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千万要听话(95)
“那姑娘受了蒙骗,却被左相养得很好,左相甚至耐心教她识字,她看不见,学起来却很用心,现在已经能用毛笔写几个简单的字了。”
“所以什么是真心呢”,蒲听松按住江弃言的右手,“一味的说真话不过脑子,劝解不成真心酿祸,还是……”
“善意的谎言,却实际待人极好,并培养其成长?”
江弃言尝试着挣了一下,没挣开,先生死死压着他的手,压得他心里突突直跳。
“为什么真心换不来真心?因为真心不一定是好事。”
蒲听松语气很平静,但内心却是另一副样子。
他其实有很多选择,直接造反自取皇位会更简单也更直接,至于镇北王不一定会真的入关阻止。
一直到送江弃言登基前,他都随时可以换成这个选择。
甚至现在囚禁江弃言取而代之也无不可。
可他没有那么做,除了头两年他偶尔有这个念头,后来就再也没有过了。
养宠物养那么多年了,也是会有感情的啊,何况是那么用心去养。
哄骗江弃言,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这个不太真心满是谎言的选择,是对江弃言最好的选择。
难道要他一开始就告诉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他准备控制他吗?
人心复杂,或许从一开始,他就已经对江弃言心软了。
江弃言不是想不到这些,但他还是很不高兴。
如果先生像他信先生那样那么信他,那么他们还有第三种选择。
先生把权利放心给他,而他也不会伤害先生,他们可以携手并进,共同让绥阳在改革后迎来新生。
他……
他想要先生全身心的爱,就像他爱先生那样。
看破虚妄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让先生跟他一起在真实中相拥。
江弃言的目光越来越悲伤,他不再挣扎,任由先生按着他的手。
温度相互传递的时候,他想:先生啊,你要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呢?
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他跟江家那些人不一样,他不仅不会伤害先生,他甚至愿意为先生去死。
第53章 邪教!信我神!得永生!杀太子!清君……
此后一直相安无事过了近两个月,年宴刚过,大家都忙碌起来。
大理寺,方鸿禧看着手上的案宗,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手边还有一摞案宗,单独码出来。
这案子吧,就很奇怪,单拎出来好像很正常,但把他挑出来的结合在一起看,就有点什么阴谋的味道在里面。
可是他家言言最近好像没功夫管这个。
方鸿禧想了想,决定暂时搁置不管。
不过这事还是要找人商议一番,他走到窗前,抚摸鸽子的羽毛。
“咕咕——”
“去吧”,方鸿禧将它放飞。
不多时,一个摇着折扇的人出现在大理寺门口。
似乎是经常来,门口几轮守卫已经认识他了,并无阻拦。
秦时知一路畅通无阻,方鸿禧还在看案宗,见他过来,便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方鸿禧展开地图,“漠河以南,往西边走,金花、涩谷、琉庆等地接连出现了拜神会,按踪迹来看能够连成一线,我推断这所谓的神下一个到达的会是应泉,也就是当年天齐太祖和国师发迹的起源地润宁,在后世它曾名太宁,大周时它是国都南宁,这位神应该是想借那两位太祖陛下的势,假托自己是他们的转世,是神的人间身来闹事。”
“西南那边么”,秦时知眉头一皱,“你觉得是谁的手笔?”
方鸿禧沉默良久,放下卷宗,“此人是从漠北一路造势过去的,我首先怀疑的就是承曦帝,但他似乎没有那个脑子,所以背后一定还有高人相助,或许徐正年找不到他也正是这个原因。”
“这件事情你还是尽快跟帝师大人汇报一下,你知道我跟他……”
方鸿禧顿了一下,“你知道的,因为当年的事,我有点怕他。”
秦时知似乎是嘲讽地笑了他一下,“行,方大公子吩咐,岂有不办的道理。”
秦时知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忆,当年方鸿禧最怕的好像不是小家主,是他来着,不过后来误会解除,他们两个反而走到了一起。
果然世事无常,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方鸿禧目送他离开,随后揉了揉腰继续处理公务。
帝师府,蒲听松听完秦时知的话,沉思良久,“先派探子看看情况,安抚好金花等地官民的情绪,让他们尽量组织人揭开拜神会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另外往那边加派兵力,以防被蛊惑的群众造反起义。”
秦时知很快尽数安排下去。
蒲听松想了想,没打算告诉江弃言这件事。
还有一个月就是县试,不能让他分心。
各县今年参考学子格外多,文院提前开放,让偏远之地赶来的学子在院内打地铺。
据说这也是陛下向文相提议的。
学子们凑在一处猜测今年是哪位大人出题的时候,偶尔也会谈起陛下的功德。
“哪年官兵不是只晓得赶我们走”,一人指了指自己脚底的泥巴,“看不起咱们这帮一边耕地一边苦读想改变命运的人嘞!我们不也是读书人么?”
旁边衣着稍微整洁些的学子搭话,“知道要进考,你家娘子也不晓得给你拾掇拾掇!你搁那书里头没学过么?这文院是当年江、蒲两家共同打天下时留给读不起私塾的寒门的圣地!你就这么大脚一迈用泥巴玷污它?”
“脚底不沾泥还叫庄稼汉?我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太祖一定保佑我今年中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