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458)

作者: 三六九龄 阅读记录

饶是如此,郑琼还是心里过意不去,命太监去抽调一辆宫中的马车,又遣她宫中的两名宫女送史玉皎回府。

当宫里头装饰金灿灿的马车驶入竹节胡同时,街坊邻里:“……出什么事了?”

此时刚散值回到家中的沈持听说后吓了一大跳:“快……去请个大夫来。”

说完从家里出来接他媳妇儿。

史玉皎坐在马车里一个劲儿打喷嚏,半路遇到沈持,瞧着他脸色苍白,她都有点不自在:“御医看过了,我没事。”

说着就要下地走给他看。

沈持摁着她的肩头:“别吓我了好不好。”说完把人打横抱出来,一路抱回家中,又让赵蟾桂拿了些赏钱给宫里头的马车夫。

到家后,史玉皎把宫里头的事说了:“

“雍王有心计了,”沈持说道:“十殿下这下也长个心眼。”“只是苦了你了。”他一想都觉得后怕。

“我有分寸,”她说道:“你放心吧,真的没事。”她家的小崽子没那么弱。

她一个祖姑奶奶当初六七个月的时候还能披甲上战场杀敌呢。

沈持还是不放心:“你明儿穿着软甲进宫教授武艺,别嫌麻烦。”

为了让他放心,她说道:“行,打明儿起,我在里头穿上软甲。”

好说歹说,才安抚好这个即将当爹的男人的情绪。

第226章

而在宫中临华殿。

郑德妃得知史玉皎有孕后, 找来宋莲:“你给我找几样喜庆的料子,要软的,我要做几件小孩儿用的。”她要为史玉皎的孩儿做几身衣裳备着, 等生下来去贺喜。

宋莲:“莫非娘娘又有喜了?”

“哪里,”郑德妃低下头说道:“儿多母苦, 我有福满兄妹二人就够了……”

宋莲:“……”也没有听说宫里头哪个嫔妃有孕啊。

她不再多问:“好的娘娘,我找最最上好的不料给你送来。咦对了, 娘娘要做什么样子的小衣裳,我给娘娘找绣样子。”

郑德妃:“不用了, 我哪里连这些绣功都丢了。”

宋莲:“……”

什么人竟要紧到这般, 要她亲自动手呢。

两个人正在说着话儿呢, 皇帝萧敏来了,一进门就问:“怎么听说福满从屋顶摔下来了?”

宋莲连忙告退, 郑德妃则跪地请罪:“是妾的错, 没教好他。”

皇帝伸手挽她起来:“朕小时候也爬上过宫里的屋顶,小孩子, 免不了淘气, 怎么能怪你呢。”

郑德妃:“幸好史将军赶来接住了他, 不然……”她摇摇头:“摔断胳膊腿可怎么好。”

“嗯,”皇帝点头:“朕在心里记着史将军的好呢。”

郑德妃没有再说什么,皇帝却打量着她问:“阿琼就没有别的要说了吗?”他怎么听说当时太监们请雍王出面管教弟弟,而萧承彧却一句话没说, 才让萧福满爬上了屋顶。

难道她不跟自己告状吗。

“叫陛下操心了, ”郑德妃说道:“妾以后会严加管教福满的。”

看来毫无向他告状的打算。

皇帝在心里却莫名对雍王不满起来, 这是他头一次有这种感觉,如鲠在喉,久久堵在了那里。

是夜, 他留宿在临华殿,和郑德妃母子一起用晚膳,席间,越看越觉得萧福满有帝王之相,喜爱之情更浓了。

……

沈家。

沈持夫妇刚吃过饭,华灯初上时分,董寻来访。

落座后,他说查了一户部以往的人口资料,发愁地说道:“近几年来,各地略卖略买人口之风甚浓,看来有官吏参与其中牟利,的确该治一治了,不知冯大人那边有无进展?”

沈持:“嗯,我晓得。”

“我这几日没见冯遂,”他把那天夏灵来找他的事说了:“看来京中这水非常深啊。”他们可能还对抗不了:“这件事你知我知,先不要告诉冯大人。”让他冯遂先蹦跶蹦跶,看看能查到哪一步。

董寻用手指轻叩杯壁:“嗯。”喝完这盏茶,他告辞了。

……

而夏灵这边迟迟等不到答复,心中不安,嗤笑了句:到底是官官相护。再不寄期望,过了两日,盘点自己手头的银子赎了身,在城南租了个小宅子以为安身之处。

然而沈持却有几分忧虑:她年纪不大,带着美貌孤零零地居住,只怕怀璧其罪,妥妥一棵现成的摇钱树,掳走卖到偏远的地方去,倒手就能赚一大笔银子,胆大的拐子哪能不惦记。

只好跟冯遂说一声,哪知那人先他一步得知消息,早暗中派了大理寺的衙役日夜看护,生怕她再被拐子找上门。

果然小心驶得万年船,二月初四这天后半夜,月黑风高时分,有人摸进了夏灵的宅子,往里面放了迷香。

一直暗中守着她的几名大理寺的衙役飞快地破门而入,将两个手拿迷香的歹人摁在地上,高声呵斥:“好个贼,爷爷等的就是你们。”

这时候夏灵被屋外的动静惊醒:“什么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裹在被子里抖个不住。

“在下大理寺的差役,”二人说道:“有歹人来扰姑娘清静,已被擒到,姑娘安心睡吧,记得天亮之后到大理寺报案就是。”

听到是官府的人,夏灵这才心安一些,熬过漫漫长夜,次日一早,她素面朝天哭哭啼啼来到大理寺:“冯大人救命。”

冯遂依旧黑着那张脸:“本官都知道了,你到那边摁手印画押吧。”

夏灵转身要走,他又叫住她:“你前几日去找过沈相?”

“哟……”夏灵收住脚步,回眸盈盈笑道:“那是妾身的私事,怎么,冯大人也要过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