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433)

作者: 三六九龄 阅读记录

太好了。

史玉皎在心中道了句,而后,和沈持一行人一同出了齐州城。

御林军行军非常之快,沈持等人的马都跑得快要冒烟了才勉强跟上,不到一日就出了济南府,天黑时分进入冀州府。

沈持他们在冀州府下辖的一个县的驿站住宿,而史玉皎则率部在城外安营扎寨,烧饭、过夜。

等众将士都吃过饭进帐就寝,她才去驿站找沈持。

夜里周遭幽静,凉风习习,让人忽然觉得就这么一转眼到了八月初,已是叶黄,荷残,秋半了。沈持在油灯下给朝廷写奏折,说这里的事务料理完毕,正在回京的路上云云……写到疲倦时出来转转,竟然到了半夜时分,夜色浓得伸手不见五指,天边轰隆一声炸雷,他都被震得心神一颤。

史玉皎拿着披风出来寻他:“夜里凉了,快回屋吧。”

沈持披上披风:“要是下一场大雨就好了。”

他音落,豆大的雨点忽然砸到了眉毛上,激得他面瘫:“是不是下雨了?”

史玉皎把手伸出来,雨点争先恐后地落到她的手掌上,洇湿一片:“下雨了!”

从未如此期盼过雨。

雨如倾盆而下,把他们浇透了。

虽是夜里,但城中的百姓听到下雨声都睡意全无,从屋里冲出来,高喊:“下雨了,下雨了……”

今年的秋播有望了。能播种,来年就有收成,他们又将回到鸡鸣男耕,暮归女炊,忙碌却又有盼头的时光。

他们欢喜地跪在雨里,哭着拜谢上天的恩德。

天地间,雨越发茫茫一片。

史玉皎一把将沈持拽回去:“走,喝杯酒暖暖身,庆祝甘霖降下。”

向驿站要了一壶酒,在炉子上温了,两人对坐饮酒,“怎么从齐州走得这样匆忙?”史玉皎这才问了他一句。

雨声密集,声音出她口入他耳。

“出了点意外,”沈持说道:“孔及指使尤凤杀我,”他少见地失神说道:“李虎的军师王有仁为救我搭上了性命。”王秀才本来很憧憬去昆明府生活的。

史玉皎陡然紧张:“……孔及、尤凤?”

沈持点点头:“是孔及抓了尤凤的家眷,胁迫他干的。”

史玉皎苦笑:“沈大人是怎么把孔及给得罪了?”

“济南府牵扯了一桩旧案,”沈持晃了晃手里的酒杯,简略地说道:“涉及庄王、二皇子殿下,没想到这么多年,被我歪打正着给揪出来了。”

他在心里说道:萧承钧蹦跶完了。

没戏了。

所有的物证、人证,他这次一窝端了带回京城。

史玉皎没有往详细里问,二人喝了两杯黄酒,都有些睡意,伴着雨声,洗漱就寝去了。

不过当晚她睡得很轻,屋外一有动静她都要醒来听清楚了再重新睡下,生怕孔及派人来追杀。

而其余房间里,随行的六部官吏也都很紧张,他们没胃口,吃饭时候总是摇头,吏部主事马宽甚至说道:“多省大旱遭遇蝗灾,怎么就孔及治下的济南府出贼寇,看来此人没花心思在治理上,问题不少。”

“他看起来和庄王殿下交情不浅啊……”

他们就这样明晃晃无遮拦地指责起孔及来,甚至话里话外已经把庄王萧承钧给带上了。有家中和庄王走得近的,心中慌得不行,心道,回京后一定要说服家里人,萧承钧要完,离他远点儿吧。

……

而在齐州。

沈持等人离开后,孔及匆匆去皇家行宫见萧承钧,见面却被他一脚踹翻在地:“尤凤呢?”

孔及跪在地上闷哼一声:“臣也在到处找他,他……的家眷还在臣手里,他不会不回来的……”

萧承钧怒气犹盛:“本王总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尤凤……会不会在沈持手里?”

孔及声音嘶哑:“臣已经派人跟着他了。”但是沈持一路跟御林军形影不离,他的人不敢靠近,更不敢动手啊。

庄王双目赤红,笼在宽袖中的手微微颤了颤,一瞬息心灰意冷,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他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全完了。

“本王暂时会留在齐州,”他说道:“孔大人,你,”萧承钧吐了口气:“我,还是不要坐以待毙的好。”

他暂时不敢回京,妄图留在这里想出翻身之策。

“是,殿下,”孔及又狠又毒地说道:“臣绝不会放过姓沈的。”

……

下了一夜的大雨在次日停了,天放晴,沈持一行人吃过早点离开驿站,加快赶路。四日后,他们途径通州府。

一进城,就被一辆半旧不新的马车拦住了去路,车里出来一人,熟悉的眉眼,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沈持:“江兄?”

是江载雪。

他在通州多年,为官清廉有为,已经升为通判了。

且吏部考核年年为优,他还得往上走,瞧着一脸春风得意,就知道仕途有多顺了。

“多年不见了。”江载雪跟众人施礼寒暄后走过来拍着沈持的肩膀,小声道:“我天天想你啊阿池。”

沈持被这般夸张的煽情逗笑了:“还说呢,离京城这么近你有没去见过我,假不假啊?”

他说完,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江载雪又与史玉皎执礼道:“久闻史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史玉皎:“江大人过誉了。”

来到通州省城内的驿站下榻后,眼看着黄昏时分了,江载雪命家仆拉了一大桌子通州府的佳肴到来,见者有份,连被押着的尤凤都吃上了当地的驴肉火烧。

沈持:“得花光你一个月的俸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