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应如是(216)+番外

作者: 柒行 阅读记录

这句话声音压得低,只易清月一个人听到,易清月扭头斜了她一眼,应如是立刻闭上了嘴。

前面的人玩儿完了,轮上易清月,易清月问道:“你玩儿吗?”

应如是微一挑眉,道:“你想玩儿?你玩儿吧。我在旁边给你加油助威。”她眼风里瞄到了不远处为投壶准备的彩头,朝那边微抬下巴,又接着道:“不过,你要是想要彩头的话,姐姐我也可以给你赢回来。”

易清月随着她的目光也看到那边的彩头,她嘴角勾出一抹笑:“不用了,我自己来。”

不出所料,易清月三支全中。应如是颇为捧场,在一旁鼓掌道:“厉害厉害!”

一旁的小仙官把彩头递给易清月,易清月拿到了彩头,转头对应如是一挑眉,学着她刚刚的语气,道:“你想要彩头吗?姐姐我可以送给你!”

应如是冽滟一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

宴会中途的时候,易清月被人叫走处理公务,当时来叫她的小将看着应如是一脸幽怨的眼神心惊胆战,想着要不算了,可是算不算他说了不算,应如是说了也不算,易清月管的是天牢,天君直辖,不在应如是职责范围以内。

易清月拍了拍她的肩,笑眯眯道:“改日姐姐再请你玩儿,我今日的彩头都算你头上。”

易清月不在,方落寒被禁足,她跟这里的人要么是上下级,要么就是不太熟,她这几百年交的朋友大多都在青丘。况且,就她这个身份,也没哪个有胆子的敢和她称兄道弟;玩儿那些游戏吧……又太欺负人了。

应如是颠了颠手里的彩头,叹气道:“算了,我也走吧。”

她跟应夫人打了声招呼,应夫人也没多留她,她知道应如是一向不喜欢参加这种宴会,待不住。这次破天荒过来估计是为了什么事儿,或者就是陪易清月。她自己一个人,是决计不会来的。

应如是叫了个小仙官把她的彩头送回崇安王府,之后自己一个人离开了宴席。

她没回去,而是去了众神陵。

她一百多年没来过这儿了,青渊候的墓碑依旧和原来一样,磅礴大气,那是独属战神的荣耀。

她久久地伫立在青渊候的墓碑前,一句话都没有说。她说什么?说她杀了景风?那不合适。

神魔纠葛,血脉纠纷,说不清。

说她自己百年来的历练成长?说她身上受的伤?可现在这些于她来讲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她甚至都没提起的欲望,都不如那些日常琐事来得有分量。

没有痛苦,不再纠结,她与天地融为一体,对自己的意义不再执着,既是释然也是淡然。

以前的她碰到烦心的,纠葛的,痛苦的,都愿意来青渊候这儿说一说,她把这里当做一个能倾诉秘密的地方,一个剖开自己、观察自己、表达自己的地方。而现在,她站在这里,什么都没想,却也什么都想了,从最初到现在她都记得真真切切。

有些事情不能忘,它们昭示着来路,也指示着前方。最终,所有的那些情绪都将饱含在她的眼睛里,化为一道平坦的目光,直面一切。

她是她自己了。

悠远的霞光把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她站在墓碑前,地上倒映的两个身影被融进回忆,一高一矮,化成了青渊候牵着小小的她,在去往人间的路上,笑声烂漫。

她慢慢走上前,伸手拂了拂碑沿,众神陵有专人照看,不会积灰,可她还是忍不住想伸手擦一擦。

她走过墓碑,与青渊候并肩而立。扫视墓墙周围,还好,都挺干净。

忽然,她的目光钉在了某处,她敏锐的直觉告诉她这里的痕迹有一抹异样,不对!

她伸手覆盖在她盯住的那块墓墙上,细细摸索。随着墓墙上雕刻的花纹在她指尖掠过,她的手指顿在了一块墓砖上,那块墓砖正好是雕着龙眼的位置。

她胸口的心脏慢慢下沉,覆盖在龙眼上手指微微蜷缩。随着面色愈渐阴沉,她指尖发力,把那块墓砖抽了出来!

里面,空了!

崇安王,震怒。

……

天君带人赶来的时候守陵的将士正跪了一地,几百号人,从众神陵门口一直跪到应如是脚下。他也顾不得多训斥,立刻向着青渊候的方位去找应如是。

应如是手指搭在墓墙上,脸上虽不见怒色,可周身气压也足够威慑一众人等。

周围墓砖已经被抽出来不少,她的眼神一直停留在这里,一刻不离,想要看出更多线索,对跪了一地的将士半点儿理会都没有。跪在下面的人低着头,连声大气儿也不敢喘。应如是虽然还没发话,但弄丢了青渊候的遗骸,那等着他们的,就只能是断头台了。

天君赶上来,问道:“如何?”

应如是道:“金棺都让人搬走了,痕迹已有百年之久。”她微吸一口气,用尽量平缓的语气道:“天君该给我一个交代。”

众神陵归九重天管,是天庭直接派的将士,她驻兵在外不常在九重天,把这里交给他们,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百年之久,青渊候墓内空空,连棺材都被偷了,却无一人发觉!何其失职!

天君还算镇定,道:“来之前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三界之内,定不会遗漏。此事我天庭担责,必定会给崇安王一个交代!”

应如是不置可否,她错过天君走上前,对跪着的将士寒声训斥道:“丢了就丢了,可百年间竟无一人察觉,你们当真是过的太安逸,连将士最基本的警惕忘了!”应如是微微提了一口气,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我给你们戴罪立功的机会,三界之内就算是掘地三尺也得给我把青渊候找回来。这件事情了结以后,都卸了军职,每人领三十军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