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447)

作者: 三六九龄 阅读记录

沈持谢过他:“我这就回去问问贱内,若她同意的,再打发人来请你。”他又折回家中,洗漱后见她睡得安稳,自己也躺下了。一夜无话,次日早上他早起去折了支将开未开的腊梅放在卧房,淡化色的花苞经屋中的暖气一熏,散发出股股犹如蜜滴在了空气中的淡淡清香,真是好闻。

史玉皎醒来后闻见,也觉得胃中好受了些。沈持:“昨晚问了位冒大夫,是他叫我每日折一支腊梅放在房里,说你闻了会舒适,又说他能针灸治恶心呕吐,咱们试试好不好?”

“你去请他来,”她想了下:“不过,对外不能说是给我瞧病的。”

沈持笑道:“好,就说是我病了。”他穿好衣裳亲自去请冒郎中。

他出门后,史玉皎的两个婢女轻声咕哝,子苓:“云苓姐姐,咱们相爷真是好性,对夫人没话说。”

“有时候我想啊,咱们是不是欺负他了。”

云苓:“咱们哪有欺负他。”

“可是生娃儿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子苓说道:“连咱们史府的老夫人,夫人都说当年也是吐个没完。”

“也没见谁家的男人上心的,只有相爷急得跟什么似的。”

云苓长叹口气:“咱们夫人吃过其他女郎没有的习武、打仗的苦,如今还要吃生子的苦,生生比旁人吃的苦多,相爷也许是顾念这个吧……”

说着说着,俩婢女的眼圈都红了。

沈持动作极快,一炷香的功夫就请了冒郎中来,他编了个由头支吾过去沈煌夫妇,到了后院,把门一关,让郎中给史玉皎把脉。

“夫人脉象平稳有力,无碍。”

沈持听了深深松口气。

行针的时候,他在旁边说道:“我家夫人怕疼,请大夫手轻一些。”

郎中:“……”

这位贵人在说什么,他怎么听不懂。

史玉皎听了沈持的话都有些不好意思,把头埋到他身上,憋了好半天的笑。

……

针灸之后,果然有所缓解,沈持给了诊金,把郎中送出门。史玉皎则睡了一觉,到午后醒来吃了饭,觉得神清气爽,之后同沈持一道去孟家送沈知朵出嫁。

走在大街上,抬眼一看,鸦背夕阳金琐碎,树头斜月玉玲珑,沈持:“其实在黄昏时嫁娶也怪有意境的。”

他当日娶她时,紧张得都没有来得及留意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一定也很美的吧。

史玉皎笑话他:“老祖宗说黄昏是阴阳相合的时刻,婚嫁正是为了调和乾坤之道,才不是看意境选的这时候嫁娶呢。”

沈持:“……”还真没细想过这个学问。

到了孟家,夫妇俩被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和四处张贴的喜字晃晕了眼,而来道贺的人被沈持的出现刺到了眼,他们纷纷围上来,说着极尽恭贺的话,毕竟,沈家不是大家族,像这种婚嫁之事不多,该巴结的时候不上更待何时。

孟度带着管家孟六穿着一身崭新的丝绸常服出来迎客,看到沈持打发他去待客:“去吧,给我长长脸。”

沈持:“……”

史玉皎推了他一下笑道:“快去吧,我一个人去看阿朵妹子就行了。”

谁也没问过他愿不愿意,就这么给分派了个活儿。

沈持:“……”

来客们有说有笑。

“怎么选了这么个日子出阁,明儿就过年了,”有人问孟家的管家孟六:“连年夜饭都不让闺女在娘家吃吗?”

孟六乐呵呵地说道:“这可是花了重金选定的,说是没有比这再好的婚嫁日子了,今儿年二十九出嫁,大年初二正好回门,你说这日子选得巧不巧。”

众人大笑。

后院的阁楼中。

沈知朵梳妆完毕,大红的霞帔、点翠的凤冠衬得她明艳动人,她先给孟度夫妇磕头,再拜了拜沈煌夫妇,又给史玉皎行礼:“嫂子,替我谢谢阿池哥。”

要不是沈持步步高升,沈家炙手可热,她也攀不到这么好的婚事。

史玉皎:“到了沐家,不要怕,他们沐家虽然名头大,但是武功比不上我们史家,咱们不怕他。”

史家主要吃亏在男丁寥落上面。而沐家就不一样了,人丁兴旺,每房都有出息的儿郎,叫他们羡慕得不行。

沈知朵笑着笑着就哭了:“谢谢嫂子。”

外头锣鼓喧天,沐家接亲的人来了。

史玉皎给她搭上红盖头:“花轿来了,出去吧。”

沈知朵在两名婢女从搀扶下,缓缓往前院走。

沐家虽说是旁支子弟娶亲,但方方面面都办得排场大气,让人心里头踏实。新郎官沐礼穿一身大红官袍骑在高头大马上,不能说如何瑰丽,但也是个面相舒展,身量颀长的少年郎,与沈知朵很是般配。

吹吹打打中,沈知朵上了花轿,风风光光地出嫁了。

之后,孟家摆了几桌酒,招呼来客去喝酒。本朝的习俗,去嫁女儿的人家吃酒,常常是一盅之后便要告辞,因而不多久,宾客散尽,只留下沈持这个厚脸皮的——他有话要跟孟度说。

孟度也有话要问他:“我听说程己去找你了?”

“嗯,”沈持沾了杯酒,面色微红:“他要为会宁县令冯遂找找前程。”

孟度:“你怎么想的?”

“说来也巧,眼下有桩要紧事,”沈持徐徐说道:“我想了想,愿意干的人不多,我打算打听打听冯遂这个人,要是他愿意接,那再好不过了。”

孟度听了笑道:“听着有点坑,多谢你没想着坑我。”

沈持:“……”

“到底是什么事?”孟度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