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地梨花落枝头(重生)(106)+番外

作者: 定立青竹 阅读记录

每日九岁太子都会牵着比他小两三岁的魏王途经魏姬宫门,回到贵妃所住景春宫。

兄弟二人感情甚笃,可能是作为周狟嫡子的警惕,也可能是贵妃在太子耳边忠言远离皇后娘娘,太子每每见到她都用那一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眼神凝视她,有忌惮,有探究,就是未有尊敬。

这让魏姬时常不满,可能今日因宁安生病一事,皇帝命令他们早些回去。

往日无事周狟都会去太子太傅哪里查岗两位唯一子嗣是否知书达理,从不怠惰。

今日下朝后周狟照旧前往,只是黄袍还未坐热,就被宁安吐血一事吓到。

周狟失了分度,下意识在太子皱眉所闻何事时摆手示意他们回宫。

自己焦急只带了一个大太监与三两个护卫便焦急往离皇宫不远处的公主府而去。

贵妃宫里大宫女还未得到消息,周跖与周陌并排提前自行回宫,恰巧被魏姬身边老嬷嬷发现禀报给皇后。

魏姬正愁未有机会把从魏府得到的毒丹不经过她的手送给皇帝,就灵光一现,嘴角漏出狠毒微笑,叫来老嬷嬷耳语几句。

老嬷嬷瞬间了然,出宫门拦住还未走远太子一行人,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有请魏王殿下。”

稚童周跖闻言皱眉,上前挡住周陌,道:“母后何事需要单独寻皇弟。”

好一个兄弟情深,老嬷嬷心里有数,面上维持着笑容,道:“皇后娘娘前几日去冷宫见了秦妃,秦妃求皇后娘娘带魏王见她一面。”

“太子也知晓,魏王出生后,一直未有机会见几次秦妃,秦妃更是在冷宫甚是想念魏王殿下,皇后娘娘说了,陛下在宫是不容许魏王去见秦妃的,皇后娘娘念在母子情缘,不忍拒绝,特此让奴过来,趁着陛下出宫,让魏王见一面秦妃。”

老嬷嬷见太子神色并不见松懈,又道:“至于魏王去不去,皇后娘娘并不强迫。”

语毕,老嬷嬷低头恭敬等待答复,太子沉默片刻,看了一眼魏王虽不言语,却期待的眼神,须臾才叹气道:“多谢母后,老嬷嬷领着魏王去吧。”

老嬷嬷一喜,领着魏王去冷宫。

之后的事情,是并不知情的秦妃见了日思夜想的魏王,感念皇后恩情,老嬷嬷在魏王跑出去为秦妃折花时,对着秦妃道:“皇后娘娘让秦妃办一件事,办好了,以后只要陛下出宫,就带魏王来冷宫。”

之后的事,便是秦妃欺骗魏王,让魏王溜进皇帝书房,把毒丹放进了香炉下,此毒丹来自渭南,可口服也可燃烧被吸入。

魏王真的以为那颗小小的毒丹是秦妃为了出冷宫而让皇帝回心转意的手段,而秦妃早就对帝王失望,她才不会去管皇后此丹何用。

魏王周陌虽住在贵妃宫里,太子对他也非常关心爱护,可他还是心疼自己的亲母,再者贵妃本人对他并不好,在太子看不到的地方,没少折磨他。

周狟回宫后,如魏姬所料,听宫人道魏王来过,周陌离开后,皇帝书房宫人就进去查看,因香一直燃着,那小小毒丹,遇火一下燃烧殆尽,变成与香炉里的香灰无差,宫人并未查到什么,便如是禀报周狟。

周狟因担心宁安,并未放在心上,魏姬得了消息,未想到此毒丹燃烧如此之快,之后的日子,都是魏姬亲自上阵,无一失手。

而秦妃也在不知不觉中,被魏姬毒害,不到一年,便香消玉碎在冷宫。

第60章

亲赴杭州

大周第四任皇帝殙,举国同丧,半月后的杭州府,不受京都影响,依旧白日才子佳人同游西湖,夜晚灯火葳蕤半遮假面。

岑则站在一叶扁舟之上眺望远方家家灯火。

每每到达杭州府,他心潮如船下荡漾波浪,看似平缓,实则波涛汹涌。

船身轻晃,打船的阶予稳住船身,阶一从另一只小船上跳落在岑则耳边,道:“主子,查到了,一处私铸币坊。”

船尾的阶予一听,激动导致扁舟微颤,岑则皱眉撇他一眼,对着阶一道:“周围可有耳目。”

“主子料事如神,一方势力却为太子眼线,还有一方踪迹飘渺,属下不敢打草惊蛇。”

“无须自责,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岑则抬手示意。

阶一从怀中取出三张纸币递给岑则。

轻声说道:“这一张是真的,杭州府流通最广,这一张也是真的,只不过这一张是京城流通到杭州,这一张便是假的,流通不广。”

阶一分别指给岑则听后,又道:“属下一路打听,城中百姓无法分辨真伪,都觉得这三张无甚差别。”

岑则听闻皱眉把真的递给阶一,透过微弱光亮看着那张**,嗤笑道:“技术如此劣质。”

“带路。”

一行人纷纷穿玄衣蒙黑纱,除却打头的男人,只见他虽也一身玄罡墨衣,脸颊框带一黑中点着金箔的恶鬼面具,紧致下颌在金属对照下呈现更加立体,可怕中透着神秘。

经过碧绿热闹的街市,翻过一座高山,便看到山与山之间蜿蜒盘旋着一片矮房。

“主子,您瞧,山那边便是太子的人,属下想不通,这人证物证皆在,捉回去严刑逼供,还怕他们不招供?”

岑则拍了拍灰尘,道:“魏姬此人作恶多端,每每都是传闻流出,等真正去寻证据时,皆能抽身,摘除嫌疑。”

“太子早年在魏姬手里吃了不少教训,此番所涉极广,太子不敢轻举妄动。”

阶予点头,表示明白,就听岑则谈谈道:“可不破不立,这都半月了,朝堂因未立新君,动荡不安,我虽不站党派,可祖父教导依然在耳,不可忤逆。”

上一篇: 吻鹤 下一篇: 你们清醒一点[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