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443)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等到晚饭上来,冉佳怡才再次露面。

鉴于今天是第一天,冉佳怡让准备的菜色还比较丰富,一顿饭吃的几个人都很满意。

吃饱喝足,冉佳怡再次给人添阻:“娘,如今您搬进来了,家里的事情还是您管着吧。”

这吃力不讨好,还要倒贴钱的“好事”,还是尽早甩出去的好。

翟母有点心动,她管了几十年的家,要是让儿媳当家,她难免觉得寄人篱下,要是当家,那儿媳不得好好伺候自己。

没多想就要应下,翟父用力拽了一下发妻的手腕,示意她不要说话。

“我们都是乡下人,哪里懂这些,还是明月你来管,我和你娘都放心。”

冉佳怡哪里肯:“爹,我知道您的意思,只是我年纪尚浅,很多事情还要娘多教导。”

翟母不懂老伴的心思,但无疑管家是一件好事,她随口就应下:“那就我管吧,不过你也要学着点,早晚还要你接手的。”

冉佳怡心想,那这可能没有这天了,趁热打铁,她将两个月的账目都交给了翟母,还有府中库房的钥匙,一并交了出去。

这下冉佳怡无债一身轻,只等着看他们怎么对付府里的开支。

--------------------

感谢在2020-08-23 20:50:21~2020-08-26 20:49: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结发共长生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0章 第十三个世界

翟母很满意儿媳的识相。

自从婆婆去了之后, 翟母一朝媳妇熬成婆,翟家的一切日常事务都由她做主,享受够了高高在上、主宰家里人开销的她, 自然不愿意在儿媳手底下过日子。

本来住进城里的宅子, 她是有些心虚的, 可是一想到这是在自己亲儿子家里,她又觉得理所应当。

其实之前一家人有过商量让儿媳管家,翟母当着翟父和儿子的面答应了, 但心里还是不服气的,这会儿面对儿媳的谦让还是十分坦然的接受了。

只是有些东西,接手容易松手难, 冉佳怡相信原主对此深有体会。

想想上一世,一直拿嫁妆贴补家中的原主, 冉佳怡就觉得, 有时候人还是懒一点、自私一点更好。

总之,现在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翟母获得了想要的管家权,而冉佳怡顺利脱手。

至于过一阵子翟母发现开销过大想要反悔的可能,冉佳怡闲闲的想, 那关她什么事情呢。

冉佳怡十分有做儿媳的自觉,公婆来了, 不仅主动让出主院、交出了管家权,早晚请安都十分合规矩,不留一点把柄给人。

于是, 作为儿媳的她, 每日里只需要吃吃喝喝, 一点不需要操心。

倒是翟母, 一开始接过管家权十分欣喜,可当看见账上空空如也的时候,心一下子就拔凉了,也想起了之前丈夫和儿子的埋怨的话。

可接都接了,难道还能退回去,而且翟家这么多年其实也很有些积蓄的,比不上罗家,但也算小富之家,自家人要花的钱,翟母虽然舍不得,可咬咬牙也就花了。

可翟母没有想到,京城里的花销竟然这么大。

之前他们虽然说是在京城,可就是在京郊,一应吃食花用大多还是靠地里产,除了儿子读书花费大了点外,其他也没什么。

可是到了京城,真真是哪里都要花钱,就连喝的水都要花钱买。

这话可不是说笑的,翟家的院子没有水井,一家人要用水怎么办?

只得去买水,这条巷子有水的人家不多,因而就有那有井的人家每天会打水来卖,也不贵,一大桶也就两文钱,可架不住要的量多啊。

上下主子就四口,加上十来个仆人,每天的用水量十分可观,钱就跟流水一样哗哗的没了,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到十日,翟母着急上火,把一家人召集起来,商量怎么办。

翟父来之前也没想到这个,这会儿想到的主意就是打口井,虽然一时花的多了点,但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

翟母也只得答应,当即就去找会打井的人来。

只是,井也不是那么好打的,那得看天意,要是没有合适的,那井也是打不出来的。

好在翟家的运气没有那么差,打井的老手在院子里左右巴拉了一天,总算找了一个能出水的。

翟母二话不说,一个字:“打”,十二两银子就这么出去了,那就一个心疼。

就是搁在儿子前几年读书的时候,十两银子也够一年多的束脩并纸笔花销了,等到儿子中了秀才,翟家就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支出。

至于给儿子娶妻,虽然花钱了,但是想想嫁妆丰厚的儿媳妇,那绝对是赚了的。

-----

翟母算算自己的钱包,怎么算怎么觉得自己亏了,咋一管家就要花钱呢。

钱花了,心情却不怎么舒爽,少不得找找儿媳的麻烦。

“明月啊,你们之前怎么没有想着打个井啊?”

显然,这是埋怨为什么这笔钱不是儿媳先出。

冉佳怡想了下罗明月当时的想法,如实道:“娘,我也没想那么多,买水的钱也不多,还省了打水的麻烦。”

这可不是冉佳怡瞎说,而是罗明月就是这么想的,买水的这点小钱在她眼里真不值什么,她几个铺子庄子里每天的出产可都比这多多了。

而且,到底不是自己名下的宅子,原主刚进门也不好直接处理,这就不提了。

看见儿媳的坦然,翟母本来三分的火气都悄悄的升到十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