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的风江南的雨(33)
林美惠忽地转过身子,怒视钟山因宿醉而惨白的脸,近乎歇斯底里地喊:“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
☆、第三十八章 冻雨报道
钟山买了火车票,准备大年初三返回江城。
父母年纪大了,天冷路滑,不便去送站,按照钟母的安排,美惠中午来家里吃饭,饭后去火车站送钟山。梁家柱自告奋勇借了辆轿车来送,钟山美惠两个提着行李下楼时,轿车已等在楼下,车内烘得暖融融的。而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鹅毛般的大雪。
在站台上告别时,美惠紧紧拥抱了钟山不肯撒手,眼里流下了委屈的泪水。钟山心里乱遭遭的,站台上已无其他乘客,乘务员已经开始催上车了,忙推开美惠,头也不回地踏上火车。
钟山本打算回江城后就去安徽看方静,可是一到报社,人就被扣住了。春节期间,江城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冻雨灾害天气,报社记者组成六路报道组,奔赴救灾前线采访报道。正愁缺少人手,钟山就回来了,主任大喜过望,把钟山安排到灾情最为严重的乌县采访,临行时叮嘱他务必多拍些照片,这组报道准备冲击一下中国新闻奖。
钟山从小在北方长大,暴雨、暴雪成灾的事都听说或见过,不明白冻雨还能成灾,来到现场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报道组乘坐报社的吉普车走走停停,辗转一天一夜才赶到乌县。沿途看到不少汽车耽搁在路上。电线杆倒伏,电线绷断,断了电的乌县夜晚一片漆黑,近乎处于瘫痪状态。许多大树枝杈被压断,小树被压倒,还有一些简陋的房屋被压塌,据说还有人员伤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部队官兵昼夜奋战清理道路,电力工人不眠不休抢修电路,爱心人士捐钱捐物以解燃眉……灾区里每天都发生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近半个月时间,晚报记者也奋战在新闻采访第一线,与灾区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一道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工作,报纸上每天都有关于灾情和救灾情况的文字和图片报道,有力地推动了抗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每天忙于采访写稿传稿,钟山把自己的烦恼完全抛到了脑后。
冻雨灾害报道结束后回到江城时,学校新学期也已经开学了。按照系里的安排,毕业班学生实习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要陆续回校,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任务。有了上学期的实习经历,结合三年时间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钟山毕业论文撰写进行得很顺利,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列出了写作大纲,完成了第一稿,只等着再充实些实例,认真修改一次,就可以誊清上交了。
这学期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就是毕业分配去向。因为在《江城晚报》的突出表现,报社已经决定可以接受钟山。钟山提出女朋友方静的问题,报社原本不想要女记者,理由是将来要生孩子,影响工作,去艰苦环境采访也不好安排,很麻烦的。因为钟山一再坚持,管人事的同志到江城大学翻阅了方静的学生档案,见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回去跟领导一汇报,领导同意方静也可以到报社工作。因为当时新闻专业人才的确稀缺,全国名牌江城大学毕业生更是难求。
毕业去向基本有了着落,又可以跟心爱的人在一起,方静不再像上学期那般苦闷,与钟山在一起时总是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写毕业论文间歇,两人会逛逛街,尝尝街边的风味小吃,到江边吹吹江风,去南郊的钟山看梅花拍照片,参加大学生俱乐部的周末舞会,到大操场走圈赏月。或者就择校园里一处小亭子坐下,畅想共同的未来,话头只要一扯开,就说不完道不尽。
☆、第三十九章 母病速归
转眼间到了清明节,春风又绿江南岸,正是江城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钟山与方静约定当天去南郊的钟山踏青,还没出发,就收到了家里的电报,“母病速归”四个字如晴天霹雳,惊得钟山目瞪口呆。
钟山匆匆忙忙去一舍告诉方静家里来了电报,自己得马上买票回老家。方静提出要陪他一起回去,钟山想到方静的出现可能会与美惠发生不愉快,而且老万那里也未必请下来假,就劝阻她这次先不要去了,以后去青山的机会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的。
回到家时,钟山见母亲躺在床上,这次是真的病倒了。父亲坐在沙发里,脸上布满愁云惨雾。见钟山回来,表现出有些惊讶。
父亲把钟山拉到他的小屋,小声说,春节后,母亲胃疼又犯了,吃了吴大夫开的中药也不见好转,就去医院做了胃镜,结果竟然是胃癌,她自己还不知道呢,只告诉她是息肉。按照吴大夫的说法,癌症发现了就要及时手术根治,否则等到扩散就麻烦了。所以手术就定在下周三。父亲知道钟山毕业前学校里的事情多,并不想惊动他,是美惠自作主张给钟山发的电报。
周三那天,李春花换上病号服,被推进手术室前,她左手拉着丈夫右手拉着儿子,想说什么,却哽咽着说不出来。钟树林强忍住悲伤,故作轻松地劝道:“老婆子,没事的,就是胃里长了块息肉,切掉了这个坏家伙胃也就不疼了。你就想想我当年上战场,枪声一响,就什么都不怕了。疾病就像小鬼子,你坚强,它就软弱,就会败下阵来。”李春花被老伴儿的一番话逗乐了,放开了丈夫和儿子的手。
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医生悄悄跟钟家父子说,能不能复发不敢肯定,不过所有的疾病都跟情绪有关,希望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千万别让她生气上火。父子俩连连点头。
母亲的身体在一天天康复中,有老伴儿和儿子相伴左右,情绪也极好,从渐渐有了血色的脸颊就可以看得出。钟树林已经催了几次儿子,说学校有事你就赶紧回去忙吧,你妈有我跟美惠照顾呢。母亲说:“山子,毕业后去哪里定了吗?我跟你爸都希望你回青山,将来结婚有了孩子,我们也可以帮着照顾。”钟山本想说已经定了《江城晚报》,可是想到医生的一番话,只好又咽了回去,含糊其辞地说还没定呢。父亲说:“如果想回青山,到电视台工作完全没有问题,我有一个老同事现在担任电视台台长,我说了你的学历和专业,她当即表示非常愿意接收。”
傍晚,安顿好母亲,父亲说:“钟山,你累了好几个晚上了,今晚我在医院照顾你妈,你回家洗个澡,睡个好觉吧。”
回到家里,在卫生间洗了澡,刚套上睡衣准备上床休息,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打开门,见是美惠,钟山表现出有些惊愕。
美惠越过钟山,径直走进里屋,在钟山的床边坐了下来。钟山犹豫了片刻,只得跟进来。见钟山不冷不热的表情,她收起了原本挂在脸上的微笑,问:“钟山,你毕业后到底准备去哪里工作?”
“已经定了,去《江城晚报》,方静也分到了晚报。”钟山没有抬眼,每个字却吐得清清楚楚。
美惠一双忧郁的噙满泪水的大眼睛望着钟山,良久,打开小皮包,拿出一张纸片递给钟山,是一张医院开具的诊断书,“早孕”两个字若五雷轰顶,惊得钟山呆若木鸡。
☆、第四十章 痛苦抉择
钟山半夜里回到江城时满身疲惫满脸沧桑。
第二天早晨来到五舍405室时,方静眼中的钟山瘦了一圈儿,头发凌乱,脸色灰暗,眼窝都塌陷下去了,以为是连日来不眠不休照顾生病的母亲累的,便善解人意地说:“钟山,你好好休息一天吧,明天我再来找你。”
钟山说:“今晚吧,今晚六点半我在一舍楼下等你。”
方静说:“这样吧,六点半南芳园楼下见,我请你吃小笼包子补一补身体。”
钟山没有回应,算是默认方静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