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的风江南的雨(59)
中场十分钟休息后,邱月月换上了黑色丝绒长裙,又令钟山想起了大学离校前夜篝火晚会上与他共舞的方静。邱月月又弹奏了《命运》《罗密欧与朱丽叶》《蓝色的爱》《悲怆奏鸣曲》《梁祝》等曲目。
钟山完全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或柔情蜜意或忧愁悲伤的情境中,这个在舞台上用十只纤指营造出如此曼妙世界的女人,正是钟山盼望多年,让他在虽过了而立之年仍能像懵懂少年一样怦然心动的女神。
演奏会结束后,观众陆续离去,钟山却没有离开座位,而是掏出手机,按照李宝生提供的号码拨响了邱月月的手机,《少女的祈祷》彩铃声响了半天,仍无人接听。他猜想她一定在换装,便坐在位置上耐心地等待。果然,过了十分钟不到,对方的电话就拨回来了。钟山有些小激动,说话就有些语无伦次:“邱老师,祝贺你今晚的钢琴演奏会获得圆满成功!噢,我是青山日报社的钟山。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是说如果你没有其他安排的话,可不可以请你喝个咖啡?”
邱月月竟然愉快地答应了。
钟山在礼堂门口等到邱月月,已经换上了一套牛仔装,头发也束起了马尾巴,与方静风格迥异。
秋风乍起,空气中散发着甜甜的果香,正是这个城市的特产南果梨上市时节。
二人来到校门口的上岛咖啡厅坐下,各点了一杯咖啡。钟山问邱月月有没有吃晚饭,邱月月说吃是吃了,可是一场演奏会下来,又有些饿了。钟山又为她点了一套煎牛排和三明治。邱月月吃饭不像方静那样慢悠悠的,有些矜持,而如她弹钢琴一样,十指灵动,如行云流水,是另外一种情致。
离开咖啡厅,邱月月说有些吃撑了,可以在外面走一走。二人又并肩来到青山师范学院校园的大操场上。浩月当空,钟山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大学校园。
当晚,二人谈话的主题就是钢琴音乐,从贝多芬到莫扎特,从舒伯特到巴赫、肖邦、门德尔松……当然还有时下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钟山说到了自己小时候学过吉他弹唱,已经好多年不摸了。邱月月高兴地说,哪天你拿来,咱们来个吉他钢琴协奏,一定别具风味。
二人最后也谈到了各自的家事。邱月月很简单,父亲是儿科医生,母亲是中学音乐老师,她们姐妹两个,一个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一个实现了母亲的夙愿。
又谈到了各自的情事。钟山说到了高中时与林美惠的初恋,大学毕业时与方静的分手,以及林美惠的移情。邱月月说她在读研究生时爱上了自己的钢琴老师,爱得疯狂爱得无法自拔,是要命的单相思,跟老师毫无关系,她甚至觉得没有老师的日子了无生趣,想到过为他切腕自杀。因为这些年心里只装着老师,所以,她对其他男孩子从未侧目过,更惶论动心。这回,她姐姐拿出了钟山采写的报道,她忽然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了好奇心,所以答应与他见面。
两人越谈越多,越谈越投缘,走累了,就坐到操场的看台上继续谈。后半夜,夜深露重,有些冷了,两个人紧紧地依偎在了一起,直到启明星升起,东方破晓。
☆、第四十四章 明丽双收
钟山离开安台记者站那一年的年底,靳明丽也跟报社提出申请,希望调回本部工作。因为那一年的国庆节,她结婚了,丈夫小张是青山冶金建筑设计院的一名助理工程师,比靳明丽大一岁,人长得高高瘦瘦的,除了眼睛小些,戴着眼镜也就不显小了,其他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报社同事们暗地里都说,这个靳明丽还真有手段,神不知鬼不觉地找了这么个文弱书生做丈夫。婚礼酒席上,王学礼小声在钟山耳边说:“可惜一棵好白菜让老母猪给拱了。”
因为年初刚做了人员调整,没有闲置下来的岗位,靳明丽只得分到群工部,负责“民生热线”栏目接听电话和采访工作。
第二年“五一”不到,靳明丽就诞下了一个八斤重的女儿。同事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靳明丽是珠胎暗结,奉子成婚,靠这个拴住了那个白面书生。
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靳明丽就提前上班了。仍然回群工部接热线电话和采访。一年多的时间里,“民生热线”栏目为百姓解决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在青山市已经小有影响。市长一年内三次在报纸版面的留白处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解决“民生热线”提出的暖气不热问题、水泡区雨季道路难行问题、城乡接合部路灯不亮问题。并建议让“民生热线”栏目与“市长信箱”联动,“市长信箱”中一些事关民生的问题可以请青山日报热线记者帮助协调解决,并跟踪报道解决结果。
第二年年底,青山市首次设立新闻贡献奖,靳明丽被评为青山市十佳记者,得到了奖杯和2000元奖励。
靳明丽工作中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她和孟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报社里好多细心的人都发现,孟总看小靳的眼神与看旁人不一样,不是一贯的严肃认真而是少有的温情脉脉。
孟总唯一的爱好是打乒乓球,恰好靳明丽从小在少年宫练过,打得一手好球。一次孟总与人事部贾主任正玩得兴起,忽然贾主任手机响了,电话里说他的老母亲在家里摔伤了,让他赶紧回去。恰巧靳明丽从乒乓球室门口走过,接过贾主任的球拍,陪孟总连打了三局,结果是孟总三比二获胜。其实是靳明丽故意让孟总的,又让得巧妙,使孟总感觉赢得不是那么轻松,一场球打下来,已经大汗淋漓,直呼畅快。
以后,每天同一时间,靳明丽都去孟总办公室门口喊他打球。后来,已经形成了默契,到时间两人就准时出现在乒乓球室。孟总打得热汗淋漓的时候,就脱下毛衣、衬衣,只穿一件跨栏背心。靳明丽打得满头大汗时也开始脱外衣,穿的是一件凸凹毕现的豆绿色紧身小衫。
再后来,孟总有时晚上出去吃饭会带上靳明丽。一次,钟山有个紧急采访任务,车队派不出车,临时征用孟总的专车,司机老赵因为送过一段时间钟山去安台记者站,所以见到钟山就比较近乎,话也格外多,唠着唠着就说漏了嘴,说昨晚送孟总和靳主任回家,到家都半夜了,才起来就接了拉钟大记者采访的任务。
现在,靳明丽已经由群工部记者提任为群工部副主任了,是全报社副主任中最年轻的一个。
☆、第四十五章 人事变动
时政新闻部葛主任上月就退了,编委会讨论新的人事安排。拿出两套方案:一是提任时政新闻部副主任钟山为时政新闻部主任,提任时政新闻部记者朱晓彤为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兼时政记者;二是调群众工作部主任刘长江任时政新闻部主任,提任时政新闻部记者朱晓彤为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兼时政记者,提任钟山为群众工作部主任。最后大家倾向第一个意见,因为时政记者换新人,钟山提主任,正好可以发挥把关作用,保证时政报道的可持续性。
钟山不再担任时政记者,要由副主任提为一把主任的风声很快就透露出去了。
市里新近换了一把手,提出要由干净利落的女记者跑时政新闻,该一把手在一次采访中见过朱晓彤,暗示这个女同志就不错嘛。朱晓彤确实是报社女记者中模样较为出众的一个,虽然能力平平,但是当个时政记者应该问题不大。一把手意见已经很明确,报社当然不能阻挠,而且对报社而言,选用一把手看好的记者跑时政,沟通顺畅,今后开展工作会减少诸多麻烦。
靳明丽是在与孟总每天的例行打球时间听到了这个人事安排,她当时就生气了,把球拍重重地放在球台上,说:“我要当时政新闻部主任,让钟山留下来继续当时政记者!”见孟总面有难色,靳明丽也挂下脸儿噘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