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两风(36)完結
“这你自然不用担心,陛下自会亲自平反。”
“为何?”
“坠楼一案还未发生,我便收到了调令,你以为陛下会不知道扶玉娘子想做什么吗?”
“你是说,陛下许了扶玉娘子替她弟弟翻案,扶玉娘子假意被关押,之后再坠楼,一切看似是邓公公手笔,实则是陛下有意为之?”
百里昀笑了笑:“可不是吗?”
此次元安之行让他看清楚了很多,本来以为当今圣上无心权势,向来一副淡然温和的模样,对朝堂之事的态度举重若轻,现在想来却并非如此。
平日里不动声色,看似对很多事情都漫不经心,实则却是在韬光养晦。
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就如同平静水面之下暗流,表面波澜不惊,深处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正在不动声色地把所有局势向着既定的方向缓缓推进。
“那先前白费功夫查了那么旧的扶石旧案了。”林杳叹了口气,“陛下要用你之前与你通个气就好了,省得走这么多弯路。”
“帝王心,不可测呐!”百里昀长叹一声,“此次元安之行,真是跌宕啊!我这几日,也是跌宕!”
勾心斗角,权势争夺,或是阳谋,或是阴谋,都在一次次冲击着他的本心,一次次逼问他,是否还是要那般刚直。
可刚直,是会被人当作剑的。
“跌宕不好吗?”林杳笑了笑,“那话本子里重要的人物,往往跌宕。”
“你这想法,倒是有趣。”百里昀细想之下,发现确实是这般。
“是吧?”林杳得意地笑了笑,“我小时候就时常这么安慰自己,很是有用,先前你一直一帆风顺,用不上,如今你也是可以用上了。”
百里昀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想听的:“你小时候,很跌宕吗?”
“你又不是不知道。”林杳打量着他,“我失怙失恃,之后便被养在了冯府,你不是都知道吗?”
“那你说些我不知道的。”百里昀凝视着她,似乎是真有几分好奇,“比如,你是如何从黎州来到元安的?”
“再比如,你的父亲叫什么?”
“再比如……”
“打住!”林杳伸出了巴掌,阻拦了他继续念叨下去的想法,“别比如了,都是前尘往事,我早不记得了。”
“罢了。”百里昀闭上了双眼,“你既不愿说,我便不强求。”
我会等。
等到你愿意让我了解你。
林杳抬眸见他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这才悄然松了口气,她缓缓转身,轻轻撩开了那垂落的轿帘,旭日在蓝天之上,旷野的风悠闲自在地吹拂,顺着空隙就进了马车,扬起了她纤细的发带。
真好,是自由的味道。
元安处处是枷锁,遍地是陷阱,稍有不慎,便行差踏错,万劫不复,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如果,你所图之事了了,你想干什么?”百里昀突然发问。
“不不不!”林杳连忙摇头,“我没有所图之事。”
“你我二人,这层纸窗户早就捅破了。”百里昀无声地笑了笑,“我知你有所图,却不知你图什么,就当你我二人闲聊,你且放心大胆地说。”
林杳看了他半晌,见他仍旧安然地闭目养神,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林杳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缓缓将视线移开,看向马车外的风景。
窗外的景色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随着马车的行进不断变换着。
林杳的眼眸里倒映着那些不断闪过的画面,她不由自主地喃喃开口,声音轻得如同一片羽毛飘落,却又不知她是在对自己诉说,还是想让那闭目的他听到:“往有风之处,为自在之人。”
没有回应,林杳瞥了他一眼,原以为他再也不会开口了,没想到听到他说:“祝你如愿。”
马车跌跌撞撞,晃晃荡荡向北走去。
第21章
“姑娘,我有个表字,叫悟之!”
行至探州, 暑热渐消。
“探州已近西北雁门关。”林杳从马车山上探出头去,“二哥二嫂就在雁门关,逢年过节说不定还能聚聚呢。”
“西北战事吃紧, 一直胶着, 倒真不一定能聚。”
与大梁西北相连的是西逻,西逻刚经历夺嫡之争, 新上任的首领想让西逻崛起与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先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仿照大梁的军事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事制度,同时训练了一支精良的骑兵军队,人马皆披重甲, 作战勇猛且机动性强,时不时就来雁门关走上个几圈,震慑一下大梁的军队。
“诶?”林杳的双眸忽然一亮,脆生生地喊道 ,“景从,停车,停车。”
景从闻言赶忙勒住缰绳, 马车缓缓停下。
“你干嘛去?”百里昀拉住了要起身的她。
“我看那边有野山楂,我去采一些, 待会儿到了州衙, 做成山楂糖葫芦, 可好吃了。”
林杳说着拿上布兜就跳下了马车, 像只欢快的小鹿一样一眨眼就跑到远处去了。
灌木丛中,星星点点地缀着些野山楂。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野山楂, 像是绯红的玛瑙,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惹眼。
她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 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淡淡的酸涩气息钻进鼻腔:“这野山楂看着就喜人呢,尝起来定是不错的,做成糖葫芦酸酸甜甜的。”
林杳采了差不多一兜,刚起身,却被什么东西砸到了头。
“唔!”她吃痛地捂住头去看地上掉落的东西,竟然是一颗野山楂。
她抬眼向上望去,只见旁边一棵高大挺阔的老榆树上竟坐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