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江湖送外卖(180)

作者: 叶凫舟 阅读记录

所谓风浪越大,鱼儿越值钱。

***

A国在香港的思想渗透,从两个层面入手。

一是针对精英阶层。

冷战期间,为扭转常被对家嘲讽的“文化沙漠”形象,A国开启了可乐殖。/民计划,以音乐、广播、电影、电视的形式,去营造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伴随着消费主义,向全球输出它的价值观,以遏制共。/产主义版图的扩张。

其中,好莱坞电影是重要一环。

在东南亚,香港是左。/派的宣传中心,也是反。/左的必争之地。

为此,A国成立了亚洲基。/金会。

名头上,是为了扶持亚洲各国的发展。

实际上,附属于A国中。/央情报局,扶持的是反gong的作家、艺术家、演员、导演和各界的评论学家,以钞能力拉拢中间派,大搞“心理战”,既削弱了大陆对左。/派的支持,也削弱了左。/派对海外华人的影响,一举多得。

二是针对学生团体。

以中立姿态出现的第三派,自称不为任何政客所用。

他们扬言要拯救中华文明,拥抱自由民。/主,建设一个比左。/派和右。/派更好的新中国,被看作是香港本土意识的觉醒。

他们为打入学生内部,创办了很多价格低廉的学生期刊、日报,以理性和平的基调,输出包裹了A国普世价值的文章,类似《意林的读者》。

办完了报刊又办学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香港的下一代。

后经胡佛档案揭晓,所谓的第三派,也多是亚洲基。/金会在背后扶持。

大部分反。/左,小部分反蒋。

最初,香港的普通市民,还是亲左的。

毕竟,左。/派以工人为主,传播的是为普通百姓谋福利的马。/列思想,坚持为底层大众发声,表现出来的气节,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论对家怎么拉拢、威胁,抛出多高的片酬or稿酬,都不为所动。

转折点发生在1967年。

***

六十年代,东南亚排。/华。

华侨们的技术与资金,便转入了香港。

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也因为香港的低税收,涌了进来。

再加上一批又一批来香港避难的人,这里迅速地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开始腾飞。

同时,社会阶层的割裂不断扩大。

资本家剥削着工人,实行双休制,即一个月休两天。

每天的工作时长,在12个小时以上,且没有任何福利保障。

67年塑料大王家的造花厂,颁布了极为苛刻的新规,包括工人不能请假,损坏了机器不发工资。同厂方谈判,厂方不认为新规有问题,并以生意收缩为由,解雇了近百名工人。

工人与工厂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工人们在厂外集会抗议,警方出动武力镇压,造成多人受伤、一人死亡。

工会代表前去警署交涉,当场被捕,并遭到起诉。

左。/派人士义愤填膺,他们喊出“反英抗暴”的口号,组织罢工、罢市和罢课,港府的镇压也在升级,左。/派以暴制暴,开始了枪战和炸弹袭击,误伤了不少普通人,搞得人心惶惶。

香港民众从同情工人,支持左。/派,倒向了港府。

在此事件中,促成了香港新武侠出现的,《新月晚报》总编鲁夫先生,奔走在战斗的前线,甚至亲手安置过炸弹。

几年前,从《新月晚报》辞职,另起炉灶,创办了《野马》报的秦庚先生,则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不断撰文,批判左。/派,强调工潮不要涉及zz,不要造成动乱。

无论鲁夫,还是秦庚,初心都是为民请命。

而那位塑料大王,躲在背后兴风作浪。

趁着六七过后的移民潮,低价购入大量地产,摇身一变,成了地产大亨,却攥在手里不开发,等炒高了地皮,再割韭菜。

三十年后,又跑到大陆来,骗取当地zf的信任,大量地低价买地、囤地,仍旧不搞建设,只为做高地价,转手倒卖,致使房价越来越高。

在不同的时期,祸祸了香港、大陆两地的普通百姓。

第98章

香港武侠四大家……

老左。/派的举动,让自己陷入了危境。

但为底层工人争取权益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以六七为转折,港英政府成立了廉政公署,整顿警。/察队伍的贪污腐败。

成立了民政公署,除了劳工权益,还在医疗、教育、住屋等问题上,进行了改革,并向民众保证,会减少社会不公,以缓和不安与对立。

同时,为了维。/稳,对老左进行污名化打压。

污称传播马列主义的行为,是非法活动,给“反殖。/民”扣上“恐。/怖主义”的帽子。

从舆论上,围剿左。/派文人、电影工作者和工会领袖。

涉左的电影,在台湾不被允许放映,在新马等地的出口也遭到封锁。又赶上大陆十年,只放样。/板戏,也不接受左。/派的电影。

老左们在香港文化阵地上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从教育上,断左。/派的根——

左。/派学校的校长,很多被驱逐出港,教师没有资格申请公职,学

生不享有九年免费的义务教育。

一直到97回归,才在zz上得到平反。

但精神上,依旧被视为社会异类,处于边缘化。

他们年纪也大了,斗不动了,便陆续地离开故土,移民去了新澳加,余生不再谈及zz。

***

老左和老右,都认一个中国。

抱着“过客”心态,来到香港,想着终有一天,会回到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