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小食光[美食](57)
“喵喵喵!”
“汪汪汪!”
小橘和大黄仰着头,亮晶晶的大眼睛直盯着吴雪翠和吴奶奶,也想吃蒜。
“不行。你们不能吃。”吴雪翠摇头。猫猫狗狗牛牛皆不宜吃蒜。若是可以,她也想让小橘大黄长寿尝尝这么好吃的大蒜。
“来,吃黄瓜。”吴雪翠给它俩掰黄瓜。它俩也喜欢吃黄瓜,开开心心吃起来。
吴雪翠嗦着面,余光触及监控屏幕。监控里,有两位村民站在她家菜园子前,指着她家菜地,不知在说些什么,竖了竖大拇指。
二村民既去,吴雪翠收目。
午时,吴建刚和爸妈蹲在门口吃饭。去了城里工作后,觉此习不雅,便改了这习惯。但现在回了村,又把这习惯养回来了。
蹲食也无碍。蹲在门口吃饭,看看门前的风景,跟门口路过的村民来聊聊天,也挺好。
门首飞絮流花,和风袭人。他吃着炕得锅巴金黄的腊肉洋芋饭,一颤颤巍巍的身影闯入目,是村中老翁。这位老人,衣衫褴褛,骨瘦如柴。
吴建刚皱眉。这位老人的子女不孝,把老人一个人留在村里,赡养费一毛也不给。
王大婶望着老人,“造孽啊。养儿养女,到头来养了一群白眼狼。”
儿女不孝,衰老无依,还不若当个孤寡老人。国家恤孤寡,有补可领,而有子有女者,并无补贴。
这有儿有女的,还真不如当个孤寡老人好。造孽啊!
吴建刚起身,说要去舀两碗饭给那位老人。王大婶说,多舀一点肉。同一个村的老人,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
吴有贵说,他去拿两件旧衣裳,送给老人。
将吃的和衣裳送到老人家里,老人手若枯枝,泪盈于眶,旋而滴落。泪热烫手,吴建刚叹息。他道:“您老,好好的,好好的啊。”
老人缓慢地点头,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吴建刚返家,途遇吴雪翠提篮而行。和吴雪翠打了招呼,吴建刚突然想起了什么来,说,群里有人又多订了二十斤洋葱,他明天能否多进二十斤的货。
“可以。”吴雪翠道。
“谢了!”吴建刚笑道。
明天他去县里卖洋葱和大蒜。那些顾客都还没尝过他卖的洋葱和大蒜,就毫不犹豫咔咔预定,都是对他卖的菜的信任。他喜笑颜开,明天卖新菜,必畅销无疑。
吴建刚觉得他现在挺幸福。如今住的地方,不再充满钢筋水泥,再无雾霾之忧。居住的环境,山清水甜,风光旖旎。
而工作,悠闲自由。卖菜获利颇丰,并不很累。
要知道,其他卖菜的菜贩,无论风雨,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去各个批发市场拿货,到午时方得稍歇。歇完继续卖菜,暮色方归,极累极辛苦。
而他呢,批发菜无须远行,直接在村里就可拿货。也无需凌晨即起,晚点去卖菜也无妨,因顾客愿意等。如何也不愁卖。
一开摊,菜辄抢空,不用浪费太多时间等待顾客光临。利润还高,且以后还能继续涨价,以后利润还能更高。
为啥他卖菜能这么轻松这么赚钱?
因为菜好吃啊!
只能说,佳物不忧售路!
他美滋滋地看向前方的小径。日高晌午,璀璨光华照耀在狭窄的小径上。此刻,狭窄的村中小径变成了宽敞的“康庄大道”。
他眉目含笑,踏向金灿灿的“康庄大道”。
五月十八日,春末夏初,季季移悄然。晨早,就已开始热起来。
菜市场里,吴建刚扬声道歉:“别抢,别抢啊!”
摊位前,顾客就跟来打仗似的,争相挑选韭菜大蒜和洋葱,恐慢一步,失之交臂。
有一位将装好的袋子递给吴建刚,让他称,“老板,下次还是卖韭菜洋葱大蒜?啥时候再有生菜啊?你家生菜老好吃了!”
“这段时间没有,等再过一段时间。”吴建刚道,“咱家大蒜洋葱一样也好吃,保证你吃了还想吃,吃了就想不起生菜了。”
“不好吃,我可得找你退钱哈!”
“行,不好吃,保证给退!”
好再来面馆,面馆里竖着牌。今日招牌面:韭菜面,洋葱面,蒜香面。
店里,客人们吃得满面红光。
“我滴娘亲诶!这洋葱面也太香了!”
“老板,你手艺也太好了吧!蒜香面怎么做的这么好吃的!”
“老板,再来一碗韭菜面!”
“好嘞!”刘满贵笑容满面,赶紧跟刘彩霞说:“彩霞,一碗韭菜面。”
厨房里,刘彩霞也是笑容满面,一扫往日愁容,“马上!”
洋葱面煮好,刘满贵赶紧把面端给客人。继而收拾碗筷。他将碗筷端进后厨,见妻子在剥蒜瓣,馋意顿生,拿起一颗剥好的蒜瓣吃进嘴里。
香!那叫一个香啊!刘满贵嚼着蒜,美得快哼出歌儿来。
“别吃了,外头客人在喊你,快去招呼!”刘彩霞拍他肩膀。
“这就去。”
食客点完了面,刘满贵来到收银台后面收拾。收拾好,他抬头看了一眼店子里吃面的食客。
面馆热热闹闹的,店里久未见此景了。之前面馆一天都卖不出去两三碗面,濒临倒闭,现在面馆生意好了许多,若是生意一直这样好下去,他家面馆就不用倒闭了。
短短几日,冷冷清清的面馆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切都多亏了吴建刚的菜。
要不是那么好吃的菜,他家面馆这两天就已经准备倒闭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