他就怕万一这次老胡看走眼把毒菌子采回来啊。
胡见春见他不是很放心的样子,说道:“沈大人放心,这些都是当地百姓常吃的菌子,林中那些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不能吃,下官从来不采。”
就是当地人总结下来的,长着菌盖、菌环、菌托的菌子一般有毒,不能吃,他采菌子的时候很小心的。
这些菌子他们都吃过好多回了,清炒、炖汤、油炸都美味极了。纵然圣上的御膳房都做不出这样的滋味。
沈持这才放心:“大人多准备点儿,上回没吃过瘾。”实在是后世吃菌子中毒的传说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他那天初来乍到不太敢吃,生怕一不小心见到太奶或是别什么人。
胡见春笑道:“这次管够。”
沈持:“这么看来,这里的日子也不怎么苦。”胡见春说道:“实话对你说罢沈大人,下官以为这里一年四季如春,天天都生长吃食,不像我朝治下的多数州府,一旦遇到饥荒年景,百姓挖地三尺都难寻到果腹之物,不得不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易子相食……”
他的意思是这里没有冬季,一年到头山林、田间都有作物在生长,不易发生像中原历史上那样惨绝人寰的□□,是个好地方。
“沈大人执掌户籍人口,”胡见春说道:“何不从北地迁徙百姓来此扎根生存,从此再无饥荒之忧矣。”
沈持笑道:“胡大人真知灼见。”
他之前在给皇帝萧敏写的《平西南策》中,迁徙北地人口来此定居,是极为重要的一条,但未平定大理段氏,还无法着手实施,不过《平西南策》并未公开,胡见春并不知道他也是这样想的,看来天下智慧谋之士所见略同,呵。
“要是户部嫌麻烦,沈大人吃了菌子先写篇赋,”胡见春说道:“把天下的饕餮士子先引过来,慢慢的,就有人跟风自己跑过来了。”
沈持听完哈哈大笑。
没错,美食是这里的一大卖点儿。
说说笑笑了一阵,当晚,吃了一顿菌子全席,几乎鲜掉眉毛。沈持当即做了一回说客:“今晚都给家人、挚友写信,请他们来这里吃菌子啊。”
众人哈哈大笑:“沈大人,你还是先灭了大理段氏,把这里弄到我朝的版图上再说吧。”
说完,他们又想,倘若沈持平了西南,这样大的功劳,回朝之后该封侯拜相了吧。于是对他愈发殷勤。
……
彰武将军燕正行部在此地安营后,每日开始操练兵马,每日清晨声势浩大,气势冲天。
沈持闲着无事的时候便带着史玉展走到对面的山头上观看,一次,这小子问他:“这里,全部是左氏土司部的地盘吗?”
“可以说是,”沈持说道:“也可以说不是。”毕竟大理段氏没有在这一带设置郡县,这么一来,就没有明确的边界线。
被他这么一问,沈持忽然有了个主意。
他想朝廷在这里堪矿,总不能每次在奏折上提到的时候都说是金沙水一带吧,应该向朝廷建议在这里设置州府,宣布这是我朝的王土。
这么一来,朝廷在这里采矿、戍军就显得有依有据,理直气壮了。
二人正说着话呢,有人来通报说左当归骑着大象阿吉来找史玉展,沈持让他去和左小女郎玩儿。听说有大象,史玉展眼睛一亮,很开心地跑了下去。
两个孩子跑哪里去玩耍了谁也不知道,反正史玉展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
当夜,沈持给皇帝萧敏写了封奏折,提议在这里置州府,派遣官吏,先圈主地盘,甚至他连名字都给取好了——丽水州。
史玉展这些日子都是跟着他住一个房间,看到他写的奏折后说道:“姐夫,我们不能总是等着大理段氏来打我们的时候再迎战,我们要主动出击,尤其是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
沈持说道:“打仗是一件极残忍,且劳民伤财的事情。”他顿了一顿:“还有,无论如何,我都不想让你姐姐上战场拼杀。”刀枪不长眼,万一她受伤了怎么办。
史玉展说道:“那要看怎么打了,姐夫,我觉得我姐姐这几年在这里有些浪费了时间,比如说这次段若嫣率兵追击我们的时候,她就应该直接进攻鸭池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必能出奇制胜。”
而不是永远在被动防守。
沈持:“你姐姐是求稳。”稳稳地守住国门,不叫大理段氏来犯。
史玉展又说:“姐夫,工部为什么不敢开矿?开吧,等等大理段氏调军来抢夺金矿的时候,就让我姐姐出兵剑指鸭池城。段氏要敢兵分两路,顾头不顾尾,必败无疑。”
沈持:“不急,再等等。”
“对了,玉展,”他又说道:“左小女郎来找你一次,你明日便去找她一次,如此来来往往,显得咱们跟左氏打得火热。”
“我得空也多去左氏宣抚司府拜访。”
这是有意做给大理段氏看的,让其疑心左氏土司投靠朝廷背叛了他。
“离间计,”史玉展摇头晃脑:“大理段氏得知后一定会气急败坏来找左氏兴师问罪,鸣鼓而攻之,嘿嘿,这样,左氏会愈发恨段氏,二者更不对付了。”
沈持:“你小子兵法学的不错嘛。”
打这日之后,史玉展常常去左氏土司,都快长人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