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不过境(37)
所以她才很久没有和花春露见面。
花春露其实什么都明白。
而方圆也一样,她其实也都明白。
就这样吧,得过且过吧——她想。
第19章 运气 啊,可恨的成年人。
有关赵欢北城时装周这躺出差的行程, 方圆听了很多次。
他有意无意的说起时,甚至会详细说上几句工作上的事情。
不管她听不听,不管她是否能听得懂。
而大多情形下, 方圆只是低头玩着游戏,偶尔会抬起头,轻轻眨了眨眼睛, 对他笑笑。
像是一种无声的默契。
赵欢说,不忙的时候就飞回来。
方圆听了没太多反应, 继续看着手中的有关徽州的菜书籍《徽州印象》。
这本书,是赵欢去北城前一天晚上不知从哪里拿出来的。
看似随意的往书桌上一放,转眼方圆就瞧见了捧在手里。
徽州的菜系,她确实少有研究。
但往徽州走一遭, 也一直都是在她的人生计划中,只不过她今年散漫了些, 就没出门。
眼看南城的冬渐渐逼近, 方圆窝在自己家的大平层里把那本赵欢留下的《徽州印象》,终于看完了。
她当下就决定要去徽州。
她要在漫天风雪中, 品一壶瓜片, 喝一口熬了八个小时的热汤,再看看黑白的水墨江南, 而后再寻一个当地人听上一段徽商传奇。
只这样一个场景, 方圆想想就觉得激动起来。
她当下就叫吴阿姨帮忙收拾东西。
吴阿姨也见怪不怪了,方圆每年都会有几个月在外旅游, 久一点的时候, 她半年都在外地。
吴阿姨刚知道她要去徽州,就开始查手机,看那边的天气。
她又把方圆的大行李箱搬出来, 嘴里还说着:“圆圆,那边是湿冷,你得装几件厚衣服。你看看,要装什么衣服,和我说一下,我都给你收拾进去。对了,你准备去多久?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我看看这边给你必备品装多少。”
方圆穿着米色的睡衣,抱着腿坐在沙发里,那本《徽州印象》还摆在手边,隐约拉扯出一条暗线牵扯住了她。
她看着吴阿姨忙碌的身影想了想,“就一个星期吧,我只想去那边看看雪。”
“就一个星期?”吴阿姨惊讶时间短。
“嗯。”
方圆轻声应。
*
方圆在隔天就落地了徽州。
果然这里就像吴阿姨口中说的那样,很冷。冷得她在接机师傅的车里了,还在发颤。
司机师傅是一个地道的徽州人。
她黄褐色的头发用发夹整齐的盘起,熟悉的给方圆介绍徽州的一些景点。
“方小姐,可惜了。你就住一个星期,好多地方都去不了了。”
司机师傅笑着感慨。
方圆的手才渐渐回过温度来,她卸下手羊皮手套,整理放进包里,淡淡的笑着应:“下次吧,下次来久一点,都玩遍。”
这样的客套话,司机师傅听得多,没怎么放心上,了然笑笑,又和方圆说上几句后,专注开车。
方圆低头看手机。
和赵欢的聊天记录停留在上飞机前。
「赵欢:圆圆,旅途顺利。」
她收到消息时,飞机还没飞。
她看到了,故意没回复。
这是一种执拗的较劲。
方圆习惯了这种暗自退后的感觉。
自那天和花春露的见面后,她明白自己对赵欢的情愫特殊,但谈不上喜欢和爱。
她和赵欢之间,更没有进一步发展到要成为男女朋友的关系。
作为一个只是睡觉的床伴,赵欢什么都好。她在内心里又没办法真的给赵欢下一刀“死刑”。
如果她真的计较起来,又显得她当了真。
一个替身而已,当什么真。她对自己说。
可陈舒月啊,尽管在心里对自己说得那般轻松怕随意。但她那股子无从而起的别扭劲头,却怎么都下不去。
于是。
她删除了输入框中的「我到了」三个字,关上了手机。
在她自己都不曾知道的情况下,皱起了眉头。
可能,这正印证了大师的那句,难得舒心。
方圆和赵欢手机中聊天记录少得可怜。
你来我往里,彼此都像是不愿意多发一条消息。
而与之割裂开的,是见面后的热烈,他们之间像熟络的伴侣,亲昵、甜蜜、缠绵。
所以。
谁说方圆的这种拧巴是单方面开始呢。
毕竟,牛顿的第三定律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方圆觉得这就好像一场漫长的比赛。
是成年人之间无法坦诚的试探,也是成年人没有办法对彼此百分之百交付真心的逃避。
啊,可恨的成年人。
*
方圆入住的是一家半山腰的一家民宿,房间正对群山,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看见被阴云遮盖的天空,深绿的山尖被泛白的雾气遮盖。
才下午五点,空气里的冷空气已经延伸,方圆开了空调,换上箱子里吴阿姨准备的拖鞋,窝在民宿的房间内置的皮质沙发上开始玩游戏。
一个人的旅途,最重要的是自在。
从南城到徽州的飞机只需要两个小时,但是她从机场到山区却足足开了三个小时。
她现在需要一段独属自己的放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