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48的奋斗人生(334)

“何厨子叫什么名字知道吗?”

“这,这谁吃饭还管厨子叫什么呀?平日客气点就喊声何师傅,不客气呢,就直接喊何厨子。”

这话说的方大海心里就是一个搁楞。虽然一直知道,但凡是伺候人的活计,哪怕是有手艺的人,都没什么人尊重,可真听到这待遇……连着这样的混混都能这么随意不尊重,他还是为这年头的手艺人叹气了一声。

“那他家孩子呢?他既然在你们那儿干活,总不能连着他孩子叫什么都不知道吧?那何厨子喊儿子的时候,总要带个名字出来吧?”

“儿子?那什么……”

江湖人左看右看,逃避回答的意思十分的明显,这让方大海又多了几分不好的预感。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问的又不是你的事儿,你都这份上了,怎么的,还讲义气替别人遮掩呢?”

“不是,这,这我真不知道,那两个孩子,那什么,一直关在老大的一个后院呢。我们平日也看不到不是。”

什么?关着?还是后院?

方大海差点就惊得站起来了。一个做饭的厨子,他的孩子被关着,还是这么严密的关着,这能是好事儿?就方大海当年锦衣卫世家的传承经验来看。会这么干一般只能是一种情况,那就是用这两个孩子的命,来保证这厨子不会在饭菜里下毒。或者做的更绝些,直接用这两个孩子来试毒,这样就能让厨子全心全意的保证自己饮食的安全。

一个江湖老大而已,要用这样的法子拴住一个厨子,要用两个孩子的命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那这人要做多少的坏事儿,有多少的仇人才会惜命到这样谨慎的地步?

想到这些,方大海心下十分的矛盾,一度都有些不希望那是何雨兰的家人了。

落到这样的地步,这日子得苦成什么样?活得又该有多难?

可不管是希望还是不希望,如今姓名、职业对上了,两个男娃的性别也对上了,他……终究还是要问个清楚的,不管是不是,总得有个结果。

“孩子的年纪也不知道?”

“都见不到怎么知道?”

“日常生活大孩子还是小孩子,总是有区别的吧。衣服?吃饭?传话?都没点痕迹?”

“要是这么说……两个孩子年纪相差应该不小,何厨子有一会喝醉了,说过什么,幺儿别哭,老大带好弟弟什么的。”

方大海心里一顿,如果真的是何老大家的两个,那老大今年应该17,小的那个则是9岁。这江湖人是两年前来的京城,这么一算,当时小的应该是7岁,确实还处在会哭鼻子的年纪。

好像又多确认了一点。可方大海这心情却一点都没有可能寻到亲人的激动。

另一头那江湖人大约摸的也搞清楚了方大海问的这么细的缘故,眼睛时不时的往方大海这里瞄一眼,然后不知道算计了什么,又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小心的问道:

“长官,您这是……认得这何厨子?还是亲戚?”

“不该打听的别打听,我问你答,少废话。”

“哎哎哎,不乱打听,不乱打听。”

本来还想,若是这人真是何厨子的亲戚,那他要是说点讨饶的话,许是……也不对,若是让他知道,以前他们这些人都欺负过何厨子,也不知道会不会……这些当兵的,要是真想公报私仇,那他这小命可就危险了。还是他问什么说什么吧!

“何厨子为什么逃走?带走两个孩子了吗?”

“肯定带着孩子走的啊?要不是为了孩子,他能那么老实在我们老大那儿做了一年专用的厨子?就他那动不动重做,动不动送菜给人的疑心劲,有几个厨子愿意伺候的?”

许是因为大概看出了方大海和何厨子有关系,那江湖人再开口,语气就有了些偏向好恶。

对此方大海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反倒是用心的计算起了时间线。

做了两年?那就是四年前?从失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年,若这就是何老大,那么四年前,这一家子又是怎么会去了青岛?

对,那江湖人原来混的是青岛,离着京城很是不近。想想最初何老大说的来京城投奔弟弟的话,这距离……路线偏的有些远啊。

“何厨子怎么会到你老大那儿当初厨子的知道吗?”

“因为欠了钱呗,听说是他婆娘生了什么病,为了治病欠了高利贷,后来婆娘死了都没还上。这才让老大把一家都抓回来了。也就是他是个厨子,正好我们老大用的上,不然日子过得还不定成什么样呢。就我们老大那蚊子飞过都要薅下条腿的本事,哪个欠钱的能活痛快?”

很好,又弄清楚了一条,这一家子以前确实是四口,只是四年前没了一个。和何老大家又对上了。

“那何厨子是那儿人?”

“好像是……河南?不是太清楚,只知道是南面来的,还是厨子世家什么的。要我说,这话虚的很,那菜做的都没寻常小馆子体面呢,怎么可能是什么厨子世家?乡下做大席的还差不多。”

快要实锤了,若非名字没确认,方大海这会儿就能确定这就是何老大了。

“嗯,我说说汇总的信息,你听听有没有漏下的。何厨子,40上下,有个媳妇四年前没了,有两个儿子,年岁相差不小。大概率河南过去的。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

别的?别的还有什么?

江湖人抬手想挠挠头,只是这么一提,看到手上绑着的绳子,立马又露出了讪笑,尴尬的吸了吸鼻子,并用捆着的双手揉了一下。