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880)

作者: 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这自卑由来已久,自来津门后,妻子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看着寻常,薛茂想起来总觉佩服,赚的钱比自己多是一方面,胆识过人又是另一方面,如今学历上的碾压彻底打击了他的男性自尊,仿佛,这个家有他没他都一样。

没甚上进心的他也难得生出了几分焦灼来,却又无处抒解,急得跟个无头苍蝇似的。

冉佳怡看了一阵笑话,最后还是劝他也开始学习,并且告诉他,若是再不读书,改明儿连三个孩子认的字都比他要多了。

被妻子超过,薛茂还能安慰自己说夫妻一体,但女儿可不行,那是他做父亲的尊严和义务。

几重打击,薛茂挣扎之下还是认命拿起了课本,看看自己手中拿的小学课本,再看妻子看的高中课本,他无比后悔,早知道迟早要学,还不如早点呢。

--------------------

第415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薛茂就这般开始了痛苦而煎熬的学习生涯。

说痛苦是因为学习对他而言是真的痛苦, 他简直难以理解,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喜欢读书的人存在,说煎熬是因为, 再痛苦也得努力去学, 起码得将进度赶在大女儿梅花前面。

梅花可不知道亲爹有这样的烦恼, 懂事的她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十分珍惜,每日里在学校认真听课, 回了家也认真完成课业,还会复习和提前预习,妥妥一三好学生。

就在薛茂以为日子会一直这么安静下去的时候, 老家那边又闹了幺蛾子。

薛母不知怎地,似乎放弃了让他生一个儿子的想法, 却又生出了一个歪主意, 那就是让他养二弟的儿子,也不提过继的事情,就说让他养着,将来侄子给他养老。

要问薛茂愿意吗,那肯定是不大乐意的, 脑子正常的人、谁会愿意养别人的儿子,且经过这段时间冉佳怡的洗脑, 薛茂已经接受了女儿养得好其实也能给他们养老的意识,再不济他们可以回老家买社保,到时候国家给养老, 不比儿子差。

这些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身处的开放环境、周围思想前进的人群, 以及冉佳怡的洗脑、看书读报接收到的新理念,一点点促成了薛茂思想的改变。

而在他改变的同时,薛家那群人依旧故步自封,沉浸在有子万事足的满足中,自以为得到了传宗接代的保障以及养老的保证,却不知,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实。

又是一个中旬,因着薛茂请假回去一天的缘故,本来这个月到手的工钱就少,还不够一个月的正常花销和借的车票钱,冉佳怡毫不客气将钱全部扣了下来,没道理薛家膈应她、她还得好好供着。

薛家这下是彻底炸窝了。

原本大房不愿意生儿子,急得只有薛母,毕竟二房内心可期盼着大房不要生儿子,好让他们的儿子能继承薛家的一切,这才好不容易说服了薛母,将来兼祧两房,当然代价也是必须的。

但到嘴的钱没了,总是让人着急的。

惯常打钱回来的日子,薛母没有收到信件,焦躁下又耐心等了几天,依旧没等到,这下,才知道真的出问题了。

甚至等不及写信,薛母直接让二儿子去打了一封电报,主旨就一个要钱。

钱,反正薛茂是没有的,但他这次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上一次媳妇不相信薛母写信说生病的消息,因为实在是太假了,假到就差直接告诉你,不用着急、这是假的,也只有他才会傻得上当吧。

嗤笑一声,将这封信抛在了脑后,冉佳怡转头干脆压在了箱底。

另一边,任是薛母再气再急,奈何距离遥远,为此特意跑过去也不划算,只能等下个月的,其实她心底不是没有猜测过原因,到底被贪婪压下。

好在如她所期待那般,次月的钱总算按时打了过来,或许是底线降低了,虽然这次的钱少了一下,薛母竟然觉得也还可以了,毕竟好歹给了。

————-

只是,因着到手的钱少了,薛母的手头也更加紧巴起来。

原先看在大孙子面上,十次里二房要钱,总有三四次会给,现在则变成了十次都不一定给一次,问就是钱都给大孙子存着呢。

就跟薛母拿薛茂毫无办法一样,在薛母手底下过活的薛盛,更是拿薛母无可奈何,惹的老二家的又是一通埋怨。

好在生了一个儿子让她的底气涨了不少,在薛家、娘家乃至村子里都能挺胸抬头,而不是畏缩如一个罪人般,她现在最大的期盼就是儿子好好长大,将来有大出息孝敬她这个当娘的。

时间眨眼来到六月份,冉佳怡如愿拿到了高中毕业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高中毕业生,且将继续向着大学进发

薛茂学习了一阵子,实在没有多少学习的天分和毅力,最后只得无奈放下语文课本,在冉佳怡的建议下专供数学一科,无他,纯粹实际生活中能用得上。

好处也不是没有,原本他在码头就是一个随时可以被取代的搬运工,而凭借着这点数学的基础,勉强混上了个记分员的兼职,每个月的工资都涨了几块钱,这又是意外之喜了。

大丫梅花以双百的成绩升入二年级,幼儿园的两小依旧继续着自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远离了薛家,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变好。

苦恼只在他们再次回老家的时候出现,不知何时,原本应该充满着温馨与爱的家庭,竟然成为了他们不愿提及的存在,好像那些年一起生活留下的没有一点感情,而全是蝇营狗苟的算计与鸡毛蒜皮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