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听说我爹是暴君(39)

作者: 及宙 阅读记录

这其中,最心急的当然要属益王。

顾闻的心像热过上的蚂蚁,他是存了争储上位的心,也早就做好了与所有兄弟们过招的准备,却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福王会直接带兵进京。

他也不动,就是让铁甲军在城外站着。不进城,不发话,不退走,每天生火做饭操练,没有人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

顾闻不是没有派人前去试探,但他派过去的人,连福王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打出来了。

而让他更加心慌的是,原本那些支持自己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居然开始慢慢动摇起来。

顾闻不得不承认,在权势武力上,自己比不得福王,在年纪见识上,自己比不过魏王。在身份法理上,自己比不过肃王,他唯一所拥有的,就是稳坐京城的先机了。

然这先机,却因铁甲军的出现被彻底打破。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手下到底出了什么错,他们不是早就已经把发往封地的圣旨和消息全部拦截了么?福王为什么还会出现?

顾闻从未领过兵,更没有上过战场,过去这二十几年,他一直在京城经营名声,那时候因太子尚在,他想要的,不过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贤王名声而已。

所结交的,自然也多数清流书生,这些人在文会上凑个趣儿还行,若想在大事上有什么助力,是不可能的。

还是太仓促的了。

如果早知道太子会突然暴毙,他绝对会早做准备拉拢文武大臣,也不必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可现在,问题出现了。

福王兵临城下,自己要如何是好?

是按照原计划争取支持继续争夺太子之位,还是静观其变,看看是福王谋反成功,还是父皇将其诛杀?

顾闻静静地站在人群前方,等待着殿中反应。

过了好大一会儿,身着紫袍的太监文岸匆匆出来。

“皇上口谕,福王带兵围城,大逆不道,着益王顾闻协百官共击之。”

顾闻浑身一震,立刻跪下谢恩。

百官纷纷下跪,山呼万岁:“皇上英明。”

“殿下,这天大的担子。可就落在您身上了,您可千万不要让皇上失望呀!”等所有人离开之后,文太监专门留了益王,笑呵呵地说了这么一句。

顾闻激动得满脸通红,好在还知道自己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于是硬生生逼出两滴泪来,坚决道:“请父皇放心,儿定不辱命!”

有了这句话,京中一切,就都由他调动了。而皇帝的这个态度,无疑是向众人表明,他看好益王。

那些支益王与益王相熟的,自然内心窃喜。

另一些从前不曾接触的,也开始琢磨要趁此机会多多露脸给个好印象。

但像谢家这般,与别的亲王天然绑定的大臣,心情就不太好了。

“皇上拖延不定,分明就是不看好京中几位皇子。哎!都怪福王坏事!”

皇帝病重,要立太子,早就立了,怎么可能拖延到现在?

分明是想要等所有藩王进京再说。

从前大家猜测的,自然是福王,魏王,肃王三人中的一个。

但现在福王坏事,自己把自己推到了谋逆的位置上,这储君的人选,自然再也不可能是他了。那么剩下的两位会是谁呢?魏王还是肃王?

“小四怎么还没消息?他到底接没接到肃王?”

城中已经有人开始往外逃了,谢青松在家急得团团转。刚想再派人出城,却见外面忽然乱成一团,居然是益王调集兵马,和铁甲军在城外打了起来。

“怎么这就开打了?为何不先派人劝降?”

那可是福王,为朝廷立下过战功的超品亲王,皇上的亲儿子。

便是铁甲军驻于城外,也并未轻举妄动,没有真正攻打进城的意思。

这显然是可以化解的呀!

“益王怕是想要凭此借口,彻底将谋反的帽子摁死在福王头上。”

“但如此一来京中大乱,肃王殿下又迟迟未有消息,我们该如何是好?”

谢月泉哪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静观其变。

“无事,皇上英明,不会任由他们胡来。”

谢青松欲哭无泪。

肃王殿下哟,您到底人在那里哟?

*

被谢家殷殷期盼的肃王,正在银虎山山顶上应付慧明老和尚。

俩人坐在山崖边的巨石山上,谈家谈国谈天下朝堂,其他人远远站着,无人敢靠近一步。

顾明宸一觉醒来,长夜过半。

身边的顾明珊还在呼呼大睡,小团子盖着厚厚的大裘躺在床下边。

帐篷里除了他们三个,没有其他人。

父王不在。

顾明宸爬起来,刚一动,小团子就睁开眼睛起来了。

“你睡吧,别管我。”顾明宸小声吩咐一句,小团子便不再动了。

她自己穿好衣裳鞋袜,打开帐篷出来,就看到父王在远处和人说话。

本来想过去问他在干嘛,却被石亚夫拦住了。

“王爷在与高僧谈话,小姐,那边风大,您还是不要过去了。”

在谈正事呀,顾明宸就不过去了。

她决定等他谈完,便坐到了火堆旁边。

篝火燃得很旺,此时坐在火边的除了殷秀明谢潼和几个年轻的美女郎君之外,还有一个陌生的和尚。

和尚看着年纪不大,见到其他人朝顾明宸行礼,也站起身来,念了声佛号。

顾明宸乜着他看了半晌,问:“你是谁?怎么之前没有见过?”若是个普通的和尚,肯定不会坐在离主帐最近的火堆旁。

“小僧戒贤,见过小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