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48的奋斗人生(199)

明明是伤感自己的老兄弟生死未卜,可说出来的话,却没说一句后悔的话,满嘴都是赚了。让方大海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只能就这么愣愣的听着。

“人啊,只要能喘气,还有大夫,那就死了了,只是老韩亏了啊,这一趟出了这么一个事儿,接下来怕是要在病床上躺不少日子了,后头再有立功的事儿也只能眼馋。”

“老韩,老韩。”

这里‘牛犊子’絮絮叨叨的还在说着各种能提振信心的话,那头春来堂内院,被开辟出手术室的厢房门口,老于一叠声的呼喊打断了‘牛犊子’所有的表面坚强。

从听到喊声的第一秒,他就猛地丢下了手里的香烟,像是一阵风一样,往后头冲了过去。方大海一看这样,也迅速反应过来,跟上了老牛的步伐。

手术室的门已经打开,一个白大褂上全是血的年轻大夫正招呼人帮忙抬一块木板。看到老于叔喊得眼泪鼻涕横飞,无奈的摇了摇头,疲累的说到:

“别喊了,不是说了他打了麻醉药,这会儿醒不了嘛。”

咦,这态度,难道手术很成功?那老于叔哭个什么劲?

“开膛破肚了啊,老韩,你这都什么命啊!这小一半的寿命可怎么补的回来!”

老韩什么命方大海不知道,不过你老于叔的脑袋肯定要遭殃,这一点方大海很确定。

看,老牛的巴掌这就来了!

“喊什么魂啊!老韩好着呢,说这么不吉利的话,你这是欠打还是怎么的?”

“哎哎哎,老牛,别打手。”

嗯?手怎么了?

方大海探头细看,只见老于叔衣袖挽起的地方,一个硕大的针孔还在冒着血,针孔周围的乌青有碗一般的大。

这是……抽血了?是了,开腹手术,没有血液补充是不行的。老于叔……嗯?一个人的抽血就够了?老于叔抽了多少出去?

看看老于叔有些苍白的脸,被拍打时有些踉跄的脚步,方大海心里一抽,下意识的就伸出了手,扶住了这个情绪有些不对的汉子。

“老于叔,您也歇会儿吧。”

或许他该去买点红糖来,给老于叔补补?

第74章 出摊了(改错字)……

虽然老韩叔伤的很重,可不管怎么说,人没死,那就是万幸。

方大海一身疲惫的走出春来堂,左右看了看,最终还是跑了一趟联络点,给陆掌柜送了个信这才回了家。

“大江,大江,送家伙事儿的人来过了没?”

人刚进门,方大海就嚷嚷着开始喊人,半点没有以往的低调,引得邻居们一个个贴着窗子看了过来。

“来过了,钱也给了,东西都在棚子里呢。呀,大哥,你怎么又买粮食了?家里不是还有?”

看到方大海背着一袋子棒子面回来,方大江十分的不解。家里粮食虽然被借了不少,可因为都是孩子,吃的相对较少,邻居借的时候也收敛了些,总的来算,储备还是挺充足的,起码还能吃上2个月,所以他不觉得有继续采买的必要。甚至这孩子暗暗地还有那么个想头,就是家里要是粮食多了,怕是又有邻居会来借粮了。

不是方大江心里不善良,也不是他不知道团结邻里,看他和方大海说起那些孤儿、乞儿的时候,想着帮人一把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就是个善良的孩子。

可邻居们借粮……当他什么都不懂嘛?分明就是欺负他们家都是孩子,是软柿子,不好太过得罪邻里,才这么一个个的都凑上来的,不然这些人怎么不去别家借?隔壁不远保长家可是大户。而且借了一家,就不好拒绝另一家,若非这样,他家的粮食也不至于短短时间里就出去了好些。连着什么时候还,都要看人家是不是良心发现。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再往外借了。

方大海既然能将粮食光明正大的拿回来,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不然你当他为什么要嚷嚷呢?这不是明摆着,就是要告诉别人点什么吗?

“咱们不是要做麻辣兔头的摊子嘛,刚开始这生意肯定不会好,毕竟这东西有点费钱。所以啊,我就想着弄点棒子面回来,咱们做点棒子面饼子,凑到一个摊子里往外卖。许是人家看实在粮食的份上,能多上咱们摊子看看,而这看的多了,那东西自然也就容易卖出去了。”

这话倒是也没错。可就如今这粮价……一点子棒子面饼子而已,开高开低的都不合适吧!

“我这不是城里买的,是托人从城外带进来的。价钱比城里低一成半呢。肯定不至于亏本。”

“什么?比城里低这么多?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如果是以前,方大海也会这么觉得。可谁让他听到了那钱贩子的话呢,谁让他从小乞儿那里知道了铁道边是部队看守的漏洞呢。所以啊,他这会儿还真有这个自信,能说的过去。

“咱们是刚来,那自然是没可能的,可人坐地户里头能人多着呢,怎么就没可能了?我告诉你,你别出去瞎说啊。南面知道吧,就是城南外头,嘿,居然已经有外地的粮商过来卖粮食了!价钱比城里的低不少。据说运气好,都能遇上低三成的粮食呢。”

方大海嘴上说让方大江别说,可他知道,就他这会儿说的消息,不用一天,保管整个院子都知道。

为啥这么说呢?你看啊,他这里说了,那何雨兰是不是会去告诉何毛柱家?便宜粮哎,就这个粮价=天价的档口,这消息都能活命了。

而何毛柱知道了,那院子里关系好的人家能不透露透露?一个秘密,只要有第二个人知道,那你就别想着保密了,特别是在大杂院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