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女配大作战(508)
第四起案件发生在第三起案件的两年后,死者是一名中年男性,死于上吊自杀。这起案件比之前的案件要普通很多,乍看之下没什么疑点,但据这个男人的亲朋好友说,他平常是个很乐观的人,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自杀。
第五起案件发生在三年前,死者是一对亲姐妹,她们在这座城市打工。
因为阿炳宾馆的生意一直很差,那时便宜出租了些房间,那对姐妹就租住在其中一间房。
她们的死是所有案件中最离奇的。
这对姐妹死在房间后,直到隔壁的房客闻到异味报警后,她们的尸体才被发现。
奇怪的是,尸体被发现时,她们房间的门和窗户都被反锁着,呈密室状态。现场也没有外人闯入过的迹象,而两姐妹的尸体都以笔直的姿势躺在床上,毫无挣扎痕迹。
经尸检得知,她们都死于窒息,在姐姐的鼻腔、气管和肺部,都发现了泥土,疑似被活埋导致的窒息死亡。
而妹妹的肺部被发现有大量积水,显然是被溺死的。
这起案件被定性为谋杀,可疑点实在太多,直至今日都未能找到凶手。
当然,以上这些案件从捉妖师协会的视角来看,都已经被完美解决,造成死亡的‘混乱’全部被除去。
而此次的第六起案件,也就是阿炳宾馆新老板上吊自杀的案件,被容航接手了。
看完所有资料后,白夏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接着,她从床头柜里取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开始写写画画。
当她停下笔时,眼中略带诧异:“这是,五行献祭?”
“宿主大大,五行献祭是什么?”系统问道。
白夏思索了一会儿后,缓缓解释道:“五行献祭,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献祭方式。这场献祭很残忍,需要在十年时间中,献祭十条人命,而且被献祭者的死亡方式都会和五行相关。”
“你看,被匕首刺死的男子和被烧水壶砸死的男子死因都和金属有关,也就是‘金’;吃着土被吓死以及因为土而窒息的女人死因和‘土’有关;两个烧炭自杀的闺蜜死因和‘火’相关;掉入浴缸溺死的男子和躺在床上肺部积水的女子,死因和‘水’相关;那两个上吊自杀的人,因为他们都吊死在木头房梁上,所以死因和‘木’相关。同时,死者还是五男五女,完全吻合五行献祭的条件。”
白夏的分析让系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那,那宿主大大,五行献祭到底是做什么的?”
“它能使普通鬼魂进化为恶鬼,而鬼魂变为恶鬼后,它便由鬼魅变为妖物,能力可达SS级。”
白夏滑动屏幕,放大其中一张案发现场的照片:“看,这张照片上有拍到,墙上刻了封印符,说明有人在这儿布下过阵法。根据这个封印符咒的形状来判断,这个阵法是用来限制鬼魅行动的。看来,在阿炳宾馆镇压着什么人的鬼魂,五行献祭肯定是为这只被镇压的鬼魂举办的。”
白夏在纸上写下“恶鬼”二字,并且在这两字周围,画上一个圈,然后又写了一个问号。
“不过,还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所有制造死亡的罪魁祸首,都是妖物‘混乱’,可是‘混乱’杀人从来都是随机的,怎么会这么凑巧,正好以五行献祭的方式,杀死了这十个人?”
“宿主大大,有没有可能是有人收了很多‘混乱’做妖侍,然后命令它们去杀人献祭?”系统猜测道。
“不,基本可以排除这个可能,因为妖物‘混乱’没有血,人没有办法与它签订契约,让它成为妖侍。”白夏摇头:“按理说,妖物‘混乱’不会受到任何控制,除非……”
“除非这些‘混乱’,全部产自于同一人的怨气。”突然,白夏身边有人接话。
第452章 捉妖世界的可怜工具人40
见白夏没有打断他,接话的人便继续道:“通常,‘混乱’是从多个人的怨气集合体中诞生的,由于它聚集了太多人的思想,所以它不会听命于任何一人。”
“但当某人的怨气足够强大时,他一人的怨气就足以产生‘混乱’,而这种单一怨气中诞生出来的‘混乱’,将会完全服从怨气的产生者。”
“民间有一种说法,不论再普通的人,只要恨到极致,就能施展诅咒。其实,这所谓的诅咒,就是怨恨者操控了他怨气中产生的‘混乱’,实施报复。我说的对吗?白夏表妹。”
白夏刚刚完全沉浸在思考中,丝毫没有注意到,故意隐去气息的阮腾是何时出现在她身后的。
她尴尬地笑了两声:“表哥果然博学,不管什么事,都了如指掌。”
但紧接着,她脸色又变得极度阴沉:“但是,你是怎么进我家的?!”
被白夏质问后,阮滕才意识到他刚刚的行为有多离谱,脸颊连带耳朵尖都红得发亮,他赶紧结结巴巴地解释:“我,我刚刚想起有东西落在表妹你这儿了,就想过来拿,谁知表妹你的门没锁,我便进来了,然后,我就听到你在房间里自言自语,说什么五行献祭,我……”
“所以这就是你擅自闯入我家,闯入我房间的理由?”白夏双眼中迸射出怒火:“表哥,你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太过分了?”
“对不起,白夏,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听到你在分析阿炳宾馆的惨案,我就,就情不自禁想来探讨。”阮滕因为紧张,说话越来越越结巴。
“好了,表哥,别再解释了,请你离开。”白夏面无表情地赶客。
但阮滕却摇头拒绝,他眼里露出些许焦急:“白夏,今天的事是我不对,但能不能麻烦你先把这件事放一放,我改日一定会向你好好道歉。而现在,我们需要尽快解决阿炳宾馆的事,我认为你之前分析得没错,宾馆惨案的各个条件,都符合五行献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