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432)
山间多雨,能避免雨水将架子绳子浸泡腐朽了,用帆布盖着也比塑料布分量重些,不会被吹走。
回家的路上,赵叶青觉得自己现在每根头发丝儿都是愉悦的,嘴里的小曲哼完了又换着哼。
好心情感染到旁边的穆奚都没发现自己的嘴角已经高高扬起。
走到沼泽的时候,赵叶青走到野生荷花旁边,拿了根树枝将已经完全成熟的莲蓬给勾过来,摘下放进口袋里。
“等咱们把几块地给种完之后,就把田螺池子给扩大些,把这荷花给种在里头。”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种荷花的季节,气温气候也适宜。
她原先还想着种在鱼塘里,可又想到以前看到过有鲤鱼跳起来吃荷花的视频,生怕自己都还没看到两朵荷花就全被鱼吃了。
还是种在田螺池里吧。
田螺也是吃荷花,只不过现在田螺池里已经没有田螺了,去年下半年田螺繁殖的实在太多,两人捞了一大袋出来清理干净之后将螺肉挑出来,放进冰箱里冻上了。
又煮了些的螺蛳汤底也冻在冰箱里,这剩下的田螺就全都捞出来敲碎之后,把旁边泡澡的鸭子叫过来三两下就吃没了。
莲子种植之前还得先处理过,将完全成熟的莲子上半部分磨掉一些,让里面的嫩芽能更好的长出来,扔到水里泡着,等嫩芽长出来就能移栽。
这段时间先将几块地的作物给种下。
两人想等土地被晒得稍微干一些之后再下种种植,最近的雨水实在太多了,地里的泥一脚踩下去,都渗出来一摊水。
这种状态将种子种下去,就怕还没等种子长起来就被泡烂了。
只能继续等一等,两人打算先将田螺池子给扩建开变成荷花池。
原先的田螺池不过也就两平方左右,开的还很浅,现在要种荷花起码得扩建到十个平方左右。
对于挖池子来说,现在这个泥土的湿度倒是十分合适,一铲子挖下去,松软的泥土就被撅了起来,铲起来是省事了,就是掺了水分的泥土重量稍重一些。
荷花池后续是要长藕的,深度也不能太浅,一个池子两人挖了一天才挖完。
还不能把水蓄上,得等到莲子发芽后种下才能蓄水。
想等到土地被晒干再播种,没想到这一等就是等了一周才出太阳。
赵叶青长舒一口气:“吓我一跳,我还以为这雨林气候又要变了。”
像是要弥补这一段时间的空缺一般,这太阳一出来之后就再也没走过,不仅将平均气温提高了五度,还将泥土里的水汽都晒得蒸发了六七成。
空气里的湿度一下就高了起来,此时草甸上又刮起了一阵南风,以前每年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又出现了。
蒸发的水汽,再加上回南天刮来的南风湿气,空气里的高湿度让赵叶青又出现了那种窒息的感觉,就像是埋头在开水壶喷涌出来的水蒸气里呼吸一样。
唯一的好消息是地里差不多能播种了。
两人在地里撒上粪肥后,拿出去年做的那播种机,调整好对应种子颗粒的大小,将成熟期最长的豆类先播种下去。
玉米的成熟时间和它们是差不多的,但今年两人只准备收获玉米青秸秆来做青贮饲料,原先将近四个月成熟的玉米,只需要两个多月就能收成。
积攒了大半年的粪肥,这一下子就差不多消耗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没有发酵好的。
现在需求量大,看来粪肥发酵设备也得升级了。
第387章 一夜乍富
除了蚕豆以外,别的大规模种植的作物两人都是已经有过种植经验的,小规模种植留种的作物只按照常规方法种植就行,就这蚕豆得费些心思。
记得以前村里种植蚕豆都是在秋天进行,如今的天气一年四季气候相差不大,既然把地整理出来了,就干脆一起种植。
这蚕豆也属于深根系作物,一般这种作物的特点就是喜水怕涝,这几天春雨停了,一直是太阳天,倒也不怕这蚕豆生病。
之前撒过石灰后又撒了粪肥沤土,两人每年播种前都要撒石灰,春天撒秋天就不撒了,以免土地的碱性过重不利于植株生长。
两人吃不了太多蚕豆,就在几种别的豆子旁边留了几垄地,将蚕豆种子种在土里。
蚕豆的种子比较特别,一颗就有手指头大小,放不进那自制的播种机里,只能下地弯腰手动播种,但也就是几垄地而已,不过半小时就种完了。
将要种的所有东西都种下地之后,两人开始研究后续家里的设备规划。
除了要更新粪肥发酵的设备之外,穆奚还想着能不能将村里别的农用设备搬回来。
以前不搬回来原因之一是太重了,还有就是那些设备要么是烧柴油的,要么是烧电的,这两项资源以前家里都负担不起,可现在今时不同往日。
除了前段时间拿回来的收割机以外,还有穆奚最想搬回来的那台小型拖拉机。
赵叶青听了都无语了,要是普通的设备就算是稍微重一点的,实在想要的话拖也能想办法拖回来。
可拖拉机怎么弄,开又开不回来,拖也拖不动。
穆奚也知道难度太大了,说完拖拉机三个字之后,他的语气也不由得变弱:“咳...我就是这么一说,不过之前旅游区那辆小三轮能拉回来了,现在家里养得起它,拿回来能帮着运运东西。”
这倒是可以,家里这次搓麻绳用掉了之前囤积的苎麻纤维,开着三轮车到松树林外头去割点苎麻回来也还算方便。
还有粪肥处理设备,赵叶青的想法是在原先堆肥的墙角搭建一个长条的棚子,类似种东西的大棚,利用封闭大棚内的高温快速将粪肥发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