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两风(76)完結
“这位先生说得真不错啊!”萧本由衷赞叹,“想来这位先生也是极好的人,让你不至于如此偏执。”
“他或许是,或许不是。”百里昀又想起来那副苍老的面容之上仿若幽潭般深不见底的双目,转而问道萧本,“逐末,你说何事才能使一全心为民之人突然变得追逐势力?”
“变化这么大?”萧本皱着眉思考,半晌才给出答案,“或许是因为他的家人吧,若是位高权重者拿他家人威胁于他,他便也只能如此方可护家人周全。”
“那倘若他没有家人呢?”
“没有家人?”萧本称奇,“无父无母也无子嗣?”
百里昀点点头。
其实查松年原本是有一女儿,他发妻过世得早,女儿嫁到夫家之后却离奇地在永晏八年离世,坊间只传言他女儿是受不了夫家暴虐对待,不得已悬梁自尽。
莫非是想报复他女儿的夫家?
可是也不像啊,他所行之事,倒是没有一点是针对他女儿夫家的。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拜别的萧本后,百里昀将林杳扶上了马车,自己骑了一匹马到了百里澈旁边与他叙话。
行至不景山处,忽闻一声马鸣传来,与此而来的还有极为嚣张的马蹄声。
百里昀和百里澈拉住了缰绳,齐刷刷向来者方向看去。
林杳见马车停了,也听到了外面急促的马蹄,好奇地掀起车帘一角,往窗框外望去。
“百里知州,别来无恙。”孟醒翻身下马朝着百里昀潦草地行了一礼,而后又对着百里澈恭敬地行了一礼,“百里将军。”
百里澈朝他微微颔首,百里昀见孟醒这般,也翻身下了马,上前就同他说,“你来干嘛?”
“我还能来干嘛?”孟醒笑了笑,“我自是来寻知微的。”
“你!”
“我什么我?”孟醒上下打量着他,恶狠狠地说,“那日你请我去枝可依,把我灌了个大醉,灌就灌了,你把我扔那里便是,谁让你送我回家的?你是不是知道我阿嬷会打我,故意的啊?”
“不是,我……”
“行了,你别说了。”孟醒懒得和他废话,“让知微同我说几句话。”
见百里昀一动不动,他瞪了百里昀一眼,百里昀只好去马车上把林杳叫下来。
见孟醒要带着林杳去旁处说话,他就怕孟醒当着林杳的面说了他什么坏话,当即就想悄悄地跟过去。
孟醒回头看了他一眼,转身从马背上的包袱里抱出了一只小狸猫。
“柿奴!”林杳望了望孟醒,“你怎么把它带来了?这一路颠簸它可遭罪了。”
“带过来给你看看。”孟醒将柿奴给了林杳,说着转头瞪了百里昀一眼,“你每次去找我阿嬷,都最爱同它玩了。”
百里昀气笑了,这小狸猫都带来了,他还怎么过去?怕只是靠近一两步身上就会起红疹。
“孟兄啊孟兄。”百里昀叹了口气,远远地朝他竖了个大拇指,“好计谋啊好计谋。”
孟醒手里静静地躺着枚玉质的竹子发簪。
玉体莹润通透,恰似一泓清澈的秋水被凝固于此,颜色是温润的青白色,就像清晨竹林间被薄霜轻覆的翠竹,透着一股冰清玉洁的冷冽与高雅,每一寸玉质都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发簪的造型栩栩如生,竹节处微微凸起,表面的纹理细腻而逼真,簪头的竹叶更是精妙绝伦,每一片竹叶都像是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而成,叶片薄如蝉翼,玉的质地让竹叶更显灵动,仿佛一阵微风拂过,它们就会轻轻晃动起来。
“这是……”林杳垂眼看向这支竹玉簪,“孟阿兄你不是送过我一支了吗?怎么又送一只?”
“两支不一样。”孟醒笑了笑,“那支我也说了,是用普通的岫玉制成的玉簪,不是什么精贵的物件,只是多年未见的见面礼。”
“这支却是不同,这是我寻了探州我所能寻到的最好的玉石,请了最好的玉石师傅来打造的,绝对独一无二。”他先是提高音量夸夸其谈了几句,而后才恢复了平常的音量,“这是送别礼。”
第44章
“我叫,林杳。”
说着, 他又把手中的竹枝玉簪往前再递了递:“莫要推辞。”
“不推辞。”林杳接过了竹枝玉簪,“能得孟玉师亲制玉簪,我之荣幸。”
“我也没有旁的东西可送了。”孟醒笑了笑, “对了, 阿嬷说山高路远她一把年纪实在无法去黎州祭拜救命恩人,希望你能代为祭拜。”
“自然, 也代我向阿嬷问安。”
“知微。”孟醒突然问道, “你可知为何前吏部尚书会收养你?”
“他说他与我爹是旧识。”
“我有一个猜测。”孟醒压低了声音,“或许冯家人知道你爹的过往。”
“猜测成立。”林杳说,“只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已经找不到人去问了。”
回到马车上后, 林杳陷入了沉思。
时间转动回十余年前的那一夜。
漫天飘雪,铺天盖地。
黎州大街十分安静,雪厚厚地覆住了青石板砖,只是有几串脚印破坏了这茫茫雪地。
檐角酒幡微动,花灯微转,光影流转。
“小兔崽子!站住!”
追逐声在黎州大街响了起来,一个衣衫褴褛, 穿着单衣的小女孩头也不回地往前跑,后头跟着几个凶狠叫唤的男人。
落雪太厚, 堪堪没过来女孩的小腿, 她跑得越发吃力, 越发踉跄, 却还是在拼了命地往前跑,根本不敢回头看一眼。
却不料雪地里有一块小石头, 根本来不及她思索,她直接扑倒在了厚厚的雪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