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方大海怎么说?他能说马上要打起来了?能说果党政府在最后关头为了搜刮最后一笔会发疯?能说刚发布的金圆券会狂跌?都不能啊!他只是个小老百姓,什么都不该知道的刚来京城的半大孩子,所以他能说的只能是:
“有备无患吧,反正屯粮又不会亏本,买再多也不怕吃不完,好歹图个安心。”
你要这么说,那这事儿倒是也不算错。就是雷师傅也跟着动了心,琢磨了一下,对着那掌柜的说到:
“要不这样,我也买上200斤棒子面,2袋面粉,一会儿帮我送我家去。”
明明是一连做了两笔不小的生意,可掌柜的这会儿脸上的笑却说不上灿烂,反而带着几分犹疑的反问雷师傅。
“雷师傅,您也觉着后头还要涨?”
“嘿,您才是这米铺的掌柜,您怎么反过来问我呢?”
为什么问?因为掌柜的这会儿心里也开始有些慌了呀。
他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些,比如以前从津天每日往京城运送的粮食的数量和近些日子运送的数量。没有被提醒的时候不觉得,这一被戳破,他才发现从8月份开始,那边往京城送的粮食就在逐步的减少,这以后要是运送的数量还继续往下降,那京城被抽取了7成存粮的情况下,怕是不用一个月,就要出事儿了。
想到这些,你说掌柜的心里能不慌?他这会儿都琢磨自家是不是该开始每日限额出售了。
“我这不是想着,家里是不是也多存点嘛。”
“你别闹了,谁都有可能没饭吃,你家还能没有?行了,我们还有事儿先走了,别忘了送粮食啊。”
听着雷师傅说要走,方大海看了看外头的日头,忙拿出2个银元,往柜台上那么一放,也跟着拱了拱手。
“掌柜的,这是定钱,您收着,一会儿送到了,我在给剩下的,不好意思,身上实在没带那么多。”
“哎,没事儿,都是街坊,您慢走啊。”
见方大海这么懂规矩,雷师傅感觉也特别有面子。毕竟这店是他领着来的对吧!所以等他领着方大海走出铺子之后,还细细的介绍了一番。
“这掌柜的姓张,他家这‘福兴米铺’经营了20来年,也算的上是附近的老字号了,一直以来都挺本分,从不胡乱涨价,卖的粮食也干净,比那些黑了心肝掺沙子石子的,不知道好了多少。以后你要买粮食,就来他家,保证不吃亏。”
咦,‘福兴米铺’?张掌柜?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方大海回头看了一眼那铺子,正好看到一个十岁上下的男娃举着根糖葫芦,奔奔跳跳的朝铺子里走。
“那是谁?”
“哦,那是掌柜的独子,叫张明志,这可是他们家三代单传的宝贝,掌柜的看的和眼珠子似的。”
张明志?这名字更熟悉了,他好像在哪儿听过的样子!这……他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第15章 对上了……
忽略了什么这个可以以后再说,今天的任务方大海还没完成呢,总要先顾着这个。
引着雷师傅到家,围着几间屋子里里外外的看了看,雷师傅稍稍琢磨了一会儿后,开口询问到:
“东家您是准备一次性修好呢,还是分着来?是想彻底修好呢,还是凑合着住?”
修个房子,怎么还这么多选择?方大海挠头不解。
“这房子我以前就知道,建了有百十来年了,期间曾多次修缮,最近的一次,大概是40年前,贝勒府大爷成婚那会儿。所以说这房子实在是有些年头了,若是想保证结实,那最好就是彻底翻修一次。只是这样一来,这抛费肯定不会少。”
抛费?那就是花钱呗,这个……方大海还真不敢应承,一来他很清楚,修房子这个事儿,怎么花都容易不够,二来他人设在这里,也没法拿出大钱来。还有第三点,真大修,他们一家住哪儿?真是哪哪儿都不妥啊。
所以方大海想都没想,直接就否定了这个方案。
“彻底翻修这个,雷师傅,您也看见了,就我家这情况,肯定是不成的。”
“那咱们就小打小闹的来?”
“只要不漏雨,不漏风,三五年不用修就成。”
“要是这么的,那这事儿就好办了,除了您要求的厅房砌墙和搭建火炕之外,只要将瓦翻一遍,重新排了,墙里墙外砖缝填满,再刷个大白,这事儿就算是利索了,就我家的手艺,五年内不用担心漏风漏雨了。”
对对对,他要的就是这个,只要有了5年的缓冲,等着他到了19岁,周围人也熟悉了,挣钱养家的本事也该展露出来了,到时候再用要准备结婚圆房的理由大修有谁还能怀疑什么?
“成,咱们就按照这个来,麻烦您了,雷师傅。”
“不麻烦,不麻烦。”
“您给算个价,该给多少定钱?对了,您到时候要来几个人干活?大概几天干完?还有个事儿,我知道这修房子得供饭,可我这……。”
方大海环视了一圈自家那几个坐在炕上齐齐看热闹的孩子,略尴尬的笑了笑,继续解释道:
“得麻烦您把饭钱一并算上,自己带午饭了,对不住,对不住。”
方大海这些孩子这会儿的形象那真的是很加分,年级小,身形单薄,衣衫破旧,还是一个大孩子带着几个小孩子过日子,这情况只要是个良心未泯的,都会怜惜上几分。
这会儿方大海说话做事儿又处处妥帖,上来就自己说给定钱不说,还这么细心的考虑到了他们干活儿人的吃饭问题,那真是直接戳到了雷师傅心里的柔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