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连联络部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李巧感觉不是:“应该没有加入联络部,但是加入了学生会某个部门对吧?”
周沁领着两个好姐妹去学校附近一个好吃的饭馆吃饭,路上不忘记买美味的小吃:“是的,我加入了文艺部,联络部门简单来说就是拉钱的。”
她边走边解释他们学校两个部门的作用,联络部,对外联络,从外面拉赞助。
明天是和生活用品厂家合作的一次活动,参与活动小游戏的学生有机会拿到奖品。
奖品是该厂家生产的生活用品。
除了提供奖品,厂家会在活动上售卖自家生产的生活用品,几近成本价卖给学生。
周沁为了谢礼答应救场,如果卖的生活用品确实质量过关又便宜,她可能会另外买点带走。
作为第一次上大学的学生,周沁起初也不知道这两个部门在学校的作用,后来明白了,就去参加了文艺部。
按照她以前的工作性质,联络部更适合她。
只是她接受不了拉来的单子没有个人提成。
没钱的累活,她不干。
各个学校的学生会部门,或许名字一样,工作却会有些微差别。
知道自己学校学生会文艺部有渠道了解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还有机会报名参与主持人选拔,她就加入文艺部了。
学生会跟个小社会似的,存在欺压现象,上一级欺压下一级,作为新加入的小干事,周沁也被欺压了。
孙晓君:“你前面怎么没和我们说呢?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吗?”
前两次三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周沁从没说
过学生会的事情,大多时候是听她们两个人说话。
周沁:“不是最近发生的,这事我之前不愿意提起,是因为一想起就冒火。
现在好多了,可以给你们说说怎么回事,先说结局,结局是副部长被我骂哭了。”
说完结局,她开始说过程。
过程是从她想锻炼口才说起。
读完高三,又在厂里做了大半个暑假的流水线沉默女工,她的反应力变得无比迟钝。
不算完全迟钝,有快的时候,却快在已经不需要快的地方。
让她接某句唐诗的下一句,只要这首唐诗在高中必背目录里,她能立刻接出下一句,吵架的时候反而无法有效还嘴。
可能条件反射是要骂回去的,但没骂到对方痛处。
她不后悔把副部长骂哭,后悔没骂到痛处,骂得不够好。
只能说在还嘴方面,她需要慢慢“复健”。
孙晓君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好姐妹:“原来你以前骂贺安良算是骂得比较温和了。
你自己很不爽,认为骂得不够戳对方痛处,我觉得能把对方骂哭,已经不是戳痛处了,是踹人家痛处!
我这种窝囊的人只会回去默默流眼泪或者背后蛐蛐。”
周沁努力回忆:“……我骂贺安良?你说我让他滚出我人生那次?”
“是的。”孙晓君点头。
想起来还有点尴尬,周沁说道:“哪到哪啊,那只是我大声吼了他一句,不算骂他,如果知道亲大哥在我这里是什么待遇,就会发现我对贺安良已经挺不错的了。
反正我是一骂成名了,只要部门开会或者什么活动有我出现,大家就默契保持安静,副部长也不见人影了。”
李巧比较担心:“骂副部长会不会被穿小鞋?”
“不用担心,我进部门不是为了评优,不是为了拿奖学金,我自己多少斤两,我自己清楚。
加入部门,主要是为了锻炼口才,看情况报名参加辩论赛,朗诵比赛,主持人选拔等等,给自己履历多增添几笔能唬住人的内容。
我们部长是正常人,一个温柔圆滑的学姐,副部长什么用都没有,得罪她跟没得罪似的。
就算我骂哭部长也无妨,一个学生会部门部长就能给我穿小鞋了?
校长孩子给我穿小鞋我都得告到上面去!
又想牛干活,又不给牛吃草,不给钱凭什么让我当牛做马,还敢在我面前拿鸡毛当令箭,我如果没骂哭她,回去该多懊恼。”
现在也没有个学校论坛能交流,想要知道学校各种比赛途径,只能自己主动了解。
参加比赛比参加部门有用多了,有些比赛还有奖品,参与奖都有送小礼物的。
哪些比赛得了前三,她会把比赛名称全称记下来。
只要参加比赛够多,没准她以后都不用在简历上写第二名第三名的比赛了,只写第一名就能写得满满当当。
孙晓君:“沁沁你好厉害。”
周沁心情好起来,努力压住想翘起的嘴角:“骂人功力还是有待加强的。”
“只要你想,当学生会会长都不是问题。”孙晓君继续夸夸。
李巧点头。
“我不想当会长,干事也只当一年,大一结束就退部。
这一年我认识的人肯定不少,自己也懂更多事情,之后的闲暇时间重心会放在比赛上,至于学习,我不是学习的料子,能及格就行了。“周沁现在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普本经济学专业学生,将来从事财务工作或者进入银行体系的都寥寥无几,更不用说专攻这个领域,坐到头部位置了。
她读大学就是为了大学学历和锻炼个人能力,真不打算在学习上多下工夫。
实在闲得慌,不如多练练普通话,多看书多读报,增长见识。
贺安良之前给的志愿参考还挺有良心,在她英语成绩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没有将外语专业放入选择里。
因为学外语又苦又累又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